退伍军人忘军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传递人间大爱

有一种燃,

叫中国军人!

他们有坚韧的品格,

不屈的斗志,

奋斗的精神,

钢铁的意志。

有一种爱,

叫退伍军人!

他退伍不褪色、卸甲不解志,

永葆军人本色,

遇到救人的事,肯定要上。

他就是李太武,

一位用奉献守护生命,

用行动演绎真情,

凝聚爱心力量,

传承志愿精神。

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大爱的赞歌!

4月29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太武在呼和浩特市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血液病患儿送去了生命的种子。这是内蒙古第8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捐献者,也是继二次捐献者母春茂后又一位四川籍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退伍军人忘军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传递人间大爱

1996年20岁的李太武离开家乡参军,成为陆军野战部队西北兰州军区的一名普通士兵。曾奋战在1998年那场大洪水现场。

之后,李太武退伍,回到家乡组建了自己的小家。他先后在多地务工,虽然褪去了军装,却没有褪去军人本色。2008年汶川地震,李太武与6个朋友组成小队迅速赶往抗震前线,一个月里辗转了多个受灾地点帮助分发抗震物资。

多年来,李太武坚持献血,每次400毫升至今已有33次,他说:“血库每次缺血时给我打电话,我都会去献血。”

2013年李太武献血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退伍军人忘军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传递人间大爱

今年年初,李太武所留的血样与一名5岁的小患者配型成功,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并咨询了学医的表妹,再次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和流程后,李太武说服家人,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他说:“能挽救一条生命,还不会伤害身体,没有理由不去做,而且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支持我!”

李太武从事公益多年,当问及家人怎样看待这件事时,这个朴实的四川男人腼腆地笑了:“一开始不太支持,但我还是坚持要做,后来家里人也习惯了,理解了,再后来他们也特别支持我做公益。我觉得人这辈子很短暂也很平凡,做点好事很有意义。”

李太武现在是一家矿业工程公司的井下工人,主要负责开采铅汞等重金属,开采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李太武格外勤恳认真,以保证完成各项任务。

“为人正直善良,热心公益,尤其是对大家多有照顾,这一次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给整个班组带来了很大影响,工友们更加敬佩他了。”这是工友们对他的评价。

“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军魂;环境在变,不变的是军心;社会在变,不变的是军营;事物在变,不变的,是军人。”李太武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句话。

退伍军人忘军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传递人间大爱

造血干细胞捐献与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是拯救生命、传递人间大爱、造福人民群众的一项生命工程。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自2004年4月23日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截至今年4月29日,全区共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41900多人份,已实现捐献80例,其中涉外捐献2例,二次捐献2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