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4月28日,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举行开幕式。本次博览会于4月29日正式开园,10月7日结束。

在世园会园区腹地,国际竹藤组织园绝对是独特的存在,首次亮相世园会的它是园内84个展馆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场馆之一,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毗邻国际馆,展馆空间精心隐藏于竹拱撑起的绿色花园之下,花园绿地沿拱脚向屋顶蔓延,用缓坡造型渐渐消隐,建筑、竹构、竹景观浑然一体,在大地上形成一个灵动的明眸,被誉为世园会的“竹之眼”。

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世园会内国际竹藤组织园

4月29日上午,红星新闻从四川省眉山市委宣传部获悉,国际竹藤组织园内展示了来自全世界的三千多个竹藤产品,如竹灯笼、竹编画、瓷胎竹编、竹纸等,70%以上来自眉山,园内大面积的基础装修、装饰,采用眉山青神竹编和竹钢环保建材;主展台设计,取样于蜀中名山——眉山瓦屋山。

五千多根毛竹搭建

清华大学团队施工设计

红星新闻从眉山市委宣传部获悉,国际竹藤组织园由意大利建筑设计师马儒骁和重庆大学建筑设计师王雪松等联合设计,施工设计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研究团队负责,无支点结构设计及原材料处理技术由国际竹藤中心负责。

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科技和艺术融为一体

据竹结构设计师邵长专介绍,国际竹藤组织园的“竹之眼”展馆主体部分采用5000多根毛竹搭建而成,单拱跨度达到32米,是目前中国北方地区建造的跨度最大的圆竹结构场馆,充分展示了当代园林建设水平和艺术成就,表达了竹文化的精彩魅力。

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园内展台

建造团队通过对圆竹的巧妙搭配和受力点的合理安排,既传承了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的精髓,又利用竹子柔韧的特性创造出流畅的美感,明眸状的造型同时也表达了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哲学理念。该建筑应用了国际竹藤中心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竹资源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成果。

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园内展台

此外,国际竹藤组织园的建设攻克了圆竹结构材料制备和建造多个难题,实现多项技术创新(国内最大跨度无支点竹拱建筑、选材标准的“圆竹结构材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组合式圆竹结构构件重塑承载模式、精确计算圆竹多管状结构力学、巧妙组合解决圆竹径向连接等),将科技和艺术融为一体,让竹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千多件产品七成来自眉山

六月见证竹编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很远处就能看到国际竹藤组织园大门上“绿竹神气”四个大字,这几个字也代表着园内的神韵和特色。

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园内布局清新典雅

走进园内,错落有致、清新典雅的布局让人耳目一新,国际竹藤组织园展馆分为序厅、生态馆、人居馆、人文馆、生计馆、创意馆、终章厅、文创纪念品专区八大展区

。展陈内容大量采用竹藤元素,引入当代竹艺术,传播竹藤创意,展示竹藤发展成就。

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竹灯笼

眉山市委宣传部介绍,国际竹藤组织园展示的来自全世界的三千多个竹藤产品,展出了包括《清明上河图》等国际精品在内的系列竹编,用特殊工艺制成的竹纸、竹钢、竹灯笼、瓷胎竹编等,70%以上来自四川省眉山市

北京世园会“竹之眼”内3000多件产品 70%来自眉山

园内展台

眉山元素的充分运用是国际竹藤组织园最大的亮色,园内融入眉山的东坡文化、竹编文化、山水文化,眉山标识与国际竹藤组织符号同时呈现;大面积的基础装修、装饰,采用眉山青神竹编和竹钢环保建材;主展台设计取样于蜀中名山——眉山瓦屋山。其中,精心设置的眉山东坡馆,将讲述一段“苏东坡与竹”的经典故事。

据了解,5月16日是国际竹藤组织园主题馆日,将举办竹藤园文艺演出,眉山市将提供川剧变脸等多个精彩节目参演;6月9日,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眉山“青神竹编”将进行“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6月中旬,将举办“眉山周”主题宣传推介活动,眉山特色文化、特色景点、特色美食、特色产品等将向游客全面呈现。

刘敏 潘珂材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蒋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