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濱:教研的力量

老師是教育發展最寶貴的資源。一位老師從入職到熟練型教師,從骨幹教師到教學名師,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歷不斷解決各種教育教學困難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向他人學習的過程。

教師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教,也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學,更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教研”就在老師身邊。

在海淀,有一種常態的教研機制,每位老師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參加區裡的集體教研。例如,中學的安排是,週一上午生物、下午政治,週二上午化學、下午英語,等等,每學科每週半天、4課時。在這個半天,全區所有學校相應學科的老師都不排課,大家到進修學校分年級集體教研。

記得自己剛入職時,每週二上午都到進修學校參加教研活動,這幫我迅速實現角色轉換,使我的教學較快得到了學生的認可。這就是當時教研給我的力量。那麼,現在教研的力量體現在哪兒呢?我想到的是這樣幾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賦能

教研的力量在於賦能,老師們通過現在的教研獲得可遷移的能力和方法、毅力和激情,讓自己可以解決現在的問題,能夠面對未來的新挑戰。新時代教研強調學以致用,經歷輸出性的學習,才能加深理解,建構意義。

老師的學習可以概括為:輸入新理念、新知識、新案例、新經驗;理解教育教學的規律、邏輯,從知道是什麼逐步轉向追問為什麼;整合已有經驗與新獲取的理念、知識與技能,通過鏈接原有認知,鏈接工作實際,深度理解新學習的理念、知識、技能有什麼用、在哪裡用、怎麼用;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解決教師自身的真實問題,進一步加深對已有學習的理解。只有經歷學以致用,才能建構起教書育人的新思路,也才能夠將育人理念融入血液,化成行為。

第二個關鍵詞——鏈接

老師的專業成長不是線性的,而是一個教育生命個體立體化的成長過程。通過教研可以實現多元鏈接一是實現國家課程方案、課程標準等政府文件與課堂教學的鏈接,二是實現教育理論與課堂教學的鏈接,三是實現優秀經驗與課堂教學的鏈接。這些鏈接是基於老師實際需求的轉化,幫助老師理解學科育人的新要求和學生成長的新需求,解決實際難題,引領老師前瞻性地思考,逐步轉變話語體系,豐富教學方式。除了與課堂教學的鏈接,教研還將老師的工作與其個人成就、家庭與社會鏈接起來,這樣的鏈接有助於老師全面成長。也就是說,老師有困難時,教研員在身邊,共同解決;老師有成績時,教研員在身邊,讚賞、鼓勵,並幫助總結、傳播,形成其他老師學習的示範性案例。

教研還能將師生成長與大數據鏈接起來,大數據揭示的是關聯關係,充分解讀、使用大數據,教師與人工智能之間可以互相增智,通過鏈接實現賦能。

教研員是鏈接的組織者和落實者。老師的職後學習具有科學性、系統性、時代性、操作性等特徵,順應國家要求,有區域的整體設計。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有目標,準確診斷教學能力的起點,確定多層次、個性化的目標;二有課程,豐富的課程內容,為老師提供可選擇、多組合的課程菜單;三有設計,通過系統化、進階式的流程設計,讓老師在任務導向、互動交流中深度學習;四有評估,通過任務型、多元化的評估方式,評價目標的達成情況;五有跟進,關注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的改進,注重學習成果的落實情況。教研員是規劃組織者,也是具體落實者。例如,我們現在的教研已不是傳統的教材教法分析和研究課,而是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提供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5+M+N”學科教師研修課程。每位老師根據自己的需求,可以形成相對個性化的課程表,再通過傾聽、研討、實踐以及混合式的多種互動式研修,實現能力的進階發展。

第三個關鍵詞——引領

當變化已經成為常態,學生的學習目標發生變化,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評價方式以至學習環境都在發生變化,這就要求老師要具備道德情操、育人境界、學科知識、教的知識、學的知識、班級管理能力以及個人發展能力等。21世紀,老師的素養還需要家國情懷、教育創新、跨界融合、應用技術、高適應力、高轉化力和同理心。教研回應時代發展、社會變革,就需要超前的鏈接,要將現在與未來、單一學科與多學科、個人與團隊、中國與世界鏈接起來。這些鏈接是對育人理念、育人目標的引領,也是對育人方式、育人環境創設的引領,更是對積極向上、開拓創新育人態度的引領。教研通過引領給老師賦能,幫助老師感受到責任、激發內在動機,幫助老師創新、善於解決問題。

未來,教研機構、教研員工作的理念、任務、方式和機制,也需要調整和改變,不應以“我們能做什麼”為標準,而應以“我們應該做什麼”為準則,始終以學生、教師、學校的需求為方向、目標。

教研的力量,就是通過鏈接、引領來賦能,通過信任、創新來賦能,給予老師全專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外部支撐。

教研的力量,就是我們在一起,實現教育理想和人生價值的統一。

羅濱:教研的力量

羅濱: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正高級教師,北京市化學特級教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專家組成員、國家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組核心成員、《化學教育》編委。長期從事化學教育、教師教育、科技教育、創新教育和學校管理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