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在 情相近

四世同堂,字间自是人伦体现。自从人类初始,我们就以亲情为纽带,扶老携幼一路坎坷,从非洲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共同构建出了当今如此宏大庞杂的人类社会。

人间在 情相近

一世有长短,亲情确无期。不论古今,个人的生命自有天定,皆无法摆脱人伦的范畴。孙大圣可以不在五行之间,凡人的你我他们,却终究还是要食尽人间烟火的,无亲情,不人生,这就是我们的命数所在。

地域的距离,造就了人文的迥异。我们的选择性感知将这一差异再一次深化,西方的永远是西方的,而东方的却因近些年的渐进开放变的不那么东方了。

人间在 情相近

千年文明延续的中华,我们自豪于国之大行的一脉相承。我们拥有自己的灵魂,我们富有独特的文明,我们同样也具有别样的亲情。公知也由对西方人间糟粕的批判,转换成了如今不分青红的饥饮,好坏暂且不论,期间的变化却也是让我们在左右徘徊往复。

长期的跟随,让我们不论是在思想还是心理上,天然形成了一些所谓的定式。西来的应该是也一定是更能体现出模仿者的优点的,于是乎,不过脑的与别有用心的各种模仿就会层出不穷,一时确也能引来关注的目光,但长久看来,多是人们对东施效颦的鄙夷。

时代打破了空间的隔绝,带了文明的碰撞。交流是永远的真谛,仅是交换内容的多少与渠道的窄宽的区别。历史的轮转中,我们曾经引领时代,也渐次掉了队,这就是人间的规律,无开拓不进步。

人间在 情相近

我们曾以天朝上国自居千年之久,东胡、西戎、北狄、南蛮,唯中央文明开化知书达理,掌握核心。事实也确实有过这个辉煌时期,但却不是永恒长久的。夷狄开化,后来居上,终于用坚船利炮敲醒了我们陶醉的美境,固步自封的顽固们,要么被利刃送进了坟墓,要么已然疯魔潸然,失了为人之本,沦为代言西语的行尸走肉。

辉煌不能久在,沉沦也非定格。引进来,走出去,时空未变,时间飞逝,今日今时,我们已然走在了再次复兴的路上,文化自信已再次被国被民提上日程。

正如当前,火遍五洲四海的四世同堂的母亲的呼唤一样,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节日视频,引得各方竞相模仿。很是温馨感动。不是什么文化大片也不是什么名人导引,简简单单人世真情的体现,却在感动东方的同时,反向轰动了西方的大众。交流从来就是双向,只有这样的互动才是人文社会发展进步的本原动力,东西皆是如此。

我们都曾感慨过,民间自是藏龙卧虎,其实民间也是一切文化发源的沃土,我们过多的关注了制式倡导的自信,却忽略了内生的自信。制式的引导固然方向正确,却也条框僵直,唯有俗人内生的文化发展,才更能延展出民族的特点与优势。

所谓成人不管的西方人文亲情,主导了很久的我们的人文价值观,我们也从开始的批判,渐渐的转而推崇学习,但这次的四世风靡现象,又一次颠覆了我们即将成形的有悖华夏人文的亲情观。

人间在 情相近

其实,人的情怀进化,虽有形式不一,但本质实 是相通的。这或许正是我们这一物种,能够遍布世界而长存不灭的根本所在,只要人间在,人情永远是相近的,无论天涯咫尺、肤色人种与宗教文化,共鸣同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