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理论物理学家。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南开大学教授。

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等。 1990年、1996年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他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个人成就

发表学术论文约150篇,专著3部,国外编辑书刊5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2),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1990、1996),二等奖两次(1986、1988),孺子牛金球奖(199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7),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8)等奖项。被聘为群论在物理中应用国际大会(GICGTP)常务委员,以及一些国际大会(俄、法、墨西哥…)的组织委员及顾问委员会成员。

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多体模型的新方法等。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教授的研究成果很多,其最重要的是首先发现yang-mills场存在无穷维代数结构,并使得该方向成为一个重要分支。葛获得过许多荣誉,尤其是何梁何利奖。在培养年轻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很多学生已经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如孙昌璞院士等。早期的其他学生李有泉、薛康、苏刚、陈光红、刘永和匡乐满等也在各自的物理研究分支中工作出色。

当选荣誉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活动中心召开的增选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开大学葛墨林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葛墨林是天津市惟一的新晋中科院院士。

葛墨林教授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现任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天文学科组成员,亚洲太平洋地区理论物理中心(APCTP)一般委员会委员等职。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2003年增选名额为60名,经过充分讨论、全面评审,最终选举产生了58名新院士。

个人讲座

葛墨林以物理学为例子,分析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以及物理学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情况。葛墨林认为,20世纪物理学以发现新规律为科学研究的主导,而21世纪则以广深、交叉学科为主导。葛墨林指出:"物理学基础研究引起了伟大的发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基础研究规律告诉我们,要做好科学研究,就必须在求知的过程中经常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

葛墨林有针对性地剖析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探索真理与解决问题的关系。葛墨林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两个相联系但不相同的概念。科学主要指的是求知,技术则主要指的是应用。求知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主要研究自然界的组成、基本规律及其可能的应用。而技术则不然,明确其应用范围,要求必须有计划和步骤。"两者在思维上有相当大的区别,但彼此是有联系的。"基于此,葛墨林希望青年学子在探索问题的时候,不要被莫名其妙的追问所吓倒,应坚定求知信念,探求自然界的规律,"要多提问,然后一步一步追下去,这是自然科学研究正确的方法。事实证明,只要是自然的发展规律都将大有用处,这些规律说不定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

勤奋不是一切悟性才是关键

"勤奋不是一切,悟性才是关键。每个人都能勤奋。在此基础上,成功取决于好的悟性。"讲座中,葛墨林以陈省身先生等人的成功经验为例,为在座青年学子指引出一条以兴趣为基础、以勤奋为习惯、以悟性为指导、以创造为目标的成长之路。葛墨林希望青年学子们在求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灵感的积累。葛墨林说:"勤奋积累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必须有一定的悟性,有悟性才能产生灵感,有灵感才能产生创造。"

葛墨林认为,勤奋应源于兴趣的指引,青年学子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把握机遇,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是最重要的。对哪一门学科有兴趣,就应尝试着去做。有了兴趣,就是别人阻止你,你也能克服重重困难去做好。"

葛墨林认为,以兴趣引导学习,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葛墨林说:"学习的主动性是最重要的,强迫自己去学习是永远学不好的。每个人的自身特点、家庭背景、个人条件等都不一样,没有适合普遍人的普遍学习规律,要明白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要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并勇于创造

葛墨林介绍了科研素质培养的关键,鼓励青年学子勇于创造。葛墨林指出,培养科研素质关键要打好理论基础,要一心一意作研究,兴趣不能过于广泛,学习过程要不断提出问题,要有合作的精神,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葛墨林寄语年轻学子:"我们的前辈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努力,树起了人类的科学大厦,造就了人类现代文明生活,青年学生即将成为构造这幢大厦的一员。你们要谦虚谨慎,明白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抱负。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气馁,因为那只是一时的挫折。不管碰到什么困难,要有自己的主见,以求知作为自己的乐趣。"

葛墨林1938年12月生于北京,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8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天文学科组成员,亚洲太平洋地区理论物理中心一般委员会委员等职,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多体模型的新方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