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郝柏林(1934年6月26日-2018年3月7日),理论物理学家,出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1961~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作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

2018年3月7日16时39分,因病不幸于北京公安医院逝世,享年84岁。

他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人物生平

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学家。1934年6月26日生于北京。

1954~1956年在前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1956~1959年在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获优秀毕业证书理论物理学家。北京人。

1959年毕业于苏联哈尔科夫大学。1963年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研究生肄业。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固体能谱、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发表大量论文,并著有中文著作9种、英文著作2种。"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实用符号动力学"等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等奖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曾任物理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嘉庚国际学会常务董事。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原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院士郝柏林先生,因病不幸于2018年3月7日下午16:39在北京公安医院逝世,享年84岁。

个人轶事

郝柏林和他的小组在对细菌基因进行研究时曾绘制出一个"亲缘树"。2003年春,在SARS疫情爆发后,郝柏林又对感染SARS病毒的人和动物所携带的病毒序列进行了分析,用先前的"亲缘树"方法绘制出SARS病毒亲缘树,发表在相关SARS病毒研究网站和《科学通报》上,为其他科学家提供了研究SARS病毒的参考。

抗战时期,郝柏林在四川读小学,家中买了一套《中华少年自然科学丛书》,这套草纸印的32开本书,从天文气象讲到化学生物,把年幼的郝柏林引进神秘的自然科学。1946年念初一时,郝柏林就读了十来本学校图书馆的天文科普书,升至初二时,因为物理老师讲得好,他立志要学习理论物理。

1949年北京解放,正值郝柏林读初二,同无数的青少年一样,他满怀热情参加了各种政治活动。在此后至高中毕业的8个学期里,郝柏林做了7个学期的学生会工作,而且在学生会的职位是公开竞选得来的。因为是学生会干部,郝柏林可以每周"因公"旷课达30小时。学期结束考试,老师给了郝柏林及格分数,但他经过检查发现自己实际并没有达到及格线,于是向老师提出疑问。结果老师将所有学生召集起来开会,问同学们像郝柏林这样的学生应不应该给及格。郝柏林的同学当然回答:应该。尽管最后的成绩单上依然是及格分数,但郝柏林事后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这个分数是不真实的,这也为他以后坚持学习埋下伏笔。

中学毕业考大学时,郝柏林填报的志愿是北京大学,最后却被分到北京俄语专修学校二部(留苏预备部)。在9个月的俄语学习和3个月的"忠诚老实运动"之后,郝柏林被派往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组织分配给他的学习专业是矿山工业的经济和组织。

个人成就

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1种。"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漫谈物理学和计算机》一书,获1990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优秀科普书刊编著奖;"实用符号动力学的研究",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用符号动力学》一书,获199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第7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统一描述平衡和非平衡系统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相关论文获美国ISI颁发的1981-1998年度"经典引文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在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果。 1992年、1999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2000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