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长安城:道政坊喝酒,靖恭坊打马球,升平坊洗头,曲江池赏花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开放与包容的朝代。长安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极其开放,极其自信。

胡人来了不光是西市做买卖,胡人还能当将军,当节度使。安禄山(703年-757年)就是胡人,是营州柳城(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人,父亲是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亲是突厥人,他就是我们熟知的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一。还有高仙芝(?-756年),高句丽人,唐朝军事将领,唐玄宗时期的将军。哥舒翰,李光弼(708-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

逛长安城:道政坊喝酒,靖恭坊打马球,升平坊洗头,曲江池赏花

在唐朝那个时候,都特别喜欢外来的文化。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当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李世民当时把那几个兄弟干掉之后,跑到他爸那而哭,在《资治通鉴·唐纪七》中有记载:“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教,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那个时候都特别喜欢突厥人的习俗。没事而的时候就学突厥人,穿着胡服吃饭,喝酒。《新唐书·列传第五·太宗诸子》中就有记载:“(李承乾)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 裘,辫发,五人建一落,张氈舍,造五狼头纛,分戟为阵,系幡旗,设穹庐自居, 使诸部敛羊以烹,抽佩刀割肉相啗。承乾身作可汗死。使众号哭剺面,奔马环临之。”有的时候还要“割面”,为了表示哀悼,要拿刀把脸割得鲜血淋漓的。

当时李世民也没有说自己是天朝皇帝,我要征服你们所有人。他说他有两个头衔,一个叫皇帝,一个叫天可汗。在《旧唐书·太宗本纪》中就有记载:“

(贞观)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 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将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所以这就更加能看出对于胡人的极大的尊重,不是汉人皇帝征服你们,而是我愿意做你们的天可汗。

逛长安城:道政坊喝酒,靖恭坊打马球,升平坊洗头,曲江池赏花

李家的皇帝们一直保持了骑射和马球的传统。在之间的文章中讲到我们去道政坊喝酒,喝完酒我们就可以去靖恭坊。靖恭坊这里就有一个驸马杨慎交,当时建了一个当时长安城最大的马球场。《隋唐嘉话》记载:“景龙中,妃主家竟为奢侈,驸马杨慎交、武崇训至油洒地以筑球场。”当时所有的人都来这里打马球,唐玄宗的那些儿子,皇室宗亲都住在十六王宅,往南一走就是靖恭坊,每天都来这里打马球。打马球是需要一些昂贵的装备的。唐朝的马球和今天英国的马球有点像,不像高尔夫是打洞的,是打门的。拿一个月杆打一个绣球,啪的一声音,打到那个门板上就算一分。

逛长安城:道政坊喝酒,靖恭坊打马球,升平坊洗头,曲江池赏花

马球杆上都包着兽皮,防止运动过程中伤到对方。马球的规则一般有两种,一种就是大家都挺忙,到这里来速战速决,在今天的足球里,刚刚被淘汰的一个规则,之前使用过大概十几年,叫做突然死亡法,一般用于足球淘汰赛中,如果两支球队在90分钟比赛时间内打平,那么在加时赛中谁先进球谁获胜。还有一种就是谁先进对方二十个球谁就赢了。

在靖恭坊打完马球一头的灰,这个时候就要洗头了。唐朝人洗头特别吓人,一般不洗头。唐朝人一般分沐和浴,沐是洗头,浴是洗身上,两个是愤慨的。《说文解字》中记载:“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唐朝人洗头的时候没有热水器那么方便,所以大部分人用特别细的篦子梳头,把头上的虱子,油泥直接往下刷。《金瓶梅词话》中有相关的记载:“小周儿在后面桌上铺下梳篦家活,与他篦头栉发。”老百姓比较穷,洗头的时候拿一个筐,地下垫点席子,上面铺些石灰水,还有碳末,草木灰,然后往下泼水,泼完水之后,把这个收集起来就是灰的灰浆,里面带点草木灰,就有小苏打的成分,有除污的功能。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记载:“

先以灰汁,净洗须发,痛拭之。

逛长安城:道政坊喝酒,靖恭坊打马球,升平坊洗头,曲江池赏花

在往南走,到了升平坊,整个这一块是长安城地势最高的,里面有一个地方叫乐游原。这个地方大家应该都很熟,很多诗歌都写到过这个地方。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儿。升平坊的南边有一个地方叫做东宫药园,就是太子专门中草药的地方。这个地方出产了很多草药供人用,里面会有一些皂角,皂角去污。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沐头汤”的药方是这样写的:“

大麻子、秦椒哥三升,皂英屑半升,上三味熟研,纳泔中一宿,渍去滓,木篦搅百遍,取乃用沐头发际,更别作皂英汤濯之。”地位高一点的人就会弄一些香料,调成这种洗头膏给自己洗头。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中写到:“次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西北隅有东宫药园,尚书右仆射裴遵庆宅。

再说说唐朝上厕所的事情,不像现在有卫生纸,那个时候就用竹片,厕筹。关于上厕所,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枣,因倒箸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笑之。”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去一个贵族家做客,去上厕所拉屎的时候忽然发现旁边放着枣,觉得这个挺好,就一边吃一边拉,吃完之后出去,仆人就问你怎么把枣吃了,这个是干枣,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塞住鼻孔的。在《南唐书·浮屠传》中还记载了一个关于李煜的故事:“后主(李煜)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以修治。

”说李煜亲自给僧人做厕筹。而在唐朝上厕所的时候基本都在猪圈的上面,直接连肥一起拿走了。

升平坊洗完头,南边就别去了,咱们看着地图好像南北差不多,其实不一样。长安城号称一百万人住,其实没那么多,真正的城市管理水平供不起,所以从延平门再往南几乎就是一个郊区了,所以南边的坊看起来都比较大,全都是空荡荡的,里面住着大都是无业游民,一帮小商小贩或者一些进不了城的人都在这儿待着。

逛长安城:道政坊喝酒,靖恭坊打马球,升平坊洗头,曲江池赏花

西边特别慌,东边还好一点,因为东边有曲江池,唐玄宗特别喜欢去这儿大宴群臣,尤其是他们一春游,所有的达官贵人都去,周围全是别墅,那里还有许多许多的花。探花郎就是从这里来的,探花郎当时不是第三名的意思,考生在长安科举,科聚完了就会派两人去采花,就叫探花。唐代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写到过:“进士杏园出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游遍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唐代翁承赞的《擢探花使三首》其一“洪崖差遣谈话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多,明朝为我一时开。”也曾写到过。

因为文章篇幅的原因,唐朝的长安城我们就先写到这里,下篇文章继续带你逛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