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在第二十届中国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 周邦勇


健康产业的同仁们:

大家好!在此我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目前我们整个产业和事业的状况,它发展到了一个具有机遇和挑战的非常时期。

一、从国家政策,看老龄产业的未来走向

1.“健康”是老龄产业的灵魂

我们行业非常关注的职能部门,一个是卫健委,一个是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总局。我先讲卫健委,它贯彻落实了国家领导人的把“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所以加强了“健康”二字。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卫健委的职能有13个,20多个司局,其中有4个司局是直接打出健康名号的,例如:基层健康司、老龄健康司、职业健康司、妇幼健康司,都加了“健康”两个字,这说明了卫健委在贯彻国家领导人“以健康为中心”的指示。

老龄健康司,就是针对老龄事业的一个重要职能司,它未来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拟定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定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体系,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老龄事业有了一个具体的政府职能司来管理,这说明了国家对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和发力点,我相信未来会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2.“特殊食品”成为有娘的孩子

对于特殊食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有一个特殊食品司,主要是管三个方面:一个是保健食品,一个是医学用途的临床和配方的特殊食品,还有一个是特殊的婴幼儿食品等。

目前,国家频频出台相关政策,未来一定是我们这个产业内正直、正能量的企业生存发展的良机和这一群人发展的时代。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二、行业生存下去,企业做好这几点

1.企业要转“型”,而不是转“形”

我们的企业家都在讲“转型升级”,包括模式的转型升级和企业店面的转型。但是转型的“型”字要搞清楚,如果是一个开字三撇的“形”,就成了形状、样子,如果转成那个“形”就有问题了,叫转“一个样子”。

所以,一定要加“土”字,分“类型”才关键。今天我强调企业转型,一定不是“转样子”,而是“转类型”。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2.企业要研究“三点”,而非“战术”

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不是战略、战术,而是立足点、出发点和着力点。如果你的立足点是钱,出发点是钱,那么着力点肯定也是钱。如果你的这三个“点”都只是钱,最终就得到一个图钱害命的结局。

虽然现在国家加强行业治理、调整职能部门,但依旧存在着法、理、情之间的矛盾。今天,法规和标准制定都具有滞后性,所以需要我们更加敏锐地发现了市场的问题,及时地纠偏纠错,为国家提供政策的调整和法规的改变提供依据。只要我们正确坚守好立足点、出发点、着力点,就不会出现问题。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3.企业要主动规范,迎接老龄产业刚需时代

今天,我们老龄产业也是这个状况。改革开放40年了,我们保健产业这一群人,过去是没爹没娘的,没人管。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加重,社会对这个行业的需求是确实存在的,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它前进的步伐。

所以,我们通过自发性走向规范,从执法到国家进行监管和关注,到正确给予扶持。这样一个大好局面,我们一定要维护它,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行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业,更是我们应该受众多人尊重的事业和产业。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4.企业要“归正改邪”,而不是“改邪归正”

我在央视看过一种快销模式,就是顾客买了产品后,公司退给他部分钱,退了钱顾客再买,然后再退再买,几买几退。其实按照央视的报道,它的成本应该是一千多块钱,几买几退后价格也就是四千多块钱,如果他走一种合法的、阳光的方式来做,把“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管理服务为中心”,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我们的观念、观点要改变。

告别保健品骗销—健康产业要“归正改邪”,转型而不是“转形”!

我们要做的是“归正改邪”,而不是“改邪归正”。因为我们行业有很多正的东西,如果是改邪归正就是否定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我们一定要归正改邪,巩固和弘扬好的传统,改掉错误的做法。这是我们行业的发展之路。

所以,我再一次中肯的希望大家真转型、真改革、千万不要以新瓶装旧酒,一定要归正改邪。只有这样,行业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