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供應增加 房企拿地態度變積極

房地產開發商以土地為根基,近年來,規模房企紛紛提升了土地儲備量,做到“手中有糧心不慌”。而對城市而言,土地供應情況直接決定了該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供應量。換言之,如果住宅用地供應不足或供應超量,也就意味著一段時間後的一手住宅供應量較少或猛增。若樓市供求比不平衡,勢必會造成價格的波動。

根據最新公佈的供地計劃,今年廣州住宅用地供應宗數有所增加。同時,各路開發商也紛紛關注廣州住宅供應,在部分重點地塊展開競逐。

多宗地塊競爭激烈

今年2月28日,廣州迎來今年首場土地出讓拍賣,3宗土地分別位於天河、南沙兩區。其中,天河金融城商住地塊最受關注,根據廣州國土資源交易網公佈的信息,該地塊位於天河區黃埔大道東646號,宗地面積30946平方米,由兩小塊地組成。由於地塊南臨珠江,因此屬於沿江一線用地。

該地塊吸引了時代、金融街、合景、平安、中海等12家企業參與競逐,經過近兩個小時56次競價後,該地塊最終被合景以樓面均價3.7萬元/平方米、自持比例55%獲得,總成交價37億元。若將自持部分扣除掉,則樓面價達到5.5萬元平方米,因此有機構預計,該地塊未來或將建成高端住宅物業及商業設施。

此次拍賣中,位於南沙的兩宗地塊也順利出讓,其中慶盛樞紐片區的2019NJY-1地塊被新鴻基以11.9億元拿下,而位於黃閣鎮東灣村的2019NJY-2地塊被星河地產以66.78億元收入囊中。

拍地“開門紅”之後,廣州的幾次土地出讓都取得成功。4月1日,廣州迎來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土地競拍,共有5宗地塊,分佈在番禺、荔灣、海珠,其中純宅地3宗,商住地1宗,商服用地1宗。

值得關注的是,多宗地塊都吸引了超過10家房企的關注,其中番禺亞運城宅地更是吸引了20多家房企。最終,除海珠的商服用地底價成交外,其餘地塊均經過數十輪競價才得出結果。

番禺的3宗土地分別被時代、龍光、中海摘得,其中時代獲得的“禺山大道南側橫江地塊一”,計容面積10.9萬平方米,成交價格22.79億元,均為5宗地塊中的最高水平。而中海除耗費41輪競價,拿下亞運城宅地外,還將荔灣區廣鋼宅地收入囊中,該地塊出讓競價也經過38輪競價才最終得出結果。

與2018年多宗地塊底價或低溢價成交不同,今年廣州多宗土地都經過激烈角逐,土地市場有所升溫。肖文曉認為,市場普遍預期預測今年成交量有望觸底回升,這給開發商拿地增添了不少信心。

宅地計劃供應量增加

在人們對今年土地市場逐步確立信心時,今年廣州的供地計劃也出爐了。

4月18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2019年廣州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根據藍皮書披露,今年計劃推出的商品住宅用地有55宗,主要分佈在荔灣、番禺、花都、增城、白雲空港經濟區等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來沒有新增宅地供應的越秀區,今年終於有了一宗8470平方米的土地,該地塊位於東濠湧和越秀南路西側,距離6號線團一大廣場站約200米,計容建築面積49500平方米,容積率5.84,整體條件優越。

對比近兩年的供地藍皮書便會發現,從去年的44宗到今年的55宗,廣州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是逐年上漲。海珠、天河、白雲、荔灣、增城、番禺等城區,今年計劃供應的宅地都比往年要多,不過根據供地藍皮書,黃埔和南沙今年並沒有宅地計劃出讓。

肖文曉指出,截至3月末,廣州一手住宅庫存去化週期11.7個月,屬於要增加供地的城市,這與藍皮書公佈的廣州宅地供應逐年增加的計劃相符,加大宅地供應力度符合“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要求,預計2019年廣州土地市場將供求活躍,保持較高的市場關注度。

“一城一策”促進樓市健康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因城施策,穩定地價、房價,防止房價大起大落。由於城市規模、城市能級等存在差異,因此本輪樓市調控中,各地均結合自身發展狀況出臺樓市相關政策。

在廣州,部分調控政策於去年年末進行了調整。有機構分析認為,政策調整是因城制宜地對各城市目前房地產市場中存在問題予以解決,是為了更好的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優化價格機制打擊“陰陽合同”

去年10月中旬,有關廣州將要放鬆樓市限價的消息傳播開來,頓時引發業內熱議。10月19日,廣州市住建委發文,提出對新建商品住房預售和網籤價格指導機制進行優化,嚴禁開發企業拆分價格報備。

對於限價政策的調整,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此舉意在打擊“陰陽合同”使房價迴歸真實,減輕購房者的壓力,增加市場透明度,減輕購房者的資金壓力。此前有報道稱“陰陽合同”(又稱“雙合同”)一度在廣州盛行,一方面容易引發糾紛,另一方面也掩蓋了房價真實水平。

不過,廣州住建委的發文也指出,對於預售、網籤價格指導機制優化,是在保持調控力度不放鬆、保持成交價格穩定運行的前提下的,因此限價政策調整並不意味著調控力度有所放鬆。

該項政策出臺後,廣州一手市場“陰陽合同”現象也得到遏制,近幾個月來,記者以看房者身份走訪廣州各地新建樓盤項目時,銷售人員都表示現在是單合同,不再採用“雙合同”發售。

商服物業政策調整帶動去化

2017年出臺的“3·30”調控政策曾規定,商服類(商業和辦公)房地產項目最小分割單元不得低於300平方米,且銷售對象應是法人單位,再次轉讓也應轉讓給法人單位。

該政策出臺後,廣州公寓類產品的成交量大幅下滑,根據廣州克而瑞的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廣州公寓成交量僅為2016年的57.3%,截至2018年11月底,廣州一手公寓庫存量達到160.04萬平方米,共計28136套,所有商服類物業的存量則達到675.87萬平方米,去化週期拉長至23.1個月。

到了去年12月19日,廣州市住建委對於去年“3·30”調控政策中有關商服類物業限購的規定進行調整。政策調整後,2017年3月30日前(含當日)土地出讓成交的商服類房地產項目的銷售對象不再限制為“法人單位”。

政策調整意味著符合相應條件的商服類項目將允許個人購買。此後,廣州公寓成交量上升迅速,去年12月就網簽了3700多套。而進入2019年,1月和3月的成交量都超過2900套。與此同時,廣州公寓存量去化速度也加快,到今年3月時,公寓存量為137套,去化週期也縮短至13.9個月,降至2018年以來的新低。

廣州近期

樓市新政

2018年

◎2月6日:廣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廣州市住建委共同發文,就住房公積金繳存業務提出6項新規定及調整。

◎4月2日:《關於加強土地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商品住宅用地可採取“限地價、競配建保障性住房”“限地價、競配建拆遷安置房或人才公寓等其他政府性房源”等多種方式出讓,並規定各類住宅用地須自開工之日起3年內竣工。

◎6月28日:省住建廳印發《關於開展共有產權住房政策探索試點的通知》,確定5個試點城市,試點時限一年,廣州是其中之一。

◎7月11日:《廣州市2018-2020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廣州市2018-2022年住宅用地供應中期規劃》出臺。2018年-2022年計劃供應宅地3225公頃,其中普通商品房用地佔75.3%,租賃住房用地佔24.7%。

◎7月25日:廣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文,規定非本市和非本人及配偶戶籍所在地購房暫停提取,限制頻繁交易投機行為提取資格,暫停離職提取,暫停違規套取公積金者提取資格。

◎9月10日:省住建廳發佈《關於推進共有產權住房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每戶家庭購買套數、轉讓條件、如何轉變為商品住房等進行詳細規定。

◎10月19日:廣州市住建委在《關於我市進一步規範房地產市場管理的說明》,提出在保持調控力度不放鬆、保持成交價格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對新建商品住房預售和網籤價格指導機制進行優化,嚴禁開發企業拆分價格報備。

◎12月19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完善商服類房地產項目銷售管理的意見》出臺,2017年“3·30”調控政策出臺前(含當日)土地出讓的商服類房地產項目不再執行“銷售對象應是法人單位”條款。

◎12月24日:新的《廣州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管理辦法》放寬異地購房提取範圍,繳存人及配偶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無自有產權住房的,在廣州、本人戶籍地、配偶戶籍地及毗鄰廣州的佛山、清遠、中山、東莞、惠州、韶關購買自住住房可以提取。

2019年

◎4月1日:《廣州南沙新區試點共有產權住房管理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公佈,對共有產權房的銷售價格、產權份額、回購、上市流轉、購房貸款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和說明。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