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天皇退位:生物学爱好者,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如果说裕仁天皇是“现人神”,明仁天皇则被视为一个彻彻底底的“人”。选择“生前退位”,或许也是明仁争取作为“人”的权利。




记者|关珺冉 嘉沐

东京都千代田区千代田1-1,是日本皇居所在地。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在此居住工作了30年零3个月。

2019年4月,是他以天皇身份行使职责的最后一个月。他如同往常一样会见了新来的国外使节,还度过了与皇后美智子的60周年结婚纪念日,并与皇太子德仁、二皇子秋筱宫讨论了皇位继承的准备事宜。最后一次在皇宫外执行公务是4月26日出席内阁府主办的“绿色典礼”,鼓励在自然环境保护和植物生态相关研究中取得功绩的研究者。

围绕天皇退位的一系列仪式,则是从3月12日起的一个半月内完成的。除了皇居中的宫中三殿,天皇夫妇还会动身前往伊势神宫、神武天皇陵以及昭和天皇陵亲自拜谒,向列祖列宗“汇报”退位事宜。

明仁天皇退位:生物学爱好者,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图片:共同社

4月30日,也是退位前的最后一天,明仁将进行这一系列仪式的最后三项,其中“退位礼正殿之仪”最受瞩目。他还将发表了作为天皇的最后讲话。

在此之后,他便成为“上皇”,并将从皇宫重回昔日皇太子时期的故居东宫御所,东宫御所的名字也将改为代表上皇含义的仙洞御所。当85岁的明仁走下“神坛”,可否像一位普通老人那样安度晚年?

皇室新闻越来越八卦

天皇在日本国内曾是神一般的存在,但在二战战败后,裕仁被迫颁布《人间宣言》,使得天皇走下神坛,仅作为日本的象征而存在。在京都产业大学准教授久礼旦看来,天皇反应了各个时代的精神,“在某一时代,天皇像教宗;另一个时代,天皇可以像沙皇。天皇的角色与国家的时代背景相映照。”

与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中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大权不同,1947年实施的《日本国宪法》中,第1条就规定“天皇为日本国及全体国民的象征”,第4条规定“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相关的权能”。

经过70多年的发展,这套“象征天皇制”已然十分完备,从首相与天皇之间是何种关系,到天皇应该履行哪些公职,再到天皇本人说话要用何种口气,都有了详尽规定与先例。但数量繁多的象征性公务也让天皇沦为“鸡肋”,恰如1947年昭和天皇的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所言:“天皇已经沦为内阁用铁锁拴住的奴隶。”

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斋藤利彦在《明仁天皇与和平主义》一书中记录了天皇本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思考,“虽然立场上要成为一定程度上的机器人,但仅仅如此绝对不行。”据其记载,明仁在国事行为中扮演机器人,但在公务行为中有自主发挥的空间。例如他在各种活动中的发言、国内巡幸、举办游园会、访问灾区以及战争遗址都属于公事行为,都有鲜明的个人彩色。

更令外界意外的,是他在生命尚未终结之时毅然决定“生前退位”。2016年8月8日下午,明仁发表全国电视讲话,称自己年事已高,无法继续履行现行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和作为国家和国民统合象征的公务行为,希望得到民众的理解。

明仁天皇退位:生物学爱好者,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日媒称,虽然碍于法律规定,天皇没在讲话中直接使用“退位”字眼,但整个讲话中显示出对“生前退位”的强烈愿望。

对于日本主流媒体来说,跟其他时政新闻不同,碰到皇室消息时会尽量回避。“报道天皇时一定要用专门的敬语,其存在跟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首相意义完全不同。”日本某时政记者如此评价。

这是因为,出于对于天皇的保护,主流媒体一般不愿意把涉及政治的新闻与天皇相联系,“以免绑架了他”。但该记者也提到,近年来还是有不少小报和杂志频繁报道天皇的家务事,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姻状况,“越来越像英国皇室的八卦新闻了”。

作为“象征天皇”的日常

健康问题被认为是明仁渴望退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在2002年曾被检出罹患前列腺癌,次年进行手术,2012年又接受了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近年来他的工作压力有增无减,而这些工作大多由宫内厅一手安排。

在日本,宫内厅是一个神秘的政府机关,处理皇室成员的一切事务。虽说过去60年来该机构缩编不少,但仍手握大权——控制皇室成员与外界联系的渠道,紧握皇室历史的官方版本。比如,宫内厅从不允许媒体不按经过审核内容向皇室成员提问,甚至还会阻止学者重新考察帝王的历史。

“宫内厅非常能代表最为传统的日本社会。”前日本宫内厅书陵部主任研究官真边美佐向《凤凰周刊》介绍说,这里完全是一个男性社会。“(当时)女性就我一个人,其他人全是男性。内部还有规定,女性不可以参加某些祭祀活动。”

书陵部是宫内厅内专伺皇室谱牒、文书资料的管理编修及陵墓管理等事务的内部部局。对于诸多戒律,真边表示“只能忍耐”,但也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传统固然重要,但当中也会有让人产生疑问的部分。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继续推进?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据真边介绍,天皇的行为大体分为国事行为、公务行为以及私人行为。明仁天皇退位时举行的“退位礼正殿之仪”、皇太子德仁继位时举行的“继位之礼”、二皇子秋筱宫作为皇位顺位继承人举行的“立皇嗣之礼”均属国事行为。

具体来看,天皇的国事行为并非一般理解的前往内阁和机关下达命令,或前往国会召集议员。而是坐在办公桌前,根据内阁决议,对相关文件和议案签字盖章。“按照规定,他必须签字盖章,不能有情绪或反对意见。”真边告诉《凤凰周刊》,经天皇签字盖章的内阁文件平均每年约有千件之多,相当于每天三件。

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最高法院院长,接受外国大使递交国书、亲授勋章,地方巡幸及访问外国,与外国元首互致书信和电话,接见访日外交团体及使馆人员等虽涉及国事,但本身不是国事行为,而属于公务行为。天皇的“地方巡幸”以及海外出访也属公务行为。宫内厅统计数据显示,年过七旬时,明仁平均每天参加公务活动的次数,是裕仁同年龄时的2.3倍。

上述公事之外,天皇还有私人行为。如天皇为国民祈祷而在宫中举办的祭祀活动。《日本国宪法》确立政教分离原则,所以宫中祭祀完全属于私人行为。该活动从每年1月1日清晨开始,直至12月31日才算完成,期间天皇至少要进行24个的祭祀活动。

明仁天皇退位:生物学爱好者,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有一种意见认为,如果天皇只是做国事行为,身体就不会不堪重负,更不会累及到退位。”真边说,但正如天皇在电视讲话中所言,仅仅履行国事行为,在当今时代并不能体现出全体国民的意愿。“在他看来,如不能为国民祈祷,不能同国民同悲同喜,就不算尽到作为象征天皇的职责,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绕地球15圈半的“和平之旅”

明仁登基成为天皇的1989年,是整个平成时代最好的光景。仅仅一年后,日本经济的巨大泡沫被戳破,随即进入持续萧条之中。

在日本,经常听到的一个形容是“昭和男儿平成废宅”,用来对比热血上进的昭和青年,以及经济泡沫破裂后变得颓靡死宅的平成青年。尽管平成青年们备受抨击,但明仁天皇却满载盛誉,国民将其一生致力的事业称为“平成流”。

截至2018年,30年间明仁的“旅行”总距离为624321千米,大约可绕地球15圈半。除了全国植树节、国民体育大会、全国海洋大会等定期活动外,还有到访受灾地的“鼓励治愈之旅”、去战争牺牲者墓碑前祷告的“慰灵之旅”、以及赴前交战国访问的“和解与亲善之旅”。

明仁继位后的第一次“地方巡幸”,是1989年5月赴德岛县出席第40次全国植树节。开幕式上,他首次以新天皇的身份讲话:“这一次,我将继承昭和天皇的遗志,和大家一起为我们的绿色国土祈福。”

那一次出行,定调了新时代天皇的巡幸风格——简单朴素,弱化安保。在此之前,日本天皇到地方巡幸需要总理大臣、参众两院议长、最高法院长官送行。但这一日,在飞机舷梯送行的只有众议院议长及农林水产大臣等人。

特别班机上,明仁要求取下天皇与同行人员之间的隔断窗帘。明仁夫妇御用专车的车窗也比一般车窗要大一些,据说是为的是能把车窗摇下来,与前来恭迎的民众招手。沿路八成以上的警备员则被要求换上私服。

明仁曾说:“天皇的活动方式虽然不能随着时代变迁而有过激变化,但也可以有变化的一面。”这些变化体现在出访中,他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珍视。

1993年的全国植树节开幕式,选在了冲绳本岛南部的摩文仁山丘。这里是冲绳战役中最大的激战场,当地平民不少人被日军屠杀或强迫自杀,而不是死于美军的炮火之下。作为首位访问冲绳的天皇,明仁在冲绳和平祈念堂进行了6分钟的脱稿演讲,还向130名冲绳战役的遗属表达了自己渴望和平的心情。

早在皇太子时期,他曾5度访问冲绳,1975年首次访问时还遭遇过当地抗议人士投掷燃烧瓶。今年3月27日,明仁夫妇第6次访问冲绳。据说此次访问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实现的,也是他在位期间最后造访该地。

平成时代天皇“地方巡幸”显著增加,也源于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阪神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云仙普贤岳火山喷发、新泻中越地震、关东和东北暴雨、熊本地震等接连不断。一旦发生灾害,明仁夫妇会立即动身前往灾区。虽然灾区访问属于公务行为,但他们也为安抚民众情绪作出了贡献。

1991年6月,长崎县云仙岳火山喷发,43人死亡。一个月后明仁夫妇访问灾区。其中一张照片定格在两人身穿便装,双膝跪地,与灾民平视交流。这是第一次天皇跪坐与国民促膝长谈,在历代天皇中前所未有。与国民跪谈,也成为他“亲民”的一大象征。

明仁天皇退位:生物学爱好者,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被视为“国难”的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电站泄漏事故。灾难发生后的第五天,明仁通过电视录像发表讲话,呼吁国民团结起来,共度难关,为了死去的亲人顽强地活下去。之后,天皇夫妇先后6次前往地震灾区访问。近几年来,天皇夫妇去了东北地震灾区10余次,走进每一个避难所,跪下来与灾民们交谈。

值得怀念的访华之旅

明仁之所以如此珍视和平,与年少时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48年12月23日,是东京审判中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人被处以绞刑的日子。这一天也恰好是时任皇太子明仁15岁的生日。明仁幼时的英语家教、美籍女作家伊丽莎白·维宁在《皇太子的窗户》一书中提到:“那天,裕仁天皇躲在房间里不出来,结果明仁皇太子没能接受父亲的生日祝福。”

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渡边治在《战后政治史的天皇制》中记录了明仁在学习院高中的生活。一次社会课上,讨论的话题是“日本再军备”,当时明仁站起来说:“坚决反对日本再军备,此举会给诸外国造成不当的刺激。”他私下也说过,“如果我成为天皇,有朝一日被要求在《宣战书》上签名,我一定会拒绝。”

明仁对战争一直保持反省姿态,直到退位从未参拜过靖国神社,并多次到当年二战的战场凭吊战死者,包括被害国的牺牲者。每次出访前后,明仁夫妇都会到昭和天皇的武藏野陵前参拜。即位后的四年间,他走访了10个国家,其中7个都是二战时期的交战国。

“(27年前访华)当时受到了很多人迎接。”今年3月27日,明仁夫妇在京都御苑西北角散步赏樱时,罕见地用英语与来自上海的游客交谈,还回忆起1992年的访华之旅。

其实当时的访华并不顺遂,一度遭到国内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不希望日本的象征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但最终,日本内阁同意了明仁的访华请求,他也成为第一位访华的日本天皇。当时明仁夫妇造访了北京、上海和西安。在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时,他从65万字碑文中找到了自己年号的出处——“地平天成”四字,甚是欣喜。

明仁天皇退位:生物学爱好者,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致辞时,明仁还郑重说道:“两国交往的悠久历史上,曾有一段我国给中国国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战争结束后,我国国民基于不再重演这种战争的深刻反省,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这番讲话让会场空气凝结,只能听到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这段讲话,被视为日本天皇对中日历史问题所作的坦诚交代。

这并不是明仁首次在海外就日本在二战时的罪行进行反思。1991年明仁第一次海外出访定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访问泰国时,他直言“日本不应重复战争的灾难,应发展成为和平国家”,还表示“将与东南亚国家努力构建新的友好关系”。

被全体国民豢养的金丝雀

从历年来天皇的全家福照片,能看出日本现代皇室家族的变迁。但实际上,在日本,皇室成员绝对是一份充满宿命色彩的苦差。

从中国角度来看,日本现有的18名皇室成员都算“黑户”。目前日本宪法框架下,天皇与皇族都没有姓氏、也不需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法定户籍,只在宫内厅保管的《皇统谱》中列上名字;如果要出国,也没有私人护照,只颁发“皇族”官职的公务护照。除去户籍之外,日本国民拥有的大部分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收养养子、婚姻自由、信仰自由乃至言论自由也都不适用于皇族。如果觉得憋屈,想要脱离皇族,也须“经皇室会议决议”。

某种意义上,整个日本皇室都像是被全体国民豢养的金丝雀。只要一日生为皇族,就不能享有普通日本人所有的自由。1947年脱离皇族的昭和天皇长女成子公主说过,虽然战后物资短缺,但是“能第一次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悦”。

2013年,79岁的美智子拒绝在百年后与明仁合葬于皇室陵墓。她直言,“我只是来自民间的凡人,配不上神族。”

对拥护皇室血统的右翼势力而言,血统问题成为平民王妃的原罪。由于身体不好意外流产,美智子曾换上失语症。同样身为平民的皇太子妃雅子,在宫中的生活更为坎坷。她原本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但由于长年未有子嗣,外部压力一度导致她换上了重度抑郁症。

如今第三代皇室成员也并不轻松。2001年出生的爱子公主就读小学时就遭受了校园欺凌,据说一度导致惧怕上学,出现腹痛、发烧等症状。天皇唯一男孙的待遇也好不了多少。2006年出生的悠仁亲王屡次被传遭到同学孤立。新天皇继位前的4月26日,在悠仁所就读的初中,有激进分子在他的桌子附近放了两把菜刀。

原本在去年宣布婚讯的真子公主,由于未婚夫家庭的一系列丑闻导致婚期被延迟。宫内厅甚至形容,这种情况是“婚姻诈骗”。所谓的“婚礼延期”,则被认为“分阶段分手”的第一步。

而伴随“生前退位”,日本皇室又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如今二皇子秋筱宫负责所有家族事务,如果真子公主婚后脱离皇室,他的工作量将大为加剧。

明仁夫妇将要入住的故居东宫御所,除了高额装修费,还面临生活费、警卫、职员配置等问题。女性宫家的创设也会成为一个棘手问题。真子作为嫡系长公主,是否会为了皇室颜面而解除婚约?雅子的健康状态能否应付日后繁重的公务?曾患厌食症的高中生爱子公主又将选择去哪里留学?这些问题将给令和时代的日本皇室蒙上阴影。

明仁天皇留下的政治交代

日本近现代史上,天皇直接向国民“发声”迄今只有三次。第一次是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承认战败投降时的“玉音放送”;第二次是明仁天皇在2011年3月16日就“3·11”大地震发表电视讲话;2016年的退位讲话是第三次,也是明仁即位以来第二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这次讲话同步发布英文版本,足见其决心之大。

如果说裕仁天皇是“现人神”(即神在人间的代表),明仁天皇则被视为一个彻彻底底的“人”。对于他的退位讲话,平成时代的日本国民不再有昭和时期自杀切腹、失声恸哭等极端行为,而是纷纷表达理解。《日本经济新闻》、《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当时的民调显示,支持和理解“生前退位”决定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89%、76%和73%。

今年1月2日,日本皇室出席平成时代最后一次“一般参贺”,向国民问候新年。一位出席者告诉《凤凰周刊》,现场除了十几名穿着国旗样式服装的日本右翼外,很少有人呼喊“天皇陛下万岁”,更多人反而在喊“这么多年辛苦了”“谢谢您”“祝身体健康”等问候语。

明仁天皇退位:生物学爱好者,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苦差事终于结束了

“极端来说,如果缺少国民的意志,不能得到国民的理解,天皇就不能得其位。”真边美佐告诉《凤凰周刊》,正因如此,天皇只有在国民理解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存在。“好在平成时代的民众对于明仁的决定给予了充分支持。”

选择“生前退位”,或许也是明仁争取作为“人”的权利。《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繁重的公务使天皇很疲劳,但他并不能说“我想退休”,因为他没有这项权利,而只能表示“不具体触及现行天皇制度,只是谈谈个人想法”。

早在九年前,明仁就向宫内厅传达过想要退位的意向。当时77岁的明仁被查出胃和十二指肠都有炎症,因此希望能在80岁退位。宫内厅表示会慎重考虑,但之后不了了之。2015年的生日记者会上,明仁说“感觉自己年纪大了”,让首相官邸面露难色。2018年8月15日,明仁出席战后70周年活动仪式时,几乎把活动顺序搞错。最近几次公开演讲中,他也时常出现读错稿件的情况,而需要美智子在一旁提醒。

有关天皇欲生前退位的消息,早先是2016年7月13日被NHK电视台爆出的。当时恰逢参议院选举结束,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获得过半数改选议席,赢得选举。参议院“修宪势力”合计更是超过总议席数的三分之二,为安倍启动修改和平宪法打开通路。

考虑到时机的问题,有分析称,明仁是想以自身为赌注“对抗”安倍修宪,

亦有日媒指出,“相比起安倍政权修改宪法的目标,率先修改《皇室典范》的舆论来得更强烈。首相官邸认为,这种舆论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2017年6月9日,日本内阁出台仅适用于明仁天皇的“关于天皇退位等皇室典范特例法案”决议。据《朝日新闻》披露,皇室希望将此作为恒久的制度,并将这一意思传达给了首相官邸。

不过,真边美佐认为,该法案并没有真正解决日本皇室所面临的问题:“新天皇德仁继位时已经59岁,不远的将来也会面对老龄化乃至退位问题。此外,天皇继承人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至今仍没有定数。”

明仁就任天皇期间,总共与17位首相共事过,现任首相安倍是其中任期最长的一位,也可能是最背离天皇信念的一位。据日本《现代周刊》爆料,安倍曾多次要求明仁出席纪念二战战犯相关的活动,并希望天皇表态支持其修宪,但未能如愿。

2013年4月的一次公开活动上,明仁夫妇退场时,安倍带头高喊“天皇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三呼万岁,是战前军国主义礼仪的典型环节。天皇先略显惊讶,其后面无表情离场。

虽说天皇不得干政和发表政治性言论,但推崇“和平宪法”的明仁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日本坚持走和平道路的重要性,被视为对政治右倾化的现状予以尽可能的牵制。

“过去30年来,在全体国民期盼和平的强烈意志下,日本得以在近现代以来,首次踏入没有经历战争的世代。”今年2月24日,明仁在“天皇陛下在位30周年纪念仪式”上对平成时代做总结说:“但这并非一个平坦顺遂的世代,气候变化为日本带来多宗自然灾害。而高龄化、少子化造成的人口结构改变,并由此衍生的社会问题都是我们此前从未经历过的……”

他亦回忆起父亲驾崩之时,自己收到来自各界声音的鼓舞,其中一句“让我们与皇室成员们共同建设和平的日本”,让他一直铭记至今、印在心坎里。

“明仁天皇有自己的信条,更有自己的底线。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不能直接干预政治,也决不做违心的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外交部前大使王泰平撰文说,“他坚持和平与亲民路线,这是给新天皇和皇室留下的重要政治遗产,也是顺应时代和民心的政治交代。”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周刊】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