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較量,即使皇帝和太上皇,也有主次之分

太上皇這個稱呼,一般來說是因為當了太久的皇帝從皇位上退下來的人物,完成一國權力的交接,官方解釋為這一稱呼一般給予退了位的皇帝或者當朝皇帝在世的父親的頭銜,這就包含了兩層含義,被稱為太上皇首先他要是皇帝的父親,其次他要活著。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太上皇的人有不少,但是有些卻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讓人記住的,也就那麼特殊的幾位。

權力的較量,即使皇帝和太上皇,也有主次之分

首先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十分幸運的劉太公。其實劉太公是中國古代太上皇中比較神奇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天下並不是這位劉太公打下的,而且,這位劉太公也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農民,他的兒子,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還有著市井無賴的稱號,從生活的最底層一路打拼到全國權力的核心,也把他送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權力的較量,即使皇帝和太上皇,也有主次之分

劉邦,也就是著名的沛公,徐州沛縣人,在秦朝末年的時候,他帶領著一眾掙扎在生活最底線被生活逼得不得不起身反抗的人起義,經歷了與楚霸王之間的鬥爭,奇蹟般的把實力雄厚的項羽軍團打敗,逼得項羽在烏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建立了實力雄厚的西漢王朝。後來,他又用了整整七年的時間,消滅了割據地方的異姓王勢力,最終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即位的時候,按照道理來說,他的父親也只是他的臣子,大家臣服的是他,跟他那個身份低微的父親沒有什麼關係。這就出現了一個十分尷尬的事情,按照君臣之禮,劉邦的父親在見劉邦的時候,也必須行跪拜之禮,但從人倫來講,又違背了人倫道理,大臣們見著自己的君主十分為難,就提出了可以加封他的父親為太上皇,這樣就避免了眾多的不便之處。可以說,劉太公的太上皇,完全是得來的。

權力的較量,即使皇帝和太上皇,也有主次之分

第二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太上皇,就非常厲害了,大唐的開創者李淵。李淵大家都知道,原來是隋朝地方的一名太守,和隋煬帝有著親戚的關係,但是在隋朝後期天下大亂的時候,他在次子李世民的勸說之下,起兵謀反,並最終消滅了隋朝的勢力,建立了大唐王朝。在他建立帝國的時候,他的次子李世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最初的發兵,到最後政權的建立,李世民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在這樣的過程中,他也積累了自己的力量,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名有著傑出才能和良好品性的人,所以他在大唐的勢力,絕對不是其他人可以比得上的,哪怕就是太子李建成,想要在李世民面前擺出高姿態,那也沒有可能。

權力的較量,即使皇帝和太上皇,也有主次之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淵還是一意孤行的想要維護住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當時,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鬥爭,已經十分明面化,雖然很多的歷史史書記載,李建成的品性有問題,但是李建成有李淵和弟弟李元吉的支持,身邊也聚集了一些遵循正統的大臣,在短期內也是可以與李世民相抗衡的。再來看李世民一方,從李淵發兵開始,他就不斷注意人才的延攬,在他的秦王府,匯聚著一群實力超群的謀士和將領,李世民也正是在這些人的幫助下,才幫助李淵奪得了天下。在大唐建立之後,這些人也始終追隨在李世民身邊,幫助其出謀劃策,幫助其想方設法與李建成抗衡。也正是因為這樣,李世民的實力連李淵都開始忌憚起來。而且,從目前現有的史料來分析,當時的李淵,雖然是皇帝,雖然立下了李建成為太子,但是也能很明顯的發現,李世民有著不臣之心。對於李淵這個父親,李世民維持了絕對的尊重和支持,但是對於他的兄長,也就沒那麼客氣了。這樣直接造成了後來的宮廷流血事變,也是那場事變,把李淵從帝位上趕了下來,李淵當時已經失去了掌控全局的能力,只能被迫的接受了自己兒子給自己帶來的結局,安居於太上皇的位置,獨自忍受一下子痛失兩子的悲痛。

其實,李淵之所以成為太上皇,完全是他和兒子李世民之間已經失去了權力較量的籌碼,他輸給了自己的兒子,完全被動與無奈的接受了結局。

權力的較量,即使皇帝和太上皇,也有主次之分

歷史上還有一位太上皇,也是非常的有名,把控政權一生,即使後來位居太上皇的位置上,也能在朝中具有絕對的話語權,不像李淵那麼被動,此人就是清朝的乾隆。說起乾隆,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瞭解,如果給現在的人關於古代帝王知曉率之間排個序,毋庸置疑乾隆絕對位居前三甲。愛新覺羅弘曆,是大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他是從自己父親雍正手中接下的帝位,他比自己父親倖運的地方在於,雍正是在兄弟相殘、血流成河中登上了皇位,而他卻是雍正繼位之時就立下的太子,在他二十四歲的壯年之時,就登上了帝位。由於他從小就接受了完整的成為帝王的訓練,所以,坐穩皇位,當好皇帝,是他一生的事業。乾隆在位六十年,從公元1735年起,至公元1795止,等他離開帝位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名八十四歲的老人了,這在古代已經極為的長壽。而且即使是自願成為了太上皇,乾隆也並沒有放棄對權力的把控。

權力的較量,即使皇帝和太上皇,也有主次之分

他的兒子嘉慶,根本在朝中沒有什麼話語權。乾隆雖然表面上交出了皇位,但是連玉璽都還留在自己手中,嘉慶繼位之時,已經是一個將近五十歲的老人了,他對自己的父親,也是絕對的尊重。而且,他也沒有什麼能力,反抗強勢了一輩子的乾隆,知道公元1799年乾隆逝世,他才真正掌握了天下,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擺脫了乾隆的攝政,成為了真正的皇帝。

可以說,太上皇這個職位,其實是皇子與父親之間的較量,像劉太公那樣因為自己兒子功成名就的畢竟是少數,很多時候,太上皇所代表的,是一種權力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