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了誰的奶酪?一代“暴君”楊廣為何要以一國之力三徵高句麗?

天才與惡魔往往只在一念之間,作為帝二代的隋煬帝楊廣,就是左手聖明右手昏君的典型代表。本該安穩經營其父隋文帝楊堅打下的大好江山,以期在帝國版圖上實現自己雄圖偉業的隋煬帝,為何寧可拖下整個國家,也要接連三次征戰高句麗?

動了誰的奶酪?一代“暴君”楊廣為何要以一國之力三徵高句麗?

隋煬帝在短短數年間便三徵高句麗,舉百萬大軍卻都鎩羽而歸。大業八年,隋煬帝第一次召集百萬之軍攻打高句麗,卻因其錯誤的戰略指揮,只顧一味堆砌兵力而全然不顧後勤供應的壓力,加之對遼東氣候的不適應,第一次征戰以損失慘重告終,且國內農民起義起星星之火;第二年伊始,本該休養生息以待發展國力的隋朝,又開始了第二次的東征高句麗之行,在即將勝利之際,負責一應後勤處理的楊玄感突然舉兵造反,隋煬帝不得已退兵班師回朝,平定國內動盪局勢;大業十年,楊廣已經是發瘋般地不顧國內民怨鼎沸之勢,再次徵兵高句麗,此時隋朝早已民不聊生、烽煙四起,隋煬帝迫於局勢接受高句麗“短暫”的請降後再次班師回朝。最終,隋煬帝以一國之力三次攻打而沒有實質性收穫,勞民傷財、動搖國之根本,也成了隋朝覆滅的最終導火線。

動了誰的奶酪?一代“暴君”楊廣為何要以一國之力三徵高句麗?

高句麗又稱做“句驪”,扶余人為主,擁有廣闊平坦的農耕之地,經過百年的紮實經營生產,農耕生產力一度輝煌。扶余人在結束內戰之後,休養生息,扶余人數量也不斷穩步高速增加。更為令人可怕的是其軍防能力,扶余人因地制宜,利用特有的地勢大力修建城堡,被滅國之前擁有176座城池,曾建立了堅若銅牆的軍事防線。

動了誰的奶酪?一代“暴君”楊廣為何要以一國之力三徵高句麗?

扶余人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不斷髮展壯大,對中原王朝形成巨大的威脅,這是有戰略遠見的楊廣付出重大代價也要三次攻打的重要原因。首先“句驪”擁有廣闊的耕地資源,農業生產力及其不俗,又東臨渤海灣,扶余人控制著渤海灣的經濟貿易與漁業生產,經濟生產力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其次扶余人不斷學習中原王朝的統治模式,不斷完善統治制度,仿建中原王朝行宮,執行嚴苛的律令制,穩固的統治模式意味著國家將不斷強大。再次扶余人擁有自己獨立的文化特色,並向周邊屬國不斷傳播教化,這對中原王朝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釁,對中原王朝來說,學我者生,代我者死,這是歷代中原王朝君主所不能容忍的。最後,扶余人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在遼東建立了堅若磐石的山城要塞群,這些堡壘要塞大多建在較高地勢的巖地之上,可以利用險峻的地勢優勢來抵禦來犯之敵,要塞內食物充足,水資源豐富,不怕長時間的軍事戰爭,而且地勢易守難攻。如果放任扶余人不斷地穩步發展,國力強大到一定程度的“句驪”王朝必定會將擴張矛頭指向中原,因此隋朝一朝兩代帝王,都不惜身死國滅,也要攻下高句麗。

動了誰的奶酪?一代“暴君”楊廣為何要以一國之力三徵高句麗?

隋王朝兩代帝王多次攻打扶余人之國,除了高句麗本身強悍的國力威脅外。對於執政手段激進,好大喜功的楊廣來說,兼併扶余人的國土,不僅是他帝國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也是他實現浪漫詩人般的政治理想所不可缺少的一步。不論是影視作品形象,亦或是史書上的記載,我們對於隋煬帝第一刻板印象,大多數是認為這是一個驕奢淫靡、好大喜功、血肉百姓的一代“暴君”。但是,楊廣雖然無德,但他確實是一個有雄才偉略之人。隋煬帝在位僅僅數十年,在政治上改革官制、修訂法律、東遷洛陽;在軍事上攻滅土谷渾、征討契丹、三打高句麗;在文化上開進士科、收藏大量典籍、尊崇傳播儒學佛教;在經濟上舉全國之力修大運河;在外交上實現萬邦來潮的強盛之像。隋煬帝對於統治的慾望與沉迷,想要對其霸業的炫耀之情,具有浪漫詩人特色的政治理想,獨特的個人英雄主義執政理念也是他三次東征扶余人的原因之一。

動了誰的奶酪?一代“暴君”楊廣為何要以一國之力三徵高句麗?

歷代君王與傳統貴族勢力的博弈,都是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隋朝承自北周,關隴集團在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在社會經濟與軍事力量上,甚至在朝堂之上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隋文帝行事謹微慎行,採取的是退讓之策,不敢過於直接面對關隴集團之爭,所做出的反擊也僅僅是興建長安大興城。隋煬帝與其父楊堅行事截然不同,為了鞏固他的政權,先是以“關中大飢”為由,興建東都,經營洛陽,以期脫離關隴集團的勢力,而後又開進士科,允許非傳統貴族勢力入仕參政,打破了貴族對朝政的壟斷局面。最後隋煬帝以洛陽為政治根據地,四處征戰,因此也有一種聲音,說隋煬帝多次舉兵高句麗,其實也有著為了削弱舊貴族實力這一深層原因。

動了誰的奶酪?一代“暴君”楊廣為何要以一國之力三徵高句麗?

歷史上對隋煬帝的評價與刻畫十分豐富精彩。楊廣驕奢無度,親近奸佞,沉於女色,因過分勞逸百姓及殘忍對待農民起義更是被冠以“暴君”之名。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隋煬帝罪在當時,所行惠於國家之事卻是利及千秋。三次征戰高句麗,耗盡國力卻毫無實質性收穫,但其戰略遠見,卻是十分正確的,正所謂君之臥榻,豈容蠻夷覬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