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執政48年,所有做的事情都是錯的嗎?

她在中國人民的心中一直是一個不好的形象代表,有人說她是歷史上最奢侈太后的代表,因為她在世的時候最喜歡珍珠,寶石,金銀器物等等,而她死後她的棺木裡面放了很多珍貴的隨葬品,她的墓地的規模也超過了他的丈夫,是整個清王朝陵墓裡面最奢侈的。正是因為她的墓葬的精美華麗,導致她死後的陵墓被軍閥孫殿英偷盜的挖掘了她的陵墓地宮,產生了影響巨大的大盜案。她是清朝後期實際上的掌控者,她在皇帝背後48年,但是長久以來,她在歷史書上以及影視裡面的形象都是極其負面的。在百姓的心中,她腐朽,殘忍,暴政,是一個老妖婆。慈禧真的是這樣一個人嗎?

她執政48年,所有做的事情都是錯的嗎?

公元1861年,逃難而出逃皇宮的咸豐皇帝在熱河的行宮去世,那年他只有31歲。而通過政變的慈禧兩位太后正式開始聽政。這次聽政來之不易,方式極其殘忍與血腥。而這也屬於無奈的做法,清朝歷史上出現過多個輔政大臣,都曾經嚴重的冒犯了皇帝的權利,比如順治時期,康熙朝都出現過,而咸豐皇帝臨去之時託付的8位顧名大臣的跋扈濫權更是比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沒有辦法的辦法下,慈禧選擇了拋棄這些大臣,選擇了功勞和才能都突出的恭親王,也僅僅是給予他參政的權利,最後的大權都是掌握在了聽政背後的慈禧手中,慈禧正式開始了她的執政之路。

公元1873年,兩位太后正式歸還了政權,此時的同治皇帝正式開始了親政之路。但是命運可能不垂憐清朝,親政後的第二年,僅僅19歲的皇帝就去世了。同治的死亡讓對他報以無限期望的慈禧來說是打擊巨大的,更悲慘的是同治皇帝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總的來看,慈禧是極其不幸運的,她在年少的時候父親死了,在青年的時候丈夫也就是咸豐皇帝死了,而在她中年的時候,她兒子死了。這三種悲痛,沒有讓這個女人倒下,她對權利的渴望無限上升,她不再甘心在背後聽政,她開始走向臺前。為了能夠繼續控制手中權利,她的手段無所不用,她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手裡的這控制清朝權利。同治皇帝的死亡讓改變了慈禧,也改變了清朝的方向。

她執政48年,所有做的事情都是錯的嗎?

對於慈禧太后的統治,有多種看法,一種是她延長了清王朝的存在時間,另外一種是她要承擔對清朝顛覆的責任。如果從第一種來講,慈禧的確延長了清朝的統治時間。最早的時候,慈禧接受咸豐留下來的清朝,真個清王朝都是一整個爛攤子。咸豐在位的11年,每天的形勢都是極其不平穩的,沒有一天是安寧的。長江地區的太平天國,北方的叛軍,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起義,而外國入侵者發動的鴉片戰爭更是讓咸豐直接出逃,死在了熱河。他給慈禧留下的不過是一個混亂的江山,6歲的幼小的皇帝,一群蠻橫濫權的輔政大臣。而此時的慈禧也不過27歲而已。

她在恭親王的支持下,快速的拔出了先帝留下來的輔政大臣的爛攤子,開始了自己的聽政。當時農民起義勢力強大。慈禧重用漢臣,靠著曾國藩幾個人的湘軍等軍隊,迅速成為清朝軍隊的主力,在同治3年的時候,太平天國被清軍鎮壓。才有了後來的“同治中興”。雖然無法與清朝盛大的時候相比,但是同治中興也算是清朝覆滅之前的迴光返照吧。值得讚揚的是,慈禧對於邊疆的治理還是很不錯的,在公元1884年,左宗棠消滅了邊疆一些敵對的勢力以及修改了與俄國的邊境的條約。隨後政府在邊疆建立了省,從而穩定了清朝在邊疆的統治。1885年,清政府打敗了國外對臺灣的侵略,隨後不久清朝在臺灣建立了行省。鞏固了沿海地區。1907年,清朝在東北設立行省,使得東北和大部分地區的制度相同。亦鞏固了清政府在東北地區的影響力。這些措施,都帶動了國家的穩定。

她執政48年,所有做的事情都是錯的嗎?

慈禧太后對於延續清朝的統治是有利影響的,但是她或許注重了清朝的皇位,而忽視了近代的中國的命運走向。在洋務運動中她意識到了洋人的槍炮的厲害之處,所以她在洋務運動中技術性的變革給予了支持,但是後來的維新派想要改變制度的時候,她嚴厲的把他們鎮壓了下來。在慈禧太后去世後,宣統皇帝只在位3年清朝就滅亡了。可見她的統治憑藉她自己強有力的政治經驗以及手段來操控著權利,在背後控制著這個國家前行。這是極其保守的,在她死後,她的繼承者沒有她這樣的手段以及威信,加上時代發展的必然,清朝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

她執政48年,所有做的事情都是錯的嗎?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對於慈禧的看法很多人都覺得她是一個反面的形象,但是我覺得在那種形勢下,或許她的政治手段很殘忍,但是如果處於她的那個境地,我們會怎樣做呢?作為一個保守的古代長大的女性,她面對前頭皇帝留下的混亂只能咬牙前行,或許她有些所做所為讓人們覺得她很惡毒,但是我覺得那只是她的一面,她對於當時的中國還是有正面影響的。看人不能只看到她的負面,而她的一面也不能代表她的全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