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记忆中的老北京城,如今北京城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记忆中的它,总觉的才是最纯正的北京城。

下面整理了43张北京老照片,很多是90后、00后都没有见过的。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图为百年前的北京鞑靼城前门

明朝时,北京外城套着内城,内城套着紫禁城的格局就已奠定。清朝定都北京后,于顺治五年颁布规定,只允许满、蒙、汉八旗官兵及其眷属居住内城,护卫皇帝,其他人则一律在崇文、正阳、宣武门外居住。

由于这种隔离制度,当时来京的外国使节都习惯于称内城为“鞑靼城”,称外城为“汉人城”。直到道光年间,这种人为界限才开始打破。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图为北京故宫入口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京杭大运河和英国公使馆

图为京杭大运河和以醇亲王奕譞的府邸为基础建起来的英国公使馆。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通往哈德门的街道

哈德门即崇文门,元称文明门,因元代哈达王府建在崇文门内。《日下旧闻考》引《晰津志》说:“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哈达大王已不可考。但“哈达”又讹传谐音为“哈德”,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有哈德门牌香烟。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图为景山

景山,元代时名青山,属元大内后苑的范围。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由于景山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所以风水术士称它为“镇山”。

明清时园内种了许多果树,养过鹿、鹤等动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园,山上曾叫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名为景山。1928年辟为公园。

景山名称含义有三:一为高大之意。《诗.殷武》曾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说的是商朝的都城内曾有一座景山;其次是指这里是帝王们“御景”之地;还有一种是景仰之意。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西黄寺

黄寺亦称黄庙,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修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当时称之为西黄寺。因为在西黄寺之东,早在清顺治 八年(1651)就建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称之为东黄寺,又叫普净禅林,因此清人常常把这两座寺院叫作“双黄寺”。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大钟寺

北京大钟寺,或称觉生寺。

根据雍正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立的《敕建觉生寺碑文》记载,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天赐名觉生寺,现时觉生寺山门的“敕建觉生寺”匾额乃是雍正帝御笔手书。雍正选址西直门外曾家庄(今海淀区内)建寺,乃在于该处高朗干爽,林木佳茂,而且“右隔尘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适宜用作“寂静清修之地”。该碑文又记载,雍正帝有云“以无觉之觉,觉不生之生,所谓觉生也”,是故雍正帝为寺庙取名觉生寺,希望借佛寺“振其大觉之道,达夫正觉之旨”。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英国公使馆大门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英国公使馆赞善里小巷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英国公使馆成员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美国公使馆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美国公使馆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美国公使馆,杨约翰(John Russell Young,1840年11月20日-1899年1月17日)

又译为约翰.拉塞尔.杨恩,美国公使、政要,同时也是记者、作家、外交官、第七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他曾受邀加入了格兰特总统1877年到1879年的环球旅行,这段旅程也记入了他所写的书《与格兰特将军环球旅行》中。他在旅程中的表现受到格兰特的赏识,特别是在中国他与李鸿章建立起了友谊。格兰特向切斯特.艾伦.阿瑟总统引荐杨约翰,他也因此受命于1882年成为美国驻华公使。在这段任职期间,他为美中关系和法中关系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清廷官员乘坐的轿子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大户人家的有篷马车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图为北京西山通往三山庵的石桥,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西山林海苍茫四时俱胜,诗人陈志岁《夏栖西山》“暂绝去来心,西山一片林。枯根滴泉响,嫩蝶抱花沉。日午蝉声懒,庭荫榻迹深。白云如有意,穿竹伴清吟。”便是对西山物象人文的诗意表述。

三山庵是北京八大处风景区中的第三处寺院,创建于金天德三年,距今九百余年。

八大处(现为公园)为八座古刹星罗棋布分布在西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之中,八大处分别为: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图为北京西山通往大悲寺的石桥。大悲寺位于北京市西山系脉平坡山半腰,三山庵西北一里的密林深处。大悲寺旧名“隐寂寺”,始建于辽金时代(1033年),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原有两层大殿后增建了大悲阁,以供奉观世音菩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建此庙,改为“大悲寺”。康熙帝几度幸临此寺,召见慧灯和尚,并赐诗,赐“敕建大悲寺”匾额等。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图为北京西山通往香界寺的石桥。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香界寺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香界寺内的神像

香界寺位于北京西山馀脉平坡山龙王堂 西北,是八大处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寺院,过去是帝王游山时休息的地方。因这里山势平缓,又名『平坡寺』。该寺创建于唐乾元初年(758年),明洪熙元年(1425年)重建,改称『大圆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重建,改称『圣感寺』。乾隆十三年(1748年)经重修改名为『香界寺』,意为『香林法界』。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西山碧云寺入口

碧云寺位于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相传为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舍宅开山而建,始称碧云庵。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御马监太监于经曾在寺后营建生圹,对寺进行扩建,并改碧云庵为碧云寺,后魏忠贤亦在此营建生圹,重修碧云寺,但二人均获罪未能葬于此地。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后,曾在该寺的后殿停过灵柩,因而此殿后改为中山堂。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碧云寺的大理石塔楼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西山宝珠洞寺庙

宝珠洞是北京八大处公园的第七处寺院,是八大处中山势最高的一处,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寺院内有正殿及两厢配殿,殿后有岩洞,深广约五米,内砾石胶结,砾石颗粒状若巨珠,故名“宝珠洞”。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颐和园内万寿山的石桥

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是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明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为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西山皇家猎场的小屋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照片为前门老火车站前的公共汽车站,那会公交车是人们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当时前门东西两边各有一座火车站, 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是北京也是全中国最早兴建的火车站,一个通往东北,一个通往汉口。那是戊戌变法的成果,是慈禧太后晚年的得意之作。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团城


照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团城,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元代在其上建有仪天殿,明代重修并改名承光殿,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团城衍祥门楼被击毁,白玉佛左臂被击伤,团城上的珍宝文物也被洗劫一空。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后海作为什刹海的一部分,是北京人的“后花园”,早在忽必烈设计元大都的时候就已在城市设计规划中,远处的两个建筑一直保留到今天。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大街西侧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大栅栏老北京中心地段--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变迁发展,逐渐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图为东城区家湾胡同的北京站。北京站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始建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历时三年建成,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历史上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兴城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改称“北京站”至今。现在这个角度看北京站,已经看不到平房了。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牛街清真寺,创建于辽圣宗十三年(966),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明正统七年 (1442)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按原样进行大规模修葺。寺内现存主要建筑均于明清时期修筑,是采用汉族传统建筑形式修建的清真寺的典型实例,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清真寺。这里如今最出名的是北京城数一数二的小吃。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内大街的南堂,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当时乃一间小堂、称“宣武门天主堂”,又称“圣母无染原罪堂”,建造在首善书院内,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天主教教堂。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图为在北海公园白塔上远眺。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天安门广场上远眺,现在可没有这种机会上天安门了。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先农坛,位于西城区东经路,时古代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的地方。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最早的富人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方庄住宅小区,位于东南二环,属于丰台区。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建国门附近没有红绿灯儿的“快速环路”。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地铁二号线和平门站。能认出“新华街”是哪站的,说明年纪也不小了。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城南左安门法塔寺。关于此塔还有个传说,话说鲁班巡察北京,发现北京的建筑分布上有美中不足的地方,特别是佛塔多在北城,南城少塔。于是他决定仿照杭州六合塔,给北京南城建造一座佛塔。很快鲁班就地建造一座新塔,并施法命此塔:“是夜三更起飞,五更降落北京南城前门外落地生根。不得有误”。

法塔照令飞行,将近五更天进左安门,忽听巡夜更夫敲五更梆子响,急忙着陆,还没有到前门外就落地生根。后来才知,原来是巡夜更夫半夜喝酒,酒后敲错了梆子。立塔虽然不及北京正南城,但从此北京南城有了佛塔。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北京第一座人行过街天桥——西单过街天桥。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照片为菜市口丁字路口。北京地名多“门”、“里”、“口”, 门指的是“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城门,如“东直门”、“崇文门”;里指的是该地与老北京城某座城门的距离, 如三里屯、六里桥、十里河;口表示这个地曾经的用途,基本上是路口、道口、门口、豁口这四种类型。菜市口的口指的就是第三种。


这43张老北京照片,90后00后都不认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马甸。当时北京三环路于开始建设,附近很偏僻,现在北京七环都有了,马甸的租房价格也都奔六、七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