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泰拳是否起源於古壯拳,東南亞別的武術也起源於壯拳嗎?有早於《拳霸》電影的壯拳視頻嗎?

後知後覺157947469


古壯拳(昂拳)——也稱軍拳,是指在廣西壯族地區出現的壯族武術,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

最遠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駱越西甌~~~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都曾吸取壯拳技藝,訓練他們的隊伍。

據胡宗《籌海圖篇》卷十一,經略一、慕客兵記載:“擇其最驍勇者,各照良兵兵法編為隊伍,演其技藝習其勁捷。”~~~可見當時壯拳技藝,已有很大的發展,並已傳入江浙。對江浙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武術發展,貢獻巨大。

壯拳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如明代桂西僮(壯)人,男孩長到十來歲,就要教他練武。

當地土司提倡群眾習武,群眾也崇尚武術,每年各個村寨都延聘師傅傳授武藝。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解放前。

壯拳現存的拳術套路有35種:擒功大王拳、霸王錘、梅花椿拳、踢打4門、3橋手、3打羅漢拳、打虎拳、天字功、飛天字功、白鶴文之、陰陽定妖、小太極、插拳、小反步、跌馬歸欄、8仙過海、山林伏虎、撥解短、金剛掃地、龍腰虎背、猴子掛南山、大百步、板狗槓、捆椿、108椿、擒椿、大連環、2步凋、雙眼勾眉、白鶴曬翅、鳳凰抓地、烏鴉曬翅、水牛站堂、龍頭鳳尾、蓮花拳。

  

泰拳有許多動作、招式和名稱,都與壯拳一致。如“山羊頂角”,“毒蛇吐舌”等~~~

壯拳與泰拳極為相似,就連所跳的拳舞都100%一樣。拳法上的區別,就是壯拳一般不起高腿。

壯拳不經常使用高腿踢擊,而泰拳卻有。有人從技術的層面兒總結,覺得這是因為泰拳擂臺比賽中,由於規則保護了下體和制止折腿技,落地不追擊,所以泰拳中高腿相對流行。

雖然古壯拳和泰拳非常的相似,但現在的泰拳,早已發展成一套體系完善的格鬥技術,風靡全球了。

而壯拳尚屬於少數民族的小眾武術,兩者規模上的差異就非常明顯。

而且泰拳現在的立足點是比賽,除了泰國部分地區還保留傳統的泰拳習練以外,大部分地區的拳館都是擂臺泰拳拳館。

壯拳卻還處於作為旅遊風景區表演項目存在的發展階段~~僅是少部分人用來防身的一種手段。

從習練的目的上來說,也跟現代泰拳的發展有根本區別了。

關於泰拳的電影有很多,最經典的確實當屬2003年上映的,由Tony Jaa主演的《拳霸》。

07,08年也陸續上映了一些片子,如《無敵拳王》、《女拳霸》等。雖然都不如《拳霸》經典,也尚可一觀。

1994年Tony Jaa在成名前出演的銀幕處女作《拳霸前傳:無敵殺手》,也是與《拳霸》的動作導演Panna Rittikrai合作的開始。

這部影片由《拳霸》動作指導班底傾力打造,提問的朋友如有興趣,可找來一看😜







黃昏卻下瀟瀟雨


我是百色壯族,父輩一代都有習武,招式和泰拳類似,語言雖是一個語系,但是同源異流,壯族漢化幾千年,有很多漢藉詞,特別是現代很多詞就直接用漢語表達,比如電視,汽車,學生,麵包……泰國也受到巴利文,印度文化,還有現代的英文等影響,所以會壯話不能完全和泰國人正常交流。但不涉及現代名詞的叫法是一樣的,能簡單溝通。廣西電視臺也有過和泰國學者的節目。兩個泰國學生到壯族村莊各自用母語交流。看泰劇也有小部分聽懂。比如1到10,兄弟姐妹,上下,雞鴨魚,去哪,過來……等等很多原始詞彙,除了音調差別讀音基本上一樣。只要是壯侗語系的,語言和風俗習慣都差不多,所以並不存在誰是誰的分支,就像壯族和布依族語言文化風俗一樣,誰都不是誰的分支。就看誰能保留和發揚自己的特點而已。

在城市化和全國普及普通話的大趨勢下,00年後出生的基本上都不會說壯語,在過幾十年除了多一個三月三節日和壯族身份證外,將來也和東南亞同一語系民族的差異更大。

所以說把世界有影響力的泰拳

說成是壯拳分支不妥。



聽聽聽看


古代的事,無憑無據,你說的清嗎?生存是真理,能活下來並且牛逼的就是真的。泰拳世界格鬥最牛逼的存在!練壯拳的人應該幹掉它,證明自己!


還算正常人


我個人認為古泰拳與中國功夫有淵源,我沒練過泰拳,但是看視頻發現泰拳的某些要領與自己練的東西很相似。追溯淵源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我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否則說得再多也只能是自我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