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據報道,《復仇者聯盟4》內地上映剛4天,票房已超20億。網絡口碑更是好評一片,滿屏情懷——在這個時刻,“情懷毫無意外壓倒了對劇情本身的評價。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從品牌營銷的專業角度來看,這已經不是簡單地“營銷成功”了。而是一個IP品牌的勝利——“復聯”作為一個IP品牌,自帶流量、自帶溢價能力,這已經貢獻了50%的成功。

不論是企業品牌,還是城市品牌,IP化都是必經之路。

尤其是城市,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有一定的IP資產潛質,如果能夠掌握體系化的城市IP品牌的打造方式,將會在未來的城市競爭當中脫穎而出,也會助力當地產業進行文化IP升級、助力招商引資與人才引進、以及城市宣傳。

但如何體系化塑造IP?城市可以從漫威身上,學習這4點專業經驗: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成功的IP品牌往往有“英雄人格屬性”

傳統的城市宣傳,往往是在宣傳城市風景、人文、或者一些“標語式”的關鍵詞。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這種城市宣傳,是最基礎和必要的。但如果想要更打動人心,則要更深入挖掘城市的人格IP屬性了。

其實,每個城市幾乎都有屬於自己的IP人物素材,部分城市也有影視劇素材,比如黑龍江有《林海雪原》這個優秀的影視劇資產,銀川有《大話西遊》這個影視劇資產,西安有《白鹿原》等等。

但往往,城市想到挖掘這些IP素材時,就會陷入傳統的三板斧——建文化園、做節慶活動、做新聞報道。

其實往往會忽略一點——先把“IP人格”塑造起來。

如何體系化塑造品牌人格化IP?如何避免IP崩塌?帶有人格屬性的IP往往更容易火爆和引人共鳴。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問題是,到底該塑造什麼樣的“人格屬性”?

漫威的復聯,給了一個相對標準的答案——英雄人格,往往是最能吸引人的。

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

其實人類內心深處,都有英雄情結,每個人都擁有他自己的蘊藏強大能量的夢中的萬神殿。而英雄,必須一次又一次地通過艱難的障礙。

命中註定的孩子不得不面對長期的默默無聞,結束冒險之旅,英雄真正的性格特徵顯露了出來;英雄基本行為就是在清除障礙;英雄的功績會為世界注入創造的力量。

這就是英雄人格的魅力。

漫威復聯的英雄們,每一個都幾乎是按照“英雄標板”而定做的,雖然出身、背景、經歷、性格不同,但共同的特徵就是——英雄成長之路:

每一個英雄,都是源於大眾,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平凡無兩,到命中註定的

磨鍊到來,過五關斬六將,百折不撓,堅韌不拔,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拯救世界的同時,收穫了友情、愛情、親情。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這就是每一個平凡人內心深處的楷模。

雖然每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表現不一樣,但英雄成長之旅卻大同小異。正是因為成長不易,所以才更能打動平凡人的內心,吸引平凡人的欣賞與共鳴。

所以,當城市在塑造IP品牌時,要基於自己的原始素材(無論是歷史人物、或是現代人物、或是影視劇素材人物),都要去深入挖掘“價值觀”與“人格屬性”,提煉出能夠深入人心的英雄人格,併為這個英雄人格,去打造一整套完整而真實的成長故事。

請注意,真正打動人心的,從來不是“天生英雄”,而是“英雄成長”。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IP塑造需要提前規劃,更要有體系化思維

據說,漫威對於自己的IP的規劃,已經到了2035年……

雖不知真假,但確實,美國已經具有成熟標準化的IP體系,從“小說/漫畫-編劇-電影-電視-音像出版物-遊戲-周邊-粉絲-社群”的全配套形式已經是流水線作業了。

對他們而言,塑造IP,已經是程序性、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往往塑造IP,也都是提前規劃,長遠考慮。

但反觀國內,城市IP品牌的塑造,可能是受KPI影響,往往都是兩三年內期望立即出一些“政績工程”,所以就會拼命上大會、上論壇、上產業園、走房地產模式和大會模式。

但其實,往往就忽略了IP的體系化打造,其實不一定需要這麼“大動干戈”,做好基礎的3步:

1.深挖IP內涵

2. 體系化IP整合營銷

3. IP產業落地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IP營銷要整合化、體系化、標準化

傳統的城市營銷,往往是通過官方媒體為主,落地活動為輔的宣傳方式進行。其實,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現在,僅僅通過官方媒體和落地活動,難免“自說自話”。

尤其,一旦出現任何負面危機,就很難通過官方去“自說自話”。

所以,從一開始打造IP,就要有整合營銷思維——最基本的就是做到“官方+第三方”雙重營銷。

很多城市,其實確實努力在貫徹中央提到的“融媒體”/“全媒體矩陣”的概念,但實踐當中,往往是換湯不換藥,還是利用傳統官方媒體的微信微博等組成一個所謂的融媒體矩陣,還不夠重視“第三方”的作用。

即便是使用第三方營銷方式,也還是用官方套路,官方話語體系,其實更容易引起負面——因為畢竟,官方說官方話,群眾有心理準備;非官方說官方話,群眾可能會納悶是不是“被招安”了……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那麼,如何做第三方營銷?

其實在企業屆,早就開始用第三方營銷方式,城市可以借鑑經驗,比如:

1.建立第三方營銷內容矩陣

2.科學管理營銷節奏

3.跟蹤營銷結果與隨時調整

4.提前準備好危機預案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IP一定要產業閉環落地

產業閉環並非是指,只做一個城市伴手禮,拿給政府去當做外賓禮物就萬事大吉了,而是真正能夠產業化增長、不需要依賴政府資源,才能稱之為可持續性的產業閉環落地。

漫威復聯在產業化閉環落地上,不僅有影視作品,更有IP延伸產品、以及和其他大品牌的跨界合作——產業化能力非常卓越,且是標準化、體系化、可持續性的產業變現。

城市IP品牌往往有兩種產業落地模式:

1.自創IP產品

2.聯合優勢IP,跨界聯合出品

往往後者比前者更容易成功——借勢別人的資源、別人的IP知名度、別人的產業成熟度,去跨界自己的IP產品,比自己辛辛苦苦從0到1打造更容易、更高效率、更省成本。

城市應該向“復聯”學習哪4個IP品牌打造經驗?

落地產品只是第一步,產品的正規化商業化營銷與銷售,是更考驗團隊經驗和功力的。因為做一場活動容易,養好一個品牌非常難。

所以,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採用和社會資源(譬如IP企業、獨立設計師、電商企業)等等,進行聯合合作,雙方貢獻各自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

總之,說句公道話,城市管理者比企業管理者的考量要素更多,既要考慮品牌專業要素,又要考慮宏觀環境要素,所以,城市IP品牌打造確實不易,不會一步到位,且行且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