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農產品出口暴漲 中國或成主要目的地

文 | 本刊記者 王莉莉

和沙特的“2030願景”經濟改革計劃一樣,俄羅斯一直在尋求從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中實現經濟多樣化。近年來,俄羅斯的農產品出口也不斷突破新高。不久前俄羅斯聯邦海關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俄羅斯對華出口額自2005年以來首次超過進口額,2018年俄中貿易額超過1080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24.5%,比兩國領導人設定的目標多了80億美元。其中,2018年俄羅斯農產品出口額較2017年增長20%,達到約250億美元。

不久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農業副部長奧克薩娜·盧特在參加莫斯科舉行的第26屆國際食品、飲料及食品原材料展覽會(PRODEXPO)期間表示,俄羅斯乳製品生產商已經開始準備進入中國市場,預計將在2019年底前開始積極出口。

下半年對華供應奶製品

俄羅斯農業部部長德米特里·帕特魯舍夫表示,2018年俄羅斯的糧食總產量為1.1億噸,力爭在2036年前將糧食年產量增加至1.5億噸。

俄羅斯農業集團公司發佈消息稱,該集團旗下農產品於2018年底進入中國市場,搭載首批5000噸玉米的貨船已開往青島港。該集團表示,鑑於傳統貿易流量的變化,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中國或成為俄羅斯農產品主要出口目的地。

為了支持糧食出口商,俄羅斯出口中心補貼了對華出口的半數鐵路運費。安德烈·斯列普尼奧夫表示:“去年開通了從沃爾西諾到成都和大連的鐵路貨運線。它們的出現讓出口商運輸貨物變得更快、更便宜。現在,沃爾西諾線路已經定期運行,運輸商品種類增多。還有一班通往成都的出口專列從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出發。”

2018年11月初,俄羅斯聯邦動植物衛生監督局與中國海關總署簽署了俄中兩國相互供應冷凍禽肉和乳製品衛生要求議定書。俄羅斯聯邦動植物衛生監督局12月29日在其網站發佈消息,俄中兩國各自批准10家有權向對方國家出口乳製品的本國企業。2月4日,俄方向中方又提交了23家俄羅斯企業的市場準入資格申請。

俄羅斯切爾基佐沃公司出口主管安德烈·捷廖欣表示:“中國主要進口雞爪和雞翅。這個市場的開啟不會影響俄羅斯消費,但將為我們生產者提供進入一個龐大銷售市場的機會,那裡需要的東西在我們這裡幾乎沒有需求。”

俄羅斯將在未來半年內開始對華供應奶製品。目前已有幾十家廠商獲得中方批准。此外,俄羅斯試圖打開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在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上達成了俄商家進駐天貓商城的協議。

盧特表示,在乳製品方面,俄羅斯希望首批出口能在今年中期開始。目前,各公司開始積極開發中國人喜愛食用的食品種類及成分。各公司還在從事物流工作、註冊商標並推廣自己的產品。她表示:“我希望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及本次展覽能在這方面對它們有所幫助。我方認為,大概會在今年底前開始積極出口。”

大豆出口新契機

早在2017年,俄羅斯大豆就已經瘋狂“湧入”中國。在過去的1年時間裡,中國已從俄羅斯運回近2萬噸在俄羅斯種植的大豆。而隨著俄羅斯加大種植力度,2017—2018銷售年間,俄羅斯出口至中國的大豆已從此前的40萬噸增加至84.6萬噸,幾乎翻了一番。而根據俄羅斯大豆聯合會估計,未來5年,俄羅斯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有可能升至1000萬噸,這對俄羅斯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今年1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駐俄羅斯聯邦代表處總代表徐金麗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美貿易摩擦為中俄間的貿易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俄羅斯應抓住當前機遇,積極參與對華大豆出口。

徐金麗說:“中美貿易戰的確為中俄貿易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在中俄總理第二十三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上也專門指出,要加快食品農產品准入進程,這也印證了以上觀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每年從國外進口大豆約9000萬噸,其中有超過3000萬噸來自美國。在當前中美形勢下,俄羅斯應抓住當前機遇,積極參與對華大豆出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4日報道,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與中國在大豆供應方面的合作應在擴大投資的基礎上進行,俄對華出口大豆前景廣闊。他表示,俄羅斯大豆儘管蛋白質含量低於美國或巴西大豆,因此價格便宜,但是它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

傑尼索夫表示:“儘管去年我們的大豆出口,據我所知,實際上應翻一番,但底子很薄,原來約為45萬噸,增加後約為100萬噸。對於中國的需求量來說,這當然只是九牛一毛。但該方向本身非常有前景。”

糖果出口成黑馬

如今,在中國的各大連鎖超市都能看到來自俄羅斯的糖果。俄羅斯糖果市場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中國在俄羅斯糖果出口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2018年伊始中國便開始成為俄產糖果的主要買家。儘管2018年上半年,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依然是俄糖果主要出口對象國,但中國也日漸成為俄羅斯糖果銷售的主要市場之一,特別是巧克力等商品。

俄羅斯農產品出口暴漲 中國或成主要目的地

俄羅斯出口中心總經理斯列普涅夫在此前的報道中表示,2018年1—11月,俄對華糖果出口額增長32%,達1.055億美元。糖果出口總體增長主要是由於巧克力出口增長(48%),出口額達到7890萬美元。巧克力佔俄對華糖果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三。此外,糕點類產品佔18%,主要為華夫餅和甜餅乾;糖果產品約佔7%(糖果、焦糖、軟糖)。

帕特魯舍夫表示,俄羅斯糖果產品在近10個月對華出口額增加到8500萬美元。他說:“我們的巧克力幾乎遍佈中國各個地區的所有銷售網絡。”

俄羅斯Skylex Consulting公司總裁柳德米拉·費奧多羅娃表示:“巧克力需求很大,非常受歡迎。”據她表示,“愛蓮巧”巧克力在易初蓮花(中國)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百佳超市、可綺、廣州自由自在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銷售網絡進行促銷時,消費者都排起了長隊。

費奧多羅娃表示,俄羅斯生產商剛剛開始在中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未來1年半至3年內應會繼續擴大。目前,俄羅斯在中國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為瑪氏、雀巢、費列羅等跨國企業。

不少俄羅斯食品生產商紛紛在中國境內設立銷售商場,直接銷售其產品,以便帶動在華的銷售額。據費奧多羅娃介紹,俄羅斯各公司已經開始獨立與中國大型食品零售連鎖機構協商直接供貨事宜。例如,2018年俄羅斯聯合糖果集團與中國的零售連鎖機構簽訂7份合同,擴大了對華出口,該零售網絡覆蓋了中國境內約1.1萬家零售店。2018年在內蒙古開設商場和倉庫的俄羅斯大型糖果和零食生產商KDV集團的銷售額比去年增長了50%。

根據俄聯邦項目“農工綜合體的出口”(國家項目“國際合作與出口”),到2024年俄農產品出口必須翻一番,達到450億美元。計劃這樣做是因為食品和加工業的出口量應比2017年增長1.1倍。據農業部專家介紹,其中一個關鍵領域可能就是向國外出口糖果,計劃通過推廣國家和地區糖果品牌來完成這項任務。俄羅斯出口中心稱,他們正在考慮通過各種渠道向中國市場推廣本國產品,因此特別關注在線商務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