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刚: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筑牢城市生态屏障

4月29日下午,市委书记崔洪刚到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调研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进展情况。

崔洪刚: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筑牢城市生态屏障

崔洪刚首先实地察看了大汶河中游高新区段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部分项目。在汶河国家湿地公园修复工程现场,崔洪刚详细了解工程进展、景观提升、生态滞留塘调蓄容积等情况。他指出,湿地是控制水体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改善水质、调蓄水量、美化景观等多重功能,有关部门要凝聚工作合力,压实工作责任,按照计划抓紧完成剩余工程,进一步提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能力。在汉博园河口亲水平台,崔洪刚实地察看大汶河水质改善情况,询问项目规划、上级配套资金使用情况,强调要以更高的标准做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好大汶河水质提升工程,打造好自然景观、亲水驳岸,让群众有更好的驻足游玩之处。在体育健身长廊,崔洪刚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完成进度,强调要统筹好建筑的体量、风格等因素,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并注重与城市特色文化相结合,安全高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崔洪刚还在泮河橡胶坝处查看了水质、流量等情况,要求做好论证,和人工湿地有效连接,建好河水出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崔洪刚: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筑牢城市生态屏障

随后,崔洪刚来到泰山景区现场调研黄前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情况。该工程完工后可消除水库流域内农业、生活、工副业及库底主要污染,形成库区水面和周边环境的隔离,有效解决黄前水库水质污染隐患问题。崔洪刚指出,饮用水水源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要进一步履行好主体责任,扎实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要抓好周边农村的改造工作,提升老百姓居住环境,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要控制好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保护好泰山景观,全面改善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

崔洪刚: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筑牢城市生态屏障

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泰山储水难、取水难等问题曾长期存在,致使绿化、消防、生活用水缺乏。从2016年开始,泰山景区分三期,全面建设了消防网络全山覆盖的泰山引水上山工程。崔洪刚听取引水上山工程基本情况汇报后指出,引水灭火工程是生态保护、防火灭火的重要手段,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泰山森林古建防火、生态保护修复、生活保障、工作保洁水源充足。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灿玉,副市长张红旗, 泰山景区管委会主任王光锋陪同调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