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

4月23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在“2019上海5G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上海市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并

拨通了全国首个5G手机对话,成为全国首个5G试用城市。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建明在近日赴深圳调研5G的工作中指出,当前上海正加快打响“双千兆宽带城市”品牌,将加强5G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更加开放融合的5G产业新生态。同时今年上海将建设超过1万个5G基站,到2021年累计建设3万个5G基站,实现全市深度覆盖。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AI报道注意到,正在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5G已然成为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长三角和大湾区这两个中国最具活力区域的竞争里,上海和深圳都在互相争抢5G的诸多“第一”。

以5G为连接器,AI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唯一一个被三大运营商同时选中进行首批布局5G的重要城市,上海的5G布局领先全国。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上海积极探索5G在制造生产、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推动5G网络及智慧应用在各领域的渗透。

借力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海将聚焦构建智能软硬件基础和培育引领性创新型企业,推动5G终端业务提前布局,支持5G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边缘计算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持续拓展5G建设的应用场景,力争在5G正式商用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据消息报道,4月11日上海首家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基地在华山医院落地,现场通过5G技术直播超高清的神经外科手术,同时进行远程讲解指导。

“AI+”如同一个工具,能为金融、医疗、交通、制造等众多传统行业降本增效。

以5G以链接,AI在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创新最具活跃度的长三角地区发展如鱼得水。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上海是一座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密集的人流、物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使上海每天都产生出大量的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天然试验场。据上海市经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700亿元,已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在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从政策方面来看,上海市陆续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与重点项目》、《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等政策,有力推动了上海在AI产业方面的发展,初步形成以徐汇滨江、浦东张江等重点创新示范区引领,杨浦、长宁、闵行、静安等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进入发展快车道,AI企业呈规模化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列全球第四,中国第二,仅此于北京。其中,上海AI企业年龄平均为4.9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年。

初创企业云集,年轻且充满活力。

据有关统计,上海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泛AI企业超过3000家,居于全国第一梯队。如微软、亚马逊、BAT、科大讯飞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在上海布局;商汤、寒武纪、云从、地平线、云知声、达闼等独角兽企业落地发展;依图、智臻、优刻得、深兰、乂学、流利说等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加快成长;极链、图麟、西井、燧原、氪信、虎博等初创企业迅速壮大,呈现应用主导、技术支撑、多领域全面赋能的特点。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就行业而言,上海AI企业主要集聚在语音语义识别、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风控安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并以区域划分进行规模化发展、跨界融合发展。如浦东新区汇聚了一批智能芯片设计、智能语音识别和智能制造相关的企业;长宁区主要聚集了智能识别和智能零售相关的企业;徐汇区聚集了智能医疗、智能新品设计和智能安防相关的企业等。

在应用上,上海AI企业不断布局,着力于AI技术的落地应用,赋能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等,给予产业发展新动能。如商汤科技致力于推动AI对智慧城市、汽车、零售等行业的技术升级;依图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已应用于多个国家级会议和赛事的安保工作;寒武纪科技的智能芯片与华为展开人工智能手机芯片的合作等。

自2017年发布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上海就

明确了推进AI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不断优化上海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出一条从智能芯片、硬件软件到配套服务的人工智能产业链。环境与政策的磁场效应吸引BAT、独角兽等创新企业相继与上海市政府签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上海AI产业发展。

以雄厚的人才优势,提高国际话语权

人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动力源,上海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创造了最佳土壤。据领英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90万,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超过5万人,而上海AI技术人才全国占比33.7%,超过三分之一,仅次于北京。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在人才培养上,上海拥有的高等院校遥遥领先于深圳。据统计,上海高等院校共有33所,其中211、985院校占比达27%,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而深圳的高等院校只有8所。

除此之外,上海还依托“产、学、研”的方式,设有众多AI相关的科研院所,如复旦大学的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6家科研院所顶级实验室有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计算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优图实验室等。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基于此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上海正以自身作为“广邀英才、全球交流”的平台,寻找“中国方案”与“世界智慧”,共同迎接AI新时代。如4月25日下午,以仪电集团、上汽集团、上海移动、上海电信、上海联通、百度、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微软亚研院(上海)、ABB等22家企业单位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以理事会作为核心机构,分行业领域设若干专业委员会,围绕“赋能、创新、合作”三大主题,在产业推动、应用使能、人才集聚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共同提高上海乃至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努力将联盟打造为海内外人工智能交融合作的平台。

上海良好的企业培育环境、发达的资本市场、规模化的产业集群、雄厚的人才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创业公司。据了解,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60个AI深度应用场景、6个创新应用示范区,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未来,上海市将围绕“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交通、医疗、安防的领域的全面应用,形成国际化的人工智能大都市。

5G时代,谁将走在最前列?|上海篇

干货获取方式

Step 1: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AI报道「AI-Reporting」”

Step 2:回复【2】免费获取116份重磅AI报告「包括高盛/麦肯锡/IBM/波士顿/罗兰贝格……」,以及完整数据分析资料「包括SPSS\SAS\SQL\EXCEL\Project!」

想更及时获取AI资讯和干货,不妨“星标”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