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今年将稳定本科招生规模,逐步缩减专科招生数量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主校区建设现场,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招生培养等问题。学校今年将进行招生工作,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缩减专科招生计划。同时,通过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全英语教学等模式,设立国际班,加大在精英人才方面的培育。

济南校区突出高端定位,泰安校区突出特色教育

“根据整体定位,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在施工现场,山一医常务副书记韩金祥向媒体介绍。从短期规划来看,山一医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独立医科大学和省内最大、全国前列、国际知名的医学研究中心;用10年左右的时间,整体办学水平位居国内医学高校前10位,实现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建成为科教融合的示范、“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和体制创新的示范。

具体而言,济南主校区和泰安校区的办学定位有所区别,山一医副校长徐淑凤介绍,“济南主校区要突出高端定位,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具体来说,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队伍为依托,集中力量打造4-6个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科学等达到国内领先,形成具有卓越研发实力、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高地。

“泰安校区则突出特色教育,加强内涵、强化质量。”徐淑凤介绍,围绕国家短缺专业和基层医疗服务需求,重点发展医学技术、医养健康产业相关学科,发展成为为健康山东输送全科医生、医养健康、卫生管理等医药卫生行业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乡村医生培养和体系建立成为国际榜样。

今年招生规模比较稳定,逐步缩减专科招生数量

“今年山一医肯定会招生,只是招生以后学生在哪里培养,要看主校区建设进展情况。”山一医副校长王鹏程强调,“因为医学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有房子就可以,后续还有实验室的建设、设备跟进等。”

今年的招生,首先会稳定本科招生规模,“大学成立后,既不会先扩招,也不会减招,而是稳定现有本科招生规模,逐步缩减专科招生数量,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今年山一医向省教育厅申报的计划正在等待批复。其中,专科计划由原来的1000个计划,减少至540个。学校在全国20个省市招生,在省内的招生总量远超其他医科大学。

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山一医将优化招生结构,“以前是本科培养为主,现在大力发展研究生博士生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据介绍,学校将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扩大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和水平。

另外,还将进行招生专业的调整,社会急需的、整合以后办学资源比较丰富的专业,可能会增加招生培养量。同时,要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在全校遴选10个左右的优势学科,集中力量支持做尖做强。

据介绍,山一医已经启动了医科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已出台8项规章制度。“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科学制定大学五年计划、十年规划,明确大学的总体定位,以及学科建设、临床医院支撑体系、协作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目标等。”韩金祥说。

开设“国际班”吸高质量生源,培养储备人才冲一流高校阵营

一流大学的建设,人才是关键。副校长张福仁介绍,对于人才的建设培养,学校有几个“发力点”,一是将学校现有人才凝聚起来,二就是进行人才引进,学校将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采取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和储备人才,为优秀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14名。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培养自己的储备人才。”张福仁说。配合着今年的招生工作,学校将开设“国际班”,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

根据张福仁的介绍,参考综合类优质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成绩,山一医国际班的培养,将通过两个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一是县区的重点中学中,高中三年的平均成绩在班里前十名的学生,吸引他们报考山一医;另外则是高考结束后,吸引高考成绩在全省理科前3%-5%的学生。

国际班每年的招生规模不超过100人。学生进来以后,在完成教育部课程大纲的前提下,将实行精英培养。第一年是强化英语培训,加强其他课程的学习;第二、第三年进行全英文的授课,或借助国外的师资,聘请国外大学教授或讲师,或者送学生去国外大学进行相关的基础医学培养。

从第四年、第五年开始,可能会对学生进行某种程度的分流,鼓励一部分学生通过考试去国外优质大学进行硕博连读;另外则是与国内知名医学院合作,让一部分学生去学习实训,走向医生岗位。

“10年以后,这些学生就成才了,他们肯定会成为全中国最优秀的医学人才。十年下来,人才储备就会源源不断,为山一医进入一流高校阵营打下更好的基础。”张福仁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