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弒母案-請不要再讓悲劇重演了

前兩天,一則關於北大弒母案的犯罪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出現,被機場的公安民警當場抓獲,在抓獲的的吳謝宇身上搜出來30多張身份證,通通是在網上購買的,而這三年當中,他一直通過不停的變換身份在國內活動。

其實事情發生在2016年,警方發現受害人謝天勤被人殺死在某學校教職工宿舍中,經過一番調查取證,發現他的兒子有重大嫌疑,作案後就潛逃至全國各地躲藏了。張貼懸賞公告搜尋吳謝宇的下落,並且懸賞提供線索人5萬人民幣。這一告示一出 ,無疑是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評,頂尖學校的學生,親手設計殺害自己的母親,這是有多大的仇恨呀,據調查,其實殺人案是在2015年7月實施的也就是2016年2月警方找到的屍體實際上已經是半年之後了。

北大弒母案-請不要再讓悲劇重演了

是突如其來的發生,據瞭解,他的母親謝天琴是有強烈控制慾的完美主義者,她希望把兒子培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完美無缺。吳謝宇也如願考上北大,無論學習還是性格都是屬於長輩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日積月累的家庭壓力讓這個外表沉穩冷靜,外人口中的“天才”內心早已崩潰,最後將一腔怒火化為刺向母親的利刃。

這種畸形的家庭關係不是個例,父母對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壓,子女內心的壓抑而形成的反抗叛逆。吳謝宇長時間在母親的壓制下心裡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扭曲,他在回家之前提前購買了刀具、防水布、塑料布、隔離服、醫生護士服等物品,做好了弒母前的準備工作。作案之後處理屍體的方式很特別,本想切成屍塊方便運輸毀滅痕跡,可當他砍下去時才發現難度太大,便換了另一種方式。

用塑料層層裹住屍體,並在每層的縫隙裡塞滿活性炭以吸收腐臭味,這樣放上一年半載也不會有味道,很難被人發現。

謝宇不慌不忙,計劃好了自己之後的逃跑事宜,假借母親謝天琴的身份,用手機向親戚朋友借了一百多萬人民幣。他謊稱自己將要出國留學,會帶著母親一起離開,瞞過了周圍所有人,就這樣處理好屍體、拿到鉅款後人間蒸發。如果不是殺人半年後吳謝宇用短信提醒親戚去看一下家裡,隨之屍體被發現去報案,他母親可能還靜靜地躺在那間小屋。追究他的犯罪動機,很可能是因為家庭因素,父親在2010年去世,這讓母親變得沉默且易怒,轉化而來的壓力施加到了吳謝宇身上。吳謝宇的大學同學說,他每天都要和母親通話,因為謝天琴的強制要求。長時間的壓迫激怒了吳謝飛,他覺得自己本來美好的人生就被母親緊捏在手裡,好像就像是籠子裡的小鳥,有翅膀卻怎麼也沒法去天空翱翔,就這樣的思想一步步惡化,終於讓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讓他親手殺害了自己血緣親情。

北大弒母案-請不要再讓悲劇重演了

事情的最後,母親死亡,兒子入獄,這個家庭就這樣的走向了破滅,母子之間的矛盾也終於得到了平息,母親的控制,兒子的反抗,這樣的悲劇真讓人心寒。在親情中,如果能多一點理解和溝通,雙方之間通過彼此的瞭解達成共識,還會出現這樣的悲劇麼?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重視溝通這件事情,不要再讓悲劇繼續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