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贵州德江:

“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三年前,桶井乡2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其中深度贫困村20个,总人口6611户237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0841人,贫困发生率占了“大壁江山”。

三年来,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超常规的力度和办法、集中火力,啃“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9年,是德江县整县脱贫摘帽之年,也是桶井乡整乡脱贫出列最后冲刺之年,德江县“四力”齐发,通过泼一瓢冷水清醒大家头脑,用一根棍子把所有干部赶到一线,怀一颗良心对待贫困乡亲,以一把尺子衡量工作绩效,全力撕掉“极贫”标签。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冷水”聚力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沿着正在提级改造的558县道进入桶井乡,公路边沿,挖机铲车挥舞着巨臂,到处是施工忙碌的现场。乡间田野,土家人民躬耕春播,有挎着“雷锋包”的干部带着村民清扫着村庄环境卫生。

“不破楼兰终不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车窗外,饱含坚定信念的标语向后闪去。

桶井乡分管扶贫工作的乡领导告诉笔者:三年时间,桶井乡17个贫困村2316户10701人摘掉“贫困帽”,长期居住深山的3519贫困群众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过上了幸福新生活,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51.09%下降到6.44%。

2019年底,桶井乡将和全县人民一道整体脱贫出列。这是命令,也是责任!除政策兜底外,全乡还有1000余名贫困群众要如期脱贫出列,这是一个严峻的形势,容不得丝毫懈怠,绝对不能拖了整县脱贫摘帽的后腿。

“脱贫攻坚是一场政治色彩非常浓厚的攻坚战,关系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愿以偿,我们泼一瓢冷水清醒大家头脑,就是要让所有干部头脑要清醒,看清当前的严峻形势,绝对不能敷衍塞责走过场。”桶井乡脱贫攻坚战区副指挥长张静霞如是说。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棍子”合力

打赢攻坚战,队伍要保障。德江县及时审时度势,制定县级机关干部到村开展帮扶的措施,所有干部下沉一线,驻进村里,走进群众心里,走进群众家里,深化“两走进”活动开展驻村帮扶。

3月6日,桶井战区召开2019年脱贫攻坚决战攻坚暨春风行动誓师大会,分析了桶井乡整乡脱贫出列的严峻形势,统一了“脱贫攻坚打不赢,一切工作等于零”的思想意识,将县里选派的160名干部和乡里的92名干部有机整合,配齐配优23个村级攻坚队。

惊蛰雷来地气通,决战攻坚人潮涌。3月7日一大早,德江县农业农村局的干部毛世红收拾衣物和洗漱用品,与单位48名干部统一乘车前往桶井乡的黎明、金潮、木朗、七里等村开展脱贫攻坚最后摘帽工作,一路上他们信心满满饱含斗志。

在玉竹村毛田坝组的公路边上,蔡世松正带领着该组群众进行村庄环境整治,满身的汗水把身上穿着的衬衫润得湿漉漉的。

蔡世松是县扶贫办下派到玉竹村的攻坚副队长,从4月8日驻到玉竹村以来,一个月没有回过家。他说:“制度就是棍子,帮扶做不好,违反了县委制定的驻村工作纪律,就意味着挨打,组织上用一根棍子赶大家到一线,就是要求大家心怀百姓,安心驻村,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想”。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良心”慧力

“我家的房前屋后一直是泥巴地,遇到雨天,很是不干净,是攻坚队驻村干部帮我们运来了水泥和砂子,带着我们硬化,带着我们整理房前屋后的卫生,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是这样的舒适。”青元村四组的村民杜胜海说起这件事,很是满意。

放下架子,做群众的亲人,这是桶井战区对各攻坚队提出的要求。

在桶井乡,大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的群众都是些“386199”部队。孩子上学了,留守在家的都是些妇女或老人。村庄整治和室内外环境卫生的清理,对于长期以来习惯性“脏乱差”较为严重的部分桶井人来说,是一件令驻村干部头疼的事。

破罐不能破甩!桶井战区攻坚队员硬是把群众当亲人,怀着一颗良心与爱心,走进群众心里,帮助他们清理环境卫生,帮助他们找准脱贫方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恩人。”桶井乡扶贫站干部苟先美谈起她的帮扶故事,诠释了桶井攻坚队员用良心与责任帮扶的内涵。

苟先美帮扶的群众是毛岭村八组的冉正贵,家里四口人,儿子媳妇外出凤岗务工,剩下老两口在家,由于春忙活路紧,家里的环境卫生顾不上打理。4月23日,苟先美与同事冉月珍商量合作办法,先带领冉月珍的帮扶对象清理环境卫生,再做冉正贵家的。

可是一做就做到了太阳落山,苟先美只得向冉正贵的妻子付泽英说:“嬢嬢,今天天不早了,我们明天来帮助你家做咯。”

“妹儿,你们明天就不要来了,你们也挺累的,我们自己做,一定把卫生做好!”付泽英老人拉着苟先美的手,非常感动。

确实,用良心与爱心对待群众,群众会感恩,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会把你当恩人!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尺子”定力

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找准路子,鼓起袋子。这是桶井乡全体攻坚队员的扶贫定律。

近年来,桶井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抓紧做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做大做强产业发展,确保群众吃穿不愁,着力加强教育医疗住房改善,人居环境得到基本保障。

新修通组公路56条,优化产业路37条,硬化里程达387公里,实现了公路组组通全覆盖;实施危房改造1263户,实跑风漏雨房屋维修共计953户;发展花椒1.68万亩、精品水果2.4万亩、食用菌310亩。发展肉牛散养户160户,肉牛养殖达7400头,生猪养殖5100头,肉兔5000多只,家禽15万羽,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德江县桶井乡“工作任务一盘棋,绩效问责一把尺”的结果。

“任务下来了,完不成就要被问责,‘浮在面上’的干部工作做不走,影响全乡乃至全县的脱贫攻坚大局,是要被追责问责的。”桶井乡纪委书记说:“我们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不力,完不成阶段任务的扶贫干部进行问责处理,近两个月来,撤换支部书记4人,组织处分扶贫干部3人,诫勉谈话4人,提醒谈话6人。”

脱贫攻坚战正酣。桶井乡的脱贫攻坚只是德江县21个乡镇(办事处)的一个缩影,全县8000多名扶贫干部正是用信心与决心,用良心与责任,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全县脱贫摘帽捷报鼓声渐近!

精彩推荐

关注:铜仁党建直播间第五十五期

碧江:三种力量带活乡村发展新路

思南:聚集发展要素聚力产业扶贫

沿河:剑指黑恶势力筑牢基层堡垒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活力 效率 温馨

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党的故事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党员群众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铜仁组工”

贵州德江:“四力齐发”撕掉“极贫”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