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国家安全 牢记不忘

在隆德县沙塘镇锦华村,只要提起柳应录的名字,无人不称赞,大家都认为他是村民们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2002年至2011年,柳应录一直在内蒙务工,10年的时间他也有了一些积蓄,2014年他开始尝试发展养殖业,由原来的4头牛发展到11头。2015年他流转了本村闲置撂荒的土地700余亩种植玉米、小杂粮、马铃薯,并成立了锦顺家庭农牧场。小两口起早贪黑,吃苦耐劳,一年下来种养殖产业收入达到20余万元,种养殖产业收入不仅为他蹚出了一条致富路,也成为乡亲们学习的楷模。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2017年村“两委”换届时,柳应录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很突然的角色转换,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却很坚定。上任后,他每天和村“两委”进村入户,详细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员结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等,回家后认真考虑怎样让贫困户有产业、有收入。因为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村上的工作,耽搁了不少家里的事情,这也是妻子最不能理解的地方,他每天回到家,都能听到妻子的埋怨,他也想过放弃,但是想到乡亲们那么信任他,他觉得自己应该鼓足干劲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心烦的时候,他习惯于看看书,用文字来释放和缓解自己的压力和委屈,同时也想通过科技类书籍寻找脱贫的方法和先进的经验。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探索,在柳应录的带领下,全村养牛存栏量由2017年的93头增加到现在的164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一般户18户,户均年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3700余元。村民赵兴义就是其中一人。2014年,赵兴义家因学致贫,柳应录了解到情况后,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并经常去赵兴义家里,及时掌握他生活和产业方面存在的困难,尽力帮助他。在柳应录的支持下,现如今赵兴义家摘了贫困的帽子。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看着家乡的面貌一天一天变化,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柳应录打心眼里高兴和欣慰,他觉得自己付出再多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俗话说的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默默支持着他的女人。”看着柳应录为大家尽心尽力,他的妻子也慢慢地理解了他的工作。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近年来,通过镇党委、政府及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以及柳应录的带头示范引领,锦华村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了锦华村养牛经济合作社,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底的7236元,到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125元,增长了12%。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柳应录: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作为致富路上的带路人,柳应录不负老百姓的期望,不辱自己的使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谈起今后的发展思路,柳应录娓娓道来:“我下一步打算将自治区财政投资的200万元投入到我们锦华村经济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我们村上的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使他们真正的站起来,能够富起来。”

(记者:张银江)

值班主任:马三和 编 辑:张芳芳(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