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 文



臨近清明,我常做些“惡夢”,因為夢境裡有已去世的人,譬如母親、父親、外婆……

灰黃的燈光下,母親已陷入了昏迷,僵臥在床上。忽然,她的喉頭動了幾下,像有什麼東西卡在哪兒,手在床幫上抓撓著……她出氣越來越粗重,越來越細,隨著起伏的腹部平靜下來,她眼睛才慢慢地慢慢地合上。頓時響起的哭聲淹沒了屋外肆虐的風聲…..

紙幡在夢裡飄著,那是父親生命的靈旗……我蹬著墓道壁上的腳窩,下了墓道,進入了墓穴。父親漆黑的棺木,像靜靜泊在港灣裡的小船。

我拂去棺蓋上的塵土,蓋上棺罩,把寫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塊小青石,放到棺的四方。燃起了棺頭的蠟燭,不知咋地突然火光大作,濃煙滾滾。我被濃煙包圍了,將要窒息……

春天來了,院裡飄舞的梨花如雪花從天而降。有時屋門上、窗戶上落了灰色的大蝴蝶,爬在那兒一動不動。我好奇地用木棍想把它敲死。外婆過來,一把奪走木棍,恨恨地說:“清明節快到了,先人化成蝴蝶回家看看。你敢打死你祖宗?”在我正懵懂時,覺得後背捱了一擊……


清明時節 文/翟柏坡


夢醒時分,心在怦怦地跳,窗外正嘀噠嘀噠地落雨,桔黃色的燈罩上,在那兒正趴著一個小蟲?噢,原來是個墨點。

上墳時一個家族裡的男性都要去的。所用的東西,一家一家往下挨。燃香、冥幣、鞭炮、白紙條、方塊壓紙,裝在一編織袋裡,鼓鼓囊囊快滿了。

父母的塋地在祖墳最南的地方。父親生前說,將來在這裡把個邊。前幾年在平墳活動中,老墳、新墳都被夷為平地。墳前是上崖,墳後是下崖,草木叢雜,野杏花兒、野桃花兒正豔著。我記得父母的墳距南崖31步,距東崖15步。因為是新墳,上面的麥子長得格外青翠、旺實。春風浩蕩,風和日暖,樹上的灰喜鵲正嘰嘰喳喳。

這裡麥長得好,樹也長得好,麥壟之間似乎有升騰之氣。村裡老人們說,這裡的塋地好啊,先人頭枕牛王嶺,腳蹬風翼山,陰陽先生點穴真點到正穴上。人常說:存心不善,風水無益;不孝父母,奉神無益。最大的福氣在你的心裡,最大的運氣靠你自已。

白紙條撒在青麥上,鞭炮的硝煙也瀰漫開來。當一行人面對祖瑩肅立,心中是滿滿思念和淡淡的憂傷。唉!父母在地下一天天化為泥土,我在人間也一天天白了頭。我總覺得,父母雖然去了,但好像還在身邊,庇佑著我,審視著我做的每一件事,關注我走的每一步……


清明時節 文/翟柏坡


小時候,我跟著大人上墳。挑擔的、擓籃的、掮鏟的,長長的一隊。那時候,上墳用是“老禮",禮數多。一老者講一段話,就要"三叩九拜”,上完墳,一個個累得腰疼腿痠。現在,村裡人一過年就要外出打工,正月裡就把墳上了。他們說,現在上墳"與時俱進",形式簡單了,但祖宗不能忘,根不丟吶!

路上遇到上墳的還真不少。有白髮蒼蒼的老者,有滿頭青絲的年輕人,有滿臉稚氣的孩童。清明,在這個傳統的日子裡,他們追思懷遠、緬懷先輩,正燦的春花寄託著他們無盡的哀思。

來時天空空明,走時天空空濛。我想說,陌上花正開,父母請隨我慢慢回家吧!回家吧!


翟柏坡,洛寧縣第二實驗中學教師。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洛陽市作協會員,河南思客簽約作者。


清明時節 文/翟柏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