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高脂血症 你中招了吗?

近20余年的研究显示,通过对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部分高脂血症没有症状,诊治情况堪忧。据统计,每100个高脂血症患者中知道自己血脂异常的不足30人。

【疾病】高脂血症 你中招了吗?

喂,说的就是你,你中招了吗?赶紧看过来。

01

如何知道自己的血脂是否正常

通过抽血检查血脂,主要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项指标。目前主要还是采用空腹抽血检查这种方法,建议抽血检查前2周内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和体重,采血前一天不进行剧烈活动,禁食12小时,到达采血点后至少休息5分钟再坐位采血。抽血查上述4项指标是了解自己血脂水平的重要步骤,但不能因为自己的血脂水平在化验单上的正常值范围内就高枕无忧,要请医生根据血脂水平、年龄、性别以及是否有抽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来综合判断。

02

高脂血症的分类

高脂血症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脂血症主要指参与血脂代谢的基因突变导致的血脂异常,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最常见的血脂异常,泛指由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和疾病等导致的血脂异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大鱼大肉,或非常低的脂肪摄入)、过多饮酒、缺少运动,肥胖等。

另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等以及某些药物也可导致血脂异常。

【疾病】高脂血症 你中招了吗?

03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本身没有症状,易被忽略,延误最佳的防治时间,所以建议定期抽血检查,尽早发现和治疗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其合并症的表现,可简单的分为心血管系统和非心血管系统的表现。脑卒中患者可以出现言语障碍,半身不遂;冠心病则可以有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的肾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导致肾脏功能衰竭。有的病人还可以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非心血管系统主要是皮肤黄素瘤、视力异常和胰腺炎等。

【疾病】高脂血症 你中招了吗?

04

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的危害涉及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系统。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中动脉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可以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脏疾病,严重者可以发生猝死。高脂血症除导致上述心血管危害外,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以导致急性胰腺炎、眼底静脉血栓等疾病。

【疾病】高脂血症 你中招了吗?

05

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其本质是人体大中动脉的管壁上出现了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长大,血管腔越来越狭小,最终堵塞血管,相关脏器缺血和/或坏死,形成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人群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所以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至关重要。

【疾病】高脂血症 你中招了吗?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

1.养成定期检查血脂的习惯:

定期检查血脂是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尽早发现血脂异常,检测其水平变化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对于健康人,小于40岁时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则要每年检测一次;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和已有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等)的人群,建议3-6个月检测一次。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包括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家族性高脂血症病史的人群和黄素瘤患者。

2.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预防高脂血症,必须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制饮食、运动适度,也就是所谓“管住嘴、迈开腿”。此外,对于可以导致高脂血症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等,要积极治疗,监测血脂变化并采取应对措施,尽量避免使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疾病】高脂血症 你中招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