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又双叒叕一个沿海省市放大招了!

近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工作,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提升依法用海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海域、管理湿地水平。

天津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方案》指出,天津市将严控新增围填海,严格执行国家重大战略用海审批程序。禁止擅自征收、占用国家和天津市重要湿地。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围填海现状调查,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一要重点查明违法违规围填海和围而未填、填而未用情况,形成围填海现状调查成果数据及报告,报送自然资源部。

☆二要妥善处置合法合规围填海项目,已批准且完成围填海的,海域使用权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提下集约节约利用,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在2017年底前已批准但尚未完成围填海的,最大限度控制围填海面积,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提升湿地功能;确需继续围填的,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报市政府审核同意后实施,并报自然资源部备案。

☆三要依法处置违法违规围填海项目,经生态评估,围填海项目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责成填海主体限期拆除;未能限期拆除的,应依法予以强制拆除,并由填海主体承担费用。围填海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的,不得新增围填海面积,加快集约节约利用。严格限制围填海用于房地产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及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

《方案》明确,加强海岸带生态保护,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底前,依法拆除违规工程和设施,全面清理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围填海项目。强化渤海岸线保护,制定海岸线保护规划,确保自然岸线保有量不低于18公里,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5%。2020年底前,整治修复岸线新增不低于4公里。

针对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方案》明确,强化自然保护地选划和滨海湿地保护。实行滨海湿地分级保护和总量管控,建立各类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加快实施北大港等滨海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2020年年底前,将天津大港湿地和汉沽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选划为自然保护地。通过“退养还湿”“退养还滩”的方式,采取清淤、恢复湿地植被、岸线修复等措施,恢复自然滩涂(或湿地)景观面貌,恢复自然岸线和原有潮沟水系,改善动物栖息生境和生物资源养护,逐步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

记者:刘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