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被日軍載入史冊的慘烈戰鬥

這是一幅上海旅遊參觀地圖。

淞滬會戰——被日軍載入史冊的慘烈戰鬥

它的製作者,不是旅遊公司,而是——日本帝國陸軍,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就在這條參觀線路上。

這一條線路上,沒有風景,沒有古蹟,有的都是曾經硝煙瀰漫的戰場,遊客在這裡會看到什麼呢?

這就是這條旅行線路開通後,日本記者拍下的真實影像。

淞滬會戰——被日軍載入史冊的慘烈戰鬥

皆さま、大変お待たせいたしました。これからご案內申し上げます上海郊外には、先の上海事変、今度の支那事変に、我が皇軍の勇姿の肉弾あいうち、激しい戦いをいたされた箇所が隨所にあるのでございますが、本日はそのうち、特に有名な箇所だけをご案內申し上げます。

日軍自己動手,開闢這條旅行線路,是要向全體日本國民展示,一場中日雙方都拼上了全力的大戰——淞滬會戰。

他們要展示的所謂“景點”,都有哪些呢?這場中日兩軍的最強對決,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這條旅行線路的第一站,是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皆さま、右手の建物が陸戦隊本部になっております。ご正面には(音聲中斷)御紋章がございますから、通過の際は御敬禮を願います。シソウハタアのサンカンクン建物の屋上には軍艦旗が翩翻(へんぽん)と翻り、八萬在留邦人の守りとしての力強さを示しております。本事変におきましては、敵集中射撃の目標となりましたため、建物には當時をしのぶ無數の弾痕がございますからご注意くださいませ。

(翻譯:大家請注意,右手邊的建築就是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在正面有神聖的徽章,經過時請大家敬禮。建築上飄揚著軍艦旗,表示堅強的保衛八萬日僑的決心。在這次事變中,這裡成為了敵人集中射擊的目標,大家請注意建築上留下的無數彈痕。)

為什麼中國的土地上,會有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司令部呢?

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浪潮卷向了上海,日本以保護僑民為由,向上海派出了海軍陸戰隊,從此留在上海。

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位於四川北路。這座建築非常堅固,一直到現在,仍然能正常使用。

在八十年前,這座建築的屋頂,飄揚著日軍的旗幟,還有一個瞭望臺,則用來監視中國軍隊。

遠遠看上去,這棟建築正像是一艘開向中國的航母。

看著侵略者耀武揚威,中國軍人咬牙切齒,國民政府卻一讓再讓,中國軍人還被要求,不許踏進上海一步。

蔣介石以及中國軍隊一直深以為恥。

1937年,蔣介石決心在上海,再次與日本展開一次較量。他誓言將上海的日軍及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趕下海。那麼,一直迴避與日作戰的蔣介石,這一次卻主動與日決戰,他的底氣哪裡來的呢?

淞滬會戰——被日軍載入史冊的慘烈戰鬥

王敬久,國民革命軍第87師師長,8月,他奉命率部隊秘密進入上海。望向黃浦江上的日軍軍艦,他說:“國家受人凌辱到如此地步,我們軍人要承擔主要責任。這次民族大決戰,正是我輩軍人報仇雪恥的時刻” 。同王敬久一起進入上海的,還有孫元良率領的第88師,這都是由德國顧問訓練,全套德式裝備的精銳。

他們戴著德國1935年式鋼盔,身上穿著卡其短袖衫褲(貼士:春秋還有駝絨夾衣,冬天有呢大衣)。步槍用的是中正式,或者德制毛瑟槍。手槍,用的是C96盒子炮。一個班一挺捷克式ZB26輕機槍。一個步兵營有一個重機槍連,用的是仿馬克沁水冷機槍的二四式重機槍。

為了有這樣一支精兵,中國人下了血本。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他們能一舉擊潰在上海的日本駐軍嗎?

1937年8月13日,上海八字橋一帶。

日本海軍陸戰隊與第88師爆發激烈衝突,淞滬會戰打響了第一槍。

第88師師長孫元良,曾在廟行戰役中,打的日軍落花流水。這一次日軍要面對他,還有第88師的精銳,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呢?

皆さま、こちらが八字橋(はちじきょう)でございます。先の上海事変には、我が陸戦隊の激戦地として有名でございます。本事変におきましても、不思議にもまた歴史的戦場となったのでございます。當時、戦いがどんなに激しかったかは、當時○○部隊長は「最後の一兵は、機銃と弾薬をこのクリークに捨てて死ね」という悲痛極まる命令を発せられたことでも、

(翻譯:大家這裡就是八字橋,上次上海事變,陸戰隊曾在這裡激戰,這一次又不可思議地成了留名歷史的戰場,當時的戰鬥有多激烈呢?某部隊長曾發出這樣悲痛至極的命令:‘活到最後的一個人,把槍和彈藥都扔到這個溝裡,然後去死’。)

日軍損傷慘重,增兵反撲,決戰既起,自然沒有回頭路。

13日當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將京滬警備部隊改編為第9集團軍,張治中任總司令,向上海之敵發起進攻。宋希濂、羅卓英等部,也紛紛增援上海。

第二天,日軍也編成上海派遣軍,由司令官松井石根率領,火速裝船出海,奔向上海。

戰機不等人。14日,先由王敬久率87師進攻滬江大學,吸引日軍兵力。再集中兵力,向日軍重要據點——持志大學,發起猛烈進攻。

第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親自衝在最前面,不幸中彈犧牲,成為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中,第一位殉國的高級將領。

黃梅興殉國後,中國軍隊愈加英勇。中日兩軍的戰線,一直推到了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前。

就在負隅頑抗的日軍,要被趕進黃浦江之際。松井石根率領的日軍援軍到達,日軍迅速轉入反攻。

圍繞著公路樞紐——羅店,中日兩軍各自組織敢死隊,展開了慘烈的反覆對攻。

根據之前的戰鬥經驗,日軍制定的作戰計劃,充分利用了火力優勢,先反覆炮擊、轟炸,然而再發起進攻。

中國軍隊也是精銳部隊,配備著坦克等重武器,但是坦克在此戰中的表現讓蔣介石大為失望。

原來,中國指揮官習慣用簡陋的裝備血拼,卻不擅長指揮坦克等先進武器,無法指揮坦克協同作戰。

這就是一輛屬於第88師的坦克,沒有任何步兵支援的情況下,乘員們靠著滿腔殺敵的熱情,無畏地衝向了日軍。

中國軍隊的坦克,就這樣被各個擊破,而日軍在坦克配合下,撲向中國步兵。

但就算只有步兵,中國軍隊也用血肉之軀,拼得日軍頂不住了。

日軍文件記載,中國軍隊過於頑強,日軍始終沒有辦法聚集力量,向中國軍隊發起最後的總攻擊,日軍的參謀本部對此非常不安。

經過激烈爭論,反對增兵的作戰部長石原莞爾被免職,日軍孤注一擲,押上幾乎所有的機動兵力增援上海。

同時日軍攻心為上,發佈了告上海市民書,宣揚戰爭慘烈,厚顏無恥地說:“中國軍隊實是我們市民的公敵”。

但愛國的上海市民,自然會明辨是非。在八百壯士堅守的四行倉庫,上海市民用卡車、黃包車、甚至肩扛,趁夜給堅守的中國軍隊送去給養。無論是謝晉元為首的守軍,還是上海市民,互相被對方的愛國熱情感動得潸然淚下。

謝晉元寫下遺書,向市民承諾:“晉元決心殉國,誓不輕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之前,必向日軍索取相當代價。餘一槍一彈,亦必與敵周旋到底!”

然而,10月25日,日軍攻陷大場鎮,撼動整個上海戰局。德國顧問指導下構建的防線,實際上已被日軍突破,上海已無險可守。11月5日,日軍援軍突然從杭州灣登陸,夾擊上海的中國軍隊。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中國軍隊將面臨著怎樣的命運,為何蔣介石涕淚俱下,認為這是一生最後悔的誤國決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