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傳奇之軒轅冢

張天師傳奇之軒轅冢 彭闐

  公元1127年。

 神州大地硝煙四起。

 雄踞北方的金國突然向宋大舉進軍,兵勢浩大,勢如破竹。

 很快,攻陷宋都汴梁,俘虜徽、欽二宗,宋滅亡。

 是年靖康,史稱“靖康之難”。

 戰火蔓延,大批北方居民背井離鄉、跟隨貴族南逃,途中因天災人禍而死者不計其數。中原地帶,頓成人間煉獄。

 與此同時,華夏正統王氣亦黯然消退,地處天方八卦“艮”位的鬼門轟然打開。

 擺脫了桎梏的妖魔精怪傾巢而出,四處遊走,為禍人間。

 同年,趙構在應天府稱帝,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人鬼並行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

 充滿鳥語花香的茂密樹林和巍峨群山之中,往往隱秘著不可告人的未知之所。

 這處神秘幽靜的地下宮殿便是如此。

 巖壁上雕刻著各種符號,熊熊燃燒的火把不停閃爍著,升騰出的熱氣遊走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將原本淤積在牆縫中的潮溼慢慢驅走。看起來這地下宮殿已經有很長時間未曾有人住過,到處都瀰漫著一股刺鼻的腐臭味。

 宮殿裡四通八達的通道看起來都是一個模樣,如果稍不留神,很快就會在這裡走迷路。如果要是有外人想要闖入其中,恐怕也要在這迷陣中折騰好一陣子。

 在眾多房間中尤以這一間最為特別,它看起來與其說是房間,不如說是石窟更貼切些。室內空間相當龐大,但是卻沒有放置一件生活器物,到處堆滿了各式精巧的機械,顫抖著發出低沉的轟鳴聲。靠近天花板位置的洞壁上整齊地鑿出十多個口子,瀰漫在石窟中的刺鼻氣味和金屬火花摩擦產生的惡臭,都順著這些挖好的通風孔排到外面。

 身披黑色斗篷、瘦小佝僂的老者在一臺巨大的器械前忙碌著,乾枯的手不斷調動機器上的樞紐。隨著他的動作,機器上雕刻著的符文發出明暗不一的閃光。

 一道輕煙掠過,身著華麗金線斗篷的高大黑色身影出現在石窟的一側。沉迷於創作藝術中的老者心無旁騖,絲毫未察,仍自顧忙碌著,直到那高大黑影將手掌搭上他的肩膀,方才醒覺。

 “老臣該死。未知君上駕到,有失遠迎。”

 被稱為君上的高大黑影穩穩端住老者的雙肩,阻止了他跪下的趨勢。隨即撤開雙手,舉步走到屋中央的器械前,靜靜端詳。

 “老太宰為了孤的小事,真是嘔心瀝血啊。”

 “君上的宏圖大業,豈只是小事。老臣雖不才,但只要一息尚存,便定當竭盡所能,完成君上所託。”

 這老人看起來雖然已是風燭殘年,但說話間卻透著一股充滿感激和慷慨的熱血義氣。

 停了一會,老者又道:“不過陰陽兩界交融之事,古籍中鮮有記載。老臣也只能四處蒐羅信息,去偽存真,抽絲剝繭,少不得要花上一些功夫。況且這奇具是否真能將兩界氣場合而為一,老臣也沒有十足把握。若萬一……”

 老人害怕出口不祥,忙收斂話端。帝王抬頭看了看冰冷的石窟,緩緩道。

 “最差的結果,也不過便是失敗而已,那樣也只能說孤不應天命。但若是坐等天命,恐怕孤這一輩子都只能空等。與其等待,孤倒決意主動出擊。”

 “君上聖意。老臣定將竭盡所能將奇具完備。此外,前日老臣已經派遣人手打探兩界的交合之處,若有消息便會立刻向君上稟報。”

 “何謂股肱之臣,孤今日總算是從老太宰的身上知道了。”

 君王的嘉許讓這佝僂的老者激動得渾身顫抖。他微微彎下身子,向高大的身影致以虔誠的敬意。

 “還有一事……請恕老臣多嘴,跗骨雖然蒙君上收留委以重用,可此人一直心懷異志,行事也多不與老臣和其它五天將軍知會,我行我素。老臣竊以為,此人萬萬靠不住。若有關係重大的任務,請君上還是交與老臣等處理好了。”

 裹著金線斗篷的身影輕笑了一聲。

 “我已經著他去調查皇龍脈象了。”

 “皇龍脈象?君上,如此重要的事情怎能交給跗骨去辦,萬一他心懷鬼胎……”

 矮小的老人一聽也顯得焦慮起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帝王輕輕擺手止住衝動的老人。“以跗骨這直來直去的脾氣,若他真有異心,倒也不難察覺。再說……”

 他將手輕輕搭在老人肩上,語中含著笑意道。

 “……有老太宰替孤穩坐中軍帳,還有什麼可憂心的呢。”

 “可君上……”老人還想堅持,但帝王隨即很快打斷了他的話。

 “莫要再提了,孤意已決。眼下形勢緊迫,孤手下四位愛將各司其職,都必須委以重用才是。老太宰替孤擔憂心意可嘉,但即使是以老太宰之才智,恐怕也難以負擔如此多的重擔。”

 這一番話說得老人雖有疑慮,但卻也不得不心悅誠服。

 “此時,恐怕跗骨應該已經到臨安城了吧。”

 帝王抬起頭,彷彿要看穿厚厚的石窟似的,將眼光牢牢盯在黑黝黝的洞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