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論文學造詣,金庸和魯迅誰更高?

圓點53


文學造詣是一個比較寬泛而大的概念,用這一點來把金庸和魯迅對比不妥當。

或許可以換一個說法,在小說寫作層面上,金庸作品和魯迅作品的文學性誰更強一些?這個答案我覺得是金庸!

首先,金庸所做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依碧鴛這14部武俠小說,不僅開創了中國武小說的新篇章,而且由於其豐富的想象和優美的文筆,再加上縱貫古今的獨特寫作方式,使得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引人入勝,廣受全世界讀者的歡迎。而魯迅並不擅長寫小說。之前官方文學史上給予魯迅的定義是偉大的思想家、雜文家,但是同時,魯迅也是小說家,也是著名的評論家,版畫家等等!

我們提到魯迅的小說不論是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等,雖然在所處的五四那個歷史階段,作品是開了先河,但是當時的行文用字,寫作手法和我們現在習慣的小說的閱讀風格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而金庸所寫的各個小說,其採用的寫作手法和架構行文習慣適合我們現代人,所以金庸寫的每一篇小說都那麼的引人入勝,與讀者欣欣相通。而反過來,我們讀魯迅的小說某種意義上就會覺得生硬,不符合我們現在的閱讀習慣,會給我們一種不好的閱讀感受,閱讀感覺不舒服的小說,至少從它的藝術性上邊就已經大打折扣。

一般說來,能夠成為一個成功的小說家,能夠被稱為一個偉大的作家,一定要有一部能夠傳世的長篇小說,魯迅先生目前遺存下來的小說,嚴格說不夠長篇小說的篇幅。而沒有一部傳世的長篇小說,是不能稱之為偉大的作家!

反觀金庸武俠小說的寫法已經超越了此前武俠小說作者臥龍生、諸葛青雲等這些前輩作家的寫作手法和寫作層次,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寫作的典範,而且通過武俠小說這種手法,把中華文明,中國文字,中國文學向全世界各個階層做了大量普及性的傳播,單就這一點貢獻來說是魯迅沒有達到的,也不可能達到的!

所以,就小說寫作的文學性和文學造詣而講,金庸比魯迅要強!


文強諞文旅


十來年前我讀過金庸一部小說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的日子又連續讀了好幾本,當時可以用入迷來形容了,雖然現在很多都忘了,但讀金庸小說的感覺還沒忘,所以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在讀金庸小說之前我基本沒怎麼看過武俠小說,總以為這種通俗小說只是故事性很強,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也很容易通過語言、動作、情節等就表達出來了,用一句外行話說就是文學性不強,可自從讀過金庸的小說之後,我才發現,我的想法真是太短淺了,這些作品不僅思維縝密連貫,描寫細膩生動,往往會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儘管這類通俗小說不需要太多繁雜的修飾手段,但其中很多歷史典故、詩詞詠調,還是能讓我感覺到金庸老師的博學多才,以及文學造詣之深。

至於魯迅的作品,其實不必多說,能入教材,自然是值得學習的。魯迅的作品,受到時社會時政的影響很重,作者想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會使用很多文學手法,而魯迅在這方面可以說是爐火純青,文學造詣自不必多說……

不說了,一不注意又寫這麼多,個人淺見,多謝閱讀!


有關幸福的事


如果金庸先生還健在,知道有人拿魯迅跟他比較,恐怕也會認為大大的不妥吧。

金庸先生是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也是通俗文學的代表人物。跟今天很多網文作家不同,金庸先生出身書香門第,從小就飽讀詩書。後來金庸先生考上政治大學外交系,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外交家。後來由於工作關係去了香港,在香港《大公報》工作,歷任記者、翻譯和編輯的工作,1955年,開始在報紙上連載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一舉成名。後來金庸先生自己創建了《明報》,並開始在明報上連載武俠小說,這樣一寫就是十七年,直到1972年,金庸先生完成《鹿鼎記》,宣佈封筆,不再寫武俠小說。



有些人可能奇怪,金庸先生靠著寫武俠小說取得了巨大的財富和名聲,那時候他正當年,正是創造的大好時刻,為何他就停止創造了呢。很多人都會感到遺憾,金庸先生十七年間一共創造了十五篇作品,真正的長篇鉅著只有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六部,剩下有六部可以算作中長篇,還有三部只算中短篇。如果金庸先生繼續創作,一定還會寫出跟六部長篇一樣優秀的作品來。根據金庸先生的說法,他之所以封筆是因為他認為已經把武俠小說的套路寫盡了,再寫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突破,這固然是一個原因,我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本身有著追求正統以及被主流文學界承認的心思吧。

這一點可以從後來金庸先生的行為就能看出來,金庸先生創辦《明報》,擔任董事長,《明報》是當時香港最著名的報刊之一,金庸先生商人做的是風生水起。另外他積極謀求參政,曾經擔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後來還擔任過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可能在他看來,單純的一個武學小說家,這個身份分量並不夠。除了武俠小說,金庸先生也創作過散文集等作品,但要以成就而論,遠遠不及武俠小說的影響力大。

到了今天,人們提起金庸先生,首先想到的是一代武俠小說宗師巨匠,至於其他身份,報社老闆也好,立法委員也好,大學院長也好,大多數人並不瞭解,也不關心。當年曾經有王朔抨擊金庸先生的言論,雖說王朔歷來言語無狀,但他的言論也確實反映了武俠小說在傳統文學中的地位,確確實實比較尷尬的。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拿金庸先生去跟魯迅先生作比較,金庸先生自己也會覺得是在折煞於他,肯定不會同意的。實際上,就在跟魯迅先生差不多同時期,就有一位十分優秀的武俠小說家平江不肖生,他的作品《江湖奇俠傳》可以說是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對後期金古梁的作品皆有影響。但是呢,從來沒有人拿平江不肖生跟魯迅先生作比較,因為兩人壓根就不是一個領域的,壓根沒有比較的必要。而且從思想性影響力等方面來看,平江不肖生也遠遠無法跟魯迅先生比。

拋開種種外在因素,單單就說金庸先生作品的價值,我認為還是很高的。金庸先生描繪了一個理想的成人童話世界,這個世界裡,武俠精神是衡量是非的標準,不僅包含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更是飽含著家國情懷。金庸先生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大俠形象,他們有的隱退江湖,有的殺身成仁,看的時候明明知道都是作者虛構的,但也會感到蕩氣迴腸。在現實生活裡,金庸作品筆下一樣的人物實在是太少了,可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於大俠的敬仰之情。透過金庸先生的作品,很多人都可以滿足隱藏心底的俠客夢,也會加深對道義承諾的理解,單單從這一點來說,金庸先生的作品就可以永垂不朽。

而魯迅先生呢,大家就更熟悉不過了,起碼上過中學的,都不會忘記魯迅先生,不管是散文小說還是雜文,都是背誦的重點。如果看過魯迅先生寫的雜文和小說,就會發現魯迅先生真是寫盡了人生百態,阿Q也好,閏土也罷,或者說他雜文筆下的人物形象,似乎每一個都活躍在我們周圍,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對於人性的刻畫,魯迅先生可以說達到了極致。儘管是民國時期的作品,拿到今天來看,一點都不過時,就像阿Q 那一個“呸”字,刻畫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讓人在吞嚥唾沫時都會想到周圍是不是就有這麼一個人存在。


魯郭茅,巴老曹,這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也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的最高峰,他們的影響力是無法替代的。從文學性思想性的角度來看,他們也的確擔得起這樣的盛名。而金庸先生的作品,則是通俗文學的最高峰,可讀性和流行性也許比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還要高,但是就思想性和文學性來看,的確是差了一截,這點就算是金庸先生本人,他也會承認的。


一覽眾河小


金庸和魯迅,兩個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文學巨匠,若論誰的文學造詣高一些,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

先談一下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典基人。


魯迅先生早年學醫,當他看到清末,民國初期,政府腐敗,社會黑暗,國人愚昧無知,麻木不仁,深感醫者只能醫身而不能治心,毅然棄醫從文,想用他手中的筆喚醒民眾。

魯迅先生在文學方面涉獵極廣,無論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基礎科學,美術理論等方面有著極高的建樹,影響深遠。

1911年,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聞世,1918年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發表於《新青年》雜誌,隨後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墳》,《華蓋集》等,還有許多翻譯,學術,美術等方面著作相繼出版,好多文章被錄入中學語文教材。



作為一名反封建,反覆闢的民主鬥士,魯迅的文筆辛辣凜烈,批評性強。把筆尖觸及到社會的最底層,通過社會百態的描寫,對當時社會的陰暗面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金庸老先生,浙江嘉興人,原名查良鏞,後來移居香港。金先生專注於武俠小說,是一位很勤奮的文學大師,一生著作頗豐,如《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笑傲江湖》等十五部鉅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儘管是武俠小說,金先生用極為浪漫的手法,為人們描述了一個非常奇特的江湖世界。他筆下的江湖,不單是快意恩仇,嗜血成性,而是濟世扶弱,匡扶正義。特別是他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宗旨,幾乎所有的江湖事件和武俠命運,都和國家與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這是很正能量的,讓武俠精神空前的撥高,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同。



再一個就是他拋開了狹獈的民族主義梏桎,他筆下所涉及的異邦弄族,都能以平等的眼光,人性化的態度去看待,不像以往的文學作品,只要提到少數民族,不是北番,就是南蠻,都劃為異類,這大概是金庸作品人氣極佳的原因之一。


在寫作方面,金先生在社會,人文,地理,民俗,詩詞,曲藝,風土人情等方面,觸及甚廣,表現了金大師深厚的文化底蘊。

若拿魯迅和金庸相比較,在文化影響方面,魯迅先生當仁不讓。因為魯迅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毛主席說:“魯迅是中國文化的主將,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中國的最高文學獎就是魯迅文學獎。他不僅是文學家,還是思想家和革命家。被稱為民族脊樑。

在作品的影響力方面,魯迅自然遜於金庸先生。這是因為魯迅先生作品處在新文化初期,文章中白話文夾雜著文言文,給人的感覺晦澀難懂,校園裡就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的說法。

而金庸先生的作品,是用“最中國”的手法講中國故事,揉合了章回小說,評書,曲藝等藝術風格,講得又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江湖武俠故事,所以受眾很多,可以說,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金大俠。

綜上所述,對於魯迅和金庸的評價,我們不能片面地看待,而應該理性,客觀的作出評論,兩位大師,各有千秋。


飛火流雲84853236


魯迅和金庸誰的文學成就更高?

以文學角度來看,毫無疑問魯迅更高。

魯迅主要是寫雜文,散文,特別是雜文成就最高。魯迅的雜文雖然沒一字一句髒話,但看完你就想罵人。對人物的刻畫,現實的反諷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寫的很含蓄,不像《醜陋的中國人》寫的那樣直白露骨。這裡我不是說《醜陋的中國人》不好,沒有絲毫詆譭的意思。我還是感覺柏楊和魯迅比還是差點火候。

魯迅還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干將,是現代白話文的奠基者。

從這幾個方面看,不僅金庸沒法和魯迅比,其他大師也不夠和魯迅比的。

金庸是通俗文學,武俠文學的一座高峰。俠義精神,家國情壞,讓他都寫盡了。其他武俠作家再寫也很難超越。古龍只能另闢蹊徑,玩更虛的類似意識流的個人情懷了。古龍在這方面又是一個巔峰。

魯迅的文章深刻但晦澀難懂,看的頭疼。但真看懂了,那你的人生境界就不一般了。但大多數人讀不懂,只有少部分人能看懂。魯迅的文章就像一座高山,一直在哪裡佇立著。你讀不讀,讀不讀的懂,他一直就在哪裡,從未遠離。

從通俗文學的角度看,金庸成就更高。

金庸的小說通俗易懂,只要識字的人都能讀,看起來還毫無費力。一個又一個絢麗多彩的江湖世界,俠骨柔情,麗人多行。往往手不釋卷,沉浸在他所塑造的幻境裡。我曾經通宵讀完《射鵰英雄傳》。讀魯迅的雜文集看幾篇我就感覺腦袋大了,實在看不下去。短短的一本雜文集一個多月才讀懂。

但讀完魯迅的文章感覺認識的世界在不斷反轉,需要重新思考。

讀完金庸的小說,是意味悠長,蕩氣迴腸。

要說收貨最大還是魯迅的文章,最具現實主義。我們每個人都是筆下的小人物。都是在掙扎,憤怒中絕望。難以逃脫宿命的安排,環境的勾陷。自救也許是唯一出路,但這條路堵了,就只能接受命運的彩排,做出符合自身身份角色的一些事情。

武俠小說就是成人世界的童話,現代人過的苦悶,閒暇讀一下金庸的武俠小說還是很有裨益的,能讓浮動的心靈能暫時安靜下來。是不可多得的閱讀享受。

要說武俠小說有多少精神食糧,還真不敢斷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要我看多少有點,但也很有限。

魯迅和金庸都是文學成就很高的人,他們的文章都值得閱讀。但能從他們塑造的情景裡跳出來思考問題,才能真正讀懂。



憶海望峰


很簡單,單論文學,那魯迅的文學是醒世文學,金庸的文學就是娛樂文學。為什麼?因為幾乎魯迅所有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和雜文)都極具深刻的思想內涵。正所謂嘻笑怒罵皆成文章。通過描寫和敘述的個別性,展示了一種歷史的普遍性。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閱讀魯迅作品都不會有厭倦和過時的感覺。魯迅不是為了娛樂而寫,更與商業無關。否則絕不會有思想家之稱。毛主席對魯迅一生三個家之評介,真是完美精準。至於金庸的作品在娛樂性寫作方面確有獨到之處,極具文學影響力和文學觀賞性。可看作是娛樂文學的登峰之作也不為過。但無論如何金庸也不會被稱為思想家的。目的已經斷然決定了層次。各自格局不一樣,其實也不應該相比較。


用戶6906298325300


金庸老先生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留下的爭論卻越來越多。金庸的文學地位如何?金庸和魯迅的文學造詣有可比性嗎?金庸的文學水平和莫言孰高孰低?這些爭論前段都很熱門,我就想憑著自己多年來的文學感悟說上幾句。

金庸與魯迅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兩個世界的人,可是我卻認為在近現代文學界,金庸的地位僅僅次於魯迅。他們的文學造詣各有特色但魯迅也要要高於金庸。在任何一個範疇要想成為一代大師,首先你必須是開創者,然後你又是集大成者,其次就是你的社會影響力和時代影響力足夠大。滿足這三點你才有成為大師的可能。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所以說魯迅為一代大師完全沒有爭議。他的文學造詣更是後人無法望其項背。一部《狂人日記》開創了新小說時代,他的作品不多,但每篇作品幾乎都成為經典無人超越。一篇《祝福》寥寥幾千字把封建禮教吃人本質寫的入木三分。《故鄉》裡面的閏土的麻木,《孔乙》中的孔乙己的酸腐,讓人們感受藝術作品魅力時,無時無刻不讓人感受到封建社會對於人性的摧殘。《藥》只是一個短篇小說,但它卻向我們展示一個宏大的主題,我們華夏文明將的走向何方?什麼才是救治我們華夏民族傷痛的良方?魯迅只寫了《阿Q正傳》一部中篇小說,就成了世界名著。讓我們從阿Q身上都看到了自己。他開創了雜文,一生都在用它和舊社會在戰鬥,成了一個時代的脊樑。

再說金庸,武俠小說雖不是他開創的,但他是武俠小說的成就的集大成者。許多人說武俠小說不入流,是低俗小說。那是你沒有讀懂金庸小說。金庸小說從文學造詣上來看決不是低俗小說,而是高雅藝術!

他通過他構建的一個虛擬的江湖來寫盡了人間百態: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有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情義,更有頂天立地,豪氣干雲的大英雄。同時有各種卑鄙無恥,虛情假意,兇狠殘忍的反面人物。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各個有特色,活靈活現。所涉及文化方面包羅萬象不盛枚舉。

一部《天龍八部》重新詮釋了英雄的定義。三部《神鵰姊妹篇》寫盡了俠意,友情,愛情。藝術成就最高的當屬《笑傲江湖》了。表面上是寫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實際上是批判人性的虛偽,自私,對權利的貪婪。是一部諷刺政治的小說。小說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令狐沖的出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是一個放大版的王熙鳳出場,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日月神教的內鬥,映射了政治生活中人性對權力的迷戀和貪婪。所以說《笑傲江湖》是一部很有深度的嚴肅的政治諷刺小說。絕不是一部通俗小說。一部《鹿鼎記》寫盡了官場百態,實實在在是一部現實版的官場現形記。

我最佩服的就是金庸說的一段話,大意就是有人問《笑傲江湖》寫的是什麼時期的事,金庸說,他寫的是人性,人性沒有時期,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所以我們發現,金庸小說裡面的形象,我們生活中總能找見原型:有虛偽的君子劍,有獨裁的任我行,有愛讓下屬拍馬的丁春秋,有狐媚愛生事且毒辣的馬伕人…為政治服務的藝術 ,那個政治時代結束了,它就失傳了,只有為人性服務的藝術才能永遠流傳。這就是金庸小說能在不分年齡段,不分國家的人群中都能長盛不衰的原因。

金庸不僅是一個小說家,還是一個偉大的媒體人。他辦的明報是當時香港最著名的報紙,他是當時最著名的時評人,為此鄧小平接見金庸時還和他探討過。

金庸不僅是一個小說家,媒體人,還是一個歷史學家 ,這是金庸最津津樂道。他的小說涉及到的歷史人物都有出處。而且金庸還寫過一些歷史作品。

當然金庸最大的成就就是小說,這也是他最被人稱道的成就。寫武俠的並不是只有金庸是一面旗幟,但只有金庸把武俠寫成了文學藝術!

從前面說的要成為一代大師的三個條件來看,金庸雖然比魯迅稍有差距,但從他的文學造詣和社會影響力和時代影響力來看,近代卻無一人能在和他相提並論。






白雲飛131


很難想象,會拿魯迅和金庸比?不可否認,金庸武俠小說的成就,但是跟魯迅絕不是一個檔次的,所以沒有可比性。

縱觀中國五千年,自文學誕生的文學史,魯迅先生的文學地位是可以躋身前列的,而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魯迅是奠基人,而且他還是發表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的第一人。排第一都不為過。而金庸所代表的武俠,在以前,武俠小說是不入流的,直至隨著電視的普及,武俠小說被越來越多的搬上銀屏,知名度也越來越大,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和是現代文學奠基人的魯迅相比。就好比一個是足球運動員,一個是籃球運動員,沒有可比性,因為代表的不同。

金庸先生的逝世,是武俠小說的損失,我們可以看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公開給予了金庸極高的評價,再往前領導人鄧小平親切接見並給予讚揚,這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如今的文學領域是極其罕見的。但同時,主流文學的大家卻很少出來發聲。這很能說明問題,說明什麼?說明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得到領導人,視迷和武俠迷的認可,但不被主流文學所認可。還有一點就是,他們文學的層次不同,魯迅先生的文章是憂國憂民,上升到的是國家層次。而金庸先生的文章代表的江湖的恩怨和江湖的俠義。

金庸先生,充其量可以代表武俠小說。但魯迅代表的則是中國現代文學。就好比野史和正史的區別。看到評論區有個人說得挺好,金庸的小說好看是好看,但論深度,金庸還真沒什麼能和魯迅相提並論的。接近百年,魯迅依然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頂端,而金庸的武俠小說,百年後,還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嗎?

就好比你在qq閱讀或其它的閱讀軟件,一般分為文學和小說,而魯迅的文章都是在文學範疇內,而金庸的文章多是在小說的範疇。拿他們作對比不合適,我倒覺得可以說魯迅和莫言,金庸和古龍,這樣更恰當。畢竟文學和武俠不能同等而論!在百度上對於魯迅是說文學家,思想家,而金庸的則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稱謂不同,而地位早已顯而易見。

所以我認為,兩者代表的不同,所以並沒有可比性!


PL2414


這兩位作家的小說我都認真的讀過。一個批判傳統文化,一個弘揚傳統文化。一個讓我逃離語文課,一個讓我愛上語文課。

魯迅筆下的阿Q,孔乙己,在當今社會很難看到了,金庸筆下的韋小寶,嶽不群滿大街都是。

我不會人云亦云,魯迅罵了當局的敵人,所以登上神壇。經過思考後,我想說的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沒法對比。

且談下藝術造詣吧。魯迅的小說像一把冷酷的刀子,批判傳統文化,他讓一個民族陷入了反思。反思挺好,不過,我要說的是,對這個民族來說,沒什麼用!對科學發展,更沒什麼用!當時那個時代,科技落後於西方,趕緊去學啊!武器落後,研究啊!去實踐啊!誰也不是傻子!哪有功夫批判來,批判去的,這隻會讓民族陷入更深的自卑?哪個科學家,是靠罵人罵出來的?科學是一種方法,需要懷疑探索,永遠在研究,卻永遠不是真理。科學教不是科學,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宗教。

魯迅,製造出來了噴子這個職業。

人家日本明治維新,沒有這麼多批判,直接改革不就行了。再說了,人家的傳統文化,沒有廢除。注意一點,日本的傳統文化,就是照辦中華文化的。

還有,魯迅為什麼從來沒有罵過日本人?中國人就這麼垃圾嗎?日本人就完美了嗎?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魯迅竟然要廢除漢字和中醫,那不是將整個中華文明斷送了嗎?

滿清的文字獄和閉關鎖國導致國家落後,但不能一棍子將中華文明打倒,中國曾在4800年裡領先於世界,這不是胡說,是事實,也賴傳統文化嗎?

金庸的小說,博大精深,寓教於樂,有商業因素,但是它更接近廣大讀者,其中的家國情懷,人文精神,傳統文化和那份對世人悲憫的情懷,能引起國人共鳴。小說不是政治工具!


作者大石可金


兩個人的作品都看過,金庸的小說天真爛漫,的確迷倒了少年時代的我,那時對魯迅作品挺討厭,感覺他的作品總是苦澀的灰色的,沒有一點生趣。除了幾片罵人的文章有點情調,再沒還文章。有趣的比如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紀念劉和珍君。他的小說主要就是白描,人物形象豐滿具體,就是內容太苦,的確不適合小學生讀,起碼我讀的時候就是難受。

金庸就不同,他的作品把人帶入一個浪漫的世界,適合七零後的我們,我記得最早看他的是武林雜誌上連載的射鵰英雄傳。讓少年的我信以為真,直到成年後才知道是一個夢。可惜大號的年華已經流逝。

回首往事,仔細比較,發現魯迅在寫實,金庸在寫虛。魯迅告訴我們一個殘忍的血淋淋的世界,金庸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持酒仗劍走天涯的幻覺。就文學程度而言,是魯迅高,因為魯迅筆下功夫很深。金庸則差一些,比如神鵰裡的郭靖與忽必烈對話時賈似道已是宰相,而到風陵夜話時賈似道還沒當宰相。

另外,金庸亂用詩詞,比如山坡羊潼關懷古作者張養浩是元朝人,不是宋朝人,而作品出現時在宋朝。

總之,金庸還是差些,作品經不起時間的檢驗。他所以紅是因為改革開放後大陸的文化真空。現在就很少有人看金庸了。

個人觀點,粗魯不堪。請勿見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