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鼎卦九四爻說“鼎折足”,有什麼啟示?什麼情況會鼎折足?

《易經》第50卦九四爻的爻辭: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易經‖鼎卦九四爻說“鼎折足”,有什麼啟示?什麼情況會鼎折足?

這句話的意思字面意思是:鼎的腿折斷了,打翻了王公的粥,搞得地上一片狼藉。預示著有兇禍會發生。

餗,是八珍之粥。就是八種珍貴材料熬的粥,古代周朝對八珍是有嚴格定義的,"八珍"是指:牛、羊、麋、鹿、馬、豕(豬)、狗、狼。偶買噶,這粥有點太奢侈了。

有朋友可能很奇怪,《易經》鼎卦到底在說啥啊?一會兒鼎,一會兒又是粥。不就是打翻了一鍋粥麼?王公貴族家裡有的是珍饈美味,怎麼翻了一鍋粥就和災難兇禍有關係?

讀《易經》,為何有些朋友讀不下去?主要是各位朋友對這種看似毫無邏輯的碎片化語言方式給搞蒙了。

鼎卦這句爻辭就是這種語言方式的典型代表,《易經》成書極早,古人沒有紙張。因此,在表達意圖的時候都惜字如金,而且還喜歡採用微言大義的含蓄方式闡述問題。說白了,就是喜歡裝逼。但是人家一裝成了神,我們一裝就會捱揍。所以,裝逼還是要看實力的,不是誰想裝就能裝的。

易經‖鼎卦九四爻說“鼎折足”,有什麼啟示?什麼情況會鼎折足?

為什麼鼎的腿無端端會折斷呢?孔子老人家厲害無比,一言中的,就把這是事給說清楚了,因此,我們不得不佩服孔子做學問的精闢。

孔子說“言不勝其任也”。我的天,看完這句話,各位是不是豁然開朗。

簡單說,就是因為鼎腿不能勝任鼎本身的重量才折斷翻倒了。引申到人,意思就是一個人不能勝任他的職務,就會把事情搞砸,把事情搞砸了就會招致兇禍。

所以,“鼎折足”就是告誡我們,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鼎折足”告訴作為芸芸眾生的平凡的我們,一定要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人和人是有巨大差別了。德行、能力、智商、情商、技巧、謀略都有高低等級之分。不要從事自己能力不能勝任的工作和職位。否則就會“鼎折足”,緊接著就會有兇禍。

易經‖鼎卦九四爻說“鼎折足”,有什麼啟示?什麼情況會鼎折足?

《易經▪繫辭下》中,孔子進一步深入淺出的闡述了“鼎折足”的含義。

孔子說: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這句話已經成為了千古名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孔子用來解釋“鼎折足”的註解。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德行不足的人身居高位,智慧狹小的人圖謀大事,力量弱小的人擔負重擔,這三種情況很少有不被災禍連累的。

在鼎卦裡面,九四爻為鼎身,以初六爻為足,九四處於互兌之中,兌為毀折,所以“鼎折足”乃是必然。

如果有人占筮,佔到此爻,切記一定要“反身自省”,看看自己在德、智、力這三方面是不是有所不足?是否自不量力?如果有,何不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既保全了自己又成全了別人,乃大智慧也!

易經‖鼎卦九四爻說“鼎折足”,有什麼啟示?什麼情況會鼎折足?

東漢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中,記載了一段孔子占筮到了鼎卦,具體故事是這樣的:

魯國準備討伐越國,孔子和弟子為這次戰役卜筮吉凶,佔得鼎卦。

子貢看到鼎卦後認為是兇卦,說:“鼎卦九四爻說‘鼎折足’,所以鼎卦又叫折足卦。這是很兇險的一卦,表示出行的人有兇險。行軍打仗要用腳走路,如今卦象顯示“足”折了,可見戰役對魯國非常不利,這次伐越可能要失敗。”

孔子卻不贊同子貢的論斷,他認為是大吉卦,說:“越國人居水澤之地,我們和他們打仗用船不用腳。所以不存在折足之憂,我認為魯國一定會勝。”

後來魯國果然打敗越國,取得戰爭的勝利。

易經‖鼎卦九四爻說“鼎折足”,有什麼啟示?什麼情況會鼎折足?

可見,一個卦的吉凶不是固定的,卦辭和爻辭代表的吉凶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吉凶,斷卦一定要具體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兩個人占筮到同一卦同一爻,而所斷之辭一定是有差別的。所謂“起卦容易斷卦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孔子斷卦的造詣比子貢高明很多。

我是劍寒,網文作家,詩人。每天和我一起學點《易經》,你將不再彷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評論收藏關注轉發,您的每一個小小的支持,劍寒都深感榮幸。再次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