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久前升成正科级干部后,总是感觉自己和以前朝夕相处的朋友们格格不入,为啥?

绥德汉陈明


正科级干部,在地方,确实很牛逼,如在乡镇,那是乡镇党委书记,或者乡长镇长,主管一个乡或者镇呢,在县城里面,也是县政府下设机构某局的局长(如公安局、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林业局、环保局、国土局、住建局、规划局、农业局等),牛逼的很,但是,如果放到省会城市里的厅级单位,真的什么都不是,我们单位副厅,小科长,就是最低级别的了,我就是最低级别,经常夹着钩子做人。我媳妇,也是最基层正科级单位主任,但是,经常被上面处级单位领导训斥,官大一级吓死人,不要觉得科长就牛逼了,科长,一般都很低调。

你朋友为何会有跟朋友相处格格不入感觉?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你朋友来看,问题出在哪里。

第一、你朋友太把正科级当一回事。就是觉得自己正科了,牛逼了,走路抬头朝天看,说话做事牛逼哄哄。都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咋样,就给他一个官当,如果他当官了,还是跟以前一样,那么,这个人就没问题,如果当官就变质了,飞扬跋扈、过度高调,那么,这个人就有问题。

我觉得,可能你朋友自己可能是这样的吧,我们单位这样的人,不少,不少男人一当官,就变坏。

第二、你朋友自我感觉良好。本身就没什么,你朋友太把这个正科级干部当一回事,觉得自己跟其他朋友同事高人一等,心态太高了,不好了,才会觉得怪怪的。

第三、说话做事,伤害了一些朋友。你朋友正是因为行为做事,太高调,太把这个正科级干部当一回事,心态不好,在朋友面前,耍大个,说话牛哄哄,做事也如此,可能平常训斥下级习惯了,带到吃饭餐桌上或者朋友结交中,甚至训斥朋友,把朋友当成自己的下级一样来训斥,导致跟朋友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你的朋友的朋友们,心态也出现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觉得,这个朋友当官了,我们不是一个层级的了,你是官,我是平头百姓,所以,有阶级之分,自然主动就划分开了。

第二、红眼病。觉得朋友当官了,自己还是一个科员,没出息,眼红了,羡慕嫉妒恨的因素吧,干脆吉就不来往了。

第三、不想让自己难堪。不想在一起有有明显对比,不想被别人拿来说事,说你看看谁都是正科级了,你还是普通科员或者没有工作干个体等,不想被侮辱。

第四、心态没放正,自卑。主动跟朋友划分开,就是自卑,交朋友的心态,不太好。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正科在一些小地方也是“大官”了。我有个同学提正科后,情况恰好与你这位朋友相反,朋友们先疏远了他。其实他没有怎么变,只是朋友们心态变了。我这位同学在朋友里开始混得是最差的,没有想到踩了狗屎运,反而提拔为正科,那些平时牛哄哄的朋友一个也没提。这位同学为人朴实低调,谦虚谨慎,愿意与朋友打成一片,但朋友们主动疏远了他。所以,人一阔脸就变的心态有之,怨己无恨人有的心态也有之。

你这位朋友提正科后,总感觉自己与以前朋友格格不入,首先的原因是他心态变了,觉得自己上了层次,与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们已经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了。提拔正科之后,如果在县级小城,相当于一个大局的局长,好比是小县城里的上流社会了,接触的人群立即变了,在县里接触都是科以上人员,去市里也接触更高层次的人员。参与会议、酒局、应酬、接待,说法办事,写文嚼字,都觉得高大上了,再看看昔日朋友还是那么“土”。吃惯了鱼翅燕窝,你再让他去吃家常便饭,已经觉得降低身份了。格格不入,是来自自己内心的“排斥过去”的心态,自己要与自己的过去告别,与朋友格格不入,其实也是要与过去“土”的自己告别的开始。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变了。

当然,也有朋友们的原因。有的朋友是实用主义者,朋友情谊归情谊,价值归价值,能利用的绝对要利用,谁有用就和谁交朋友。你提拔了,他马上奉承吹捧;你失势了,他马上销声匿迹。你对他回敬一点,他马上到处宣扬和你是铁瓷,打着你的旗号捞取好处。也有一些朋友属于吃醋型的,平时大家都是光屁股一起玩的,你传上绸缎裤子了,他就心里不平衡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可能你继续跟他玩,他已经玻璃心了,干脆主动疏远你了,继续活在那个光屁股圈子里。最好的一类朋友,就是宠辱不惊、君子之交的人。你升官了,保持平常心,你若有心与我交往,我依然坦诚相待,但不会巴结你,也不会求你办啥事;你失势了,我会安慰你,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不会锦上添花,但会雪中送碳。

有一句名言,不是一个圈子不要强融。这句话虽然与人脉学原理相悖,但现实中大量流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五千年人性文明的基因。从人脉学上讲,把人情当做投资,低层次的人要主动攀高枝,获取资源,造福自己。这种人脉学,我不反对。但要说一句,你的价值就是最好的人脉,如果你没有价值,你得到的只是人名而已。作为普通人,还是对人对事,保持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遇富贵人不卑贱,遇穷困人不亢奋,让别人舒服,让自己也舒服。

要理解朋友升职后身份地位变化带来的心态变化,他进入更高层次后,接触的人和事,接触的面和点,与以往都提升了很大的层次。他必须变,他不变的话,他也会被淘汰出他那个圈子。平头百姓还讲究个门当户对呢,职场官场更讲究职位职级对等。遇到这样的朋友同学,既不要羡慕嫉妒恨,也不要刻意奉承巴结,保持平常心最好,就看这位同学表现,如果他愿意与大家打成一片何乐而不为呢?如何他不愿意接触昔日朋友同学,又何必为此烦恼呢,因为他又有了新的圈子新的生活,他不会因为缺少你们而显得落寞。大家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王道。


职场火锅


看了问题,又想说点什么。

在生活中,也遇到过想不通且可笑的此类问题。记得一次我老婆回家问我单位的一个同事同家里是什么亲戚关系,我也是一脸的懵啊。老婆说每次看见他媳妇都很热情,且说是亲戚。后来,有一次老婆问我该同事是不是提拔了,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她笑着说:“他老婆看见我不热情了。”我没言语,因为该同事哥手也背上了。

当上领导后,确实不要也不能乱说话,但不能人都变样了,反而更要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然了,一切都在变……


此心安处33


正科级,是领导职务相对低的层级。但要看那个级别的正科级。

如果是省级,正科等同一般干部,毕竟是大地方,领导都是一打打的。如果是市级,是市局的科长级别,提拔也是局里自己考察,报备市组织部就可。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利,强势部门会有资源。

如果是县级,正科级,一般是乡镇党政主官和县直部门一把手。在县级,地位比较高,在乡镇是主政一方的诸侯,在县直单位,也是大家追捧的头脸人物。

提拔晋升,意味着地位提高,不管是曾经的老师兄长,还是单位的老人,都会尊称某某局长书记。尽管心里不舒服,也还是要硬着头皮叫。

你提拔了,朋友也一样,也不免俗套,不管是私下还是工作时间,都会收起以前的随意,放低姿态,迎合你的成就感。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人的交往,通常都会找相近水平的朋友,差距大的一般成不了真正朋友。了解一个人,看他交的朋友就可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他们眼里,你已经脱离了他们都圈子,朋友关系已经失衡。所以,你会感觉说话做事不尽兴。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首先要反省自己,是自己因为晋升心里膨胀了,还是别人得了红眼病故意为之。其次,我们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工作上是上下级,生活中是良师益友。不然,在位时,别人为了利益面子,还会与你虚与委蛇,等你退下来了,你就会变成了孤家寡人。

记住,做人是一辈子,做官是一时的。


小公务


在我们当地流传一种戏谑,说“提拔一个副科,减少一个兄弟”,说的这是这个意思,以前和自己称兄道弟的好兄弟,可以一起喝酒吹牛,可以闲谈论论他人是非,可以口无遮拦的畅所欲言,但在提升之后,脸变的让人难以琢磨和理解。

很多人讲,区区一个科级,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务,有什么可牛气的,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说出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在大机关呆过的人,见惯了大人物,不足为奇。要么就是真心不了解这个级别的概念。

你中要知道,在县处级的机构设置里面,科级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别说是正科,就是副科都属于单位领导层,像乡镇的副职,政府工作部门的副职等等,都是副科级别。对有些人来讲说科级可能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但要把副科换成是副镇长副局长呢?正科就更不用说了。

在基层,实职科级干部一般都会进班子的,所以他们必须“时刻注意自身形象”,起码要“看上去像个领导”,如果还和以前一样,没事和你撸串吹牛,满嘴跑火车的说脏话,那成何体系,在遇到工作问题时,还怎么抹下脸来公事公办?

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是为官之道,如果距离走的太近,那么就会影响这种威严,你让他们以后如何在工作中立威树形象,如何坐在主席台上高瞻远瞩发表重要讲话呢?

所以说,如果你的朋友被提拔了,那么还是识相点吧,那不再是兄弟了,说话办事要注意礼节礼貌啦。


元芳有看法


其实,“人一阔,脸就变”并不确的,凡事因人而异。有些人反而因提拔或富有放低身段,低调做人、朴实做人。但确也有些人因有了芝麻绿豆点小职位,便不知东西、尾大不掉,这种人其实类于戏剧中抹了白鼻梁的小丑。而这种人多半也不是凭实力、才能上去的,因此反而要虚张声势,狐假狐威给自己壮胆;那芥豆小官便成了他(她)与普通职员的隔离墙。

某年市局来了位挂职锻炼的年轻副局长,我们小局的一位同事与其十分相契,陪他打牌、下棋、喝酒,局长偶一有恙,我那同事更是如侍 考妣,殷勤周到胜过妇人。因此功劳,终于做了一个科级单位的局长助理,文件甫发,他的脾气就陡然見长。往日凡事尚能自理的一个人竟连倒杯茶的能力也丧失了,朋友来访,他便在办公室的走廊上长嚎“某某,过来倒茶。”声音山响,头20米长一层楼无人不知他在发威。谈到业务问题,还动辄煞有介事地板起面孔作指示,同事知道他所擅者谄谀,所短者专业,自然不服,他便以威势压人,闹出许多笑话。这种人原是以丧失尊严才求得一官半职,他自然也想通过嚣张的气焰以消弥昔日的屈辱,他以为是正负相抵,岂不知正是负负相加。

有些人真的以为自已的那点小官就可光宗耀祖,恨不得发个通知,昭告天下。

有次单位旅游,晚上导游到我们房间问我们:“你们几个人是不是某某(姑且叫L吧)的官最大?”我们奇怪她何以有这样的问题,她说:“L告诉我,你们三人都是办事员级的科长,只有她是科级的科长。”我和同事哑然失笑,“是啊是啊,她官大。”一个副主任科员值得如此广而告知么?

有一年省局在我市召开总结会,有个拍照环节,那拍照的好像急着要走,“快点坐好,省局领导、女士们坐前排。快快!”我慌不择座看到空位就要坐下,未及坐稳,L来了,她说:“你到那边坐,我要坐在王处长旁边!”一瞧,方知右边是省局一处长,赶麻识相地另寻坐处。自悔没眼识,办事员岂可依傍处长而坐?

孔子欣赏“富而好礼”者,这颇值得为官者深思,好比乍富者易得挺腰凹肚之病,偶得芥豆之官也须戒官气熏天之疾。


玄真子桑


根据我们国家的体制职级规定,省厅级、市处级、县科级,省上的部门都是正厅级居多,市上党政一把手则以正处级占了一大半,县区的党政部门,包括乡镇、街道一把手,都是正科级,当然也有例外,极少有高配一级的,但也有低配一级的。正科级干部,在市级党政部门,也就是科室的一把手,属于“大干事”,承担着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每天忙得脚不着地,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是最辛苦、压力和责任最大的岗位。对于省厅级来讲,科级只是起步,是单位最基础的人群。但是,如果到了县区,正科级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了,各机关部门的一把手、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其职级才是正科级,是独当一面的负责人。

省厅、市局的正科级不足论,真正有份量的,就是县区的正科级。根据机构编制部门的“三定方案”规定,除了享受待遇的非领导职务,在每个县区,也只有各部门的一把手,包括多数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才是正科级职务,组织部门要求,不能低职高配,再大的局办,其副职也不允许配正科级。到乡镇一级,除了党委政府的的一把手,也只有人大主任是正科级,其他级别为正科级的单位极少。因此,在县区一级,正科级由于其职位、人数限制,显得非常重要。

在县区一级,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才算是真正进入领导班子,成为领导干部。其接触的人和事,都提升了一定的档次,慢慢地,也和以前的朋友少了许多共同语言。由于接触的人群,和个人工作、纪律要求等,许多事情都不能随便乱说、信口开河,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虑,受纪律约束,中午不能饮酒,不能随便出入娱乐场所,再也不能和以前的朋友出生入死、两肋插刀,再加上朋友们的心态变得更为敏感,自然而然觉得,提拔后的人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双方都有的,并不是单方面的。彼此理解,互相调适,以后还能成为朋友,如果一味得觉得是别人变了,这朋友也就慢慢失去了。


真宁腔调


中国有句俗话“有钱换老婆,当官换朋友”,听起来跟粗俗,实际上很有道理。世事无绝对,有钱人也有穷朋友,当官的也有平民朋友。但是绝大多数人朋友,还是跟自己相似的。根据提问谈谈当官换朋友这件事。

第一,接触的人变化了,工作上接触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人多了,交往多了自然朋友也多。

第二,心态变了,当科员的时候一般不愿意跟科长们在一起(很铁的关系除外),人家聊的事,你插不上嘴,多多少少有点自卑,现在平等了,自己也愿意主动交流、交友了。

第三,目标变了,当的官越大,对升官的渴望就越高,科员能当科长最好,当不了也能过日子。科长提不了副处,难受劲相当于丢了一千万。处长对进省厅的渴望更是千方百计。老百姓不理解,当市长就不错了,为什么不惜行贿甚至违法犯罪,来提升一步。朋友当科长了,目标应该是副处,行为方式肯定很原来不同了。

所以你不必介意,换了你,也可能这样,而且多数情况下,不是有意为之。


种花家De喵


我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小县城。正科级在小地方来说,可以担任一个局的局长或者是在乡镇当个镇长了。但是在大城市,一些行政级别高的单位,正科级不过是仕途的起步。

朋友的行政级别提高了,相应的职务也会进行调整。每天接触的人也与之前不同,眼界和思维都会逐渐发生变化。也许是你朋友的心境变了;也许你朋友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是他的说话方式、聊天的内容与之前不同,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会打官腔了,这让你们感觉到朋友之间格格不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保持一颗平常心。


一抹山茶花


俗话说,人一阔,脸就变。中国人都有这毛病,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没发迹之前,大家无话不谈,亲如兄弟,一旦有人升了官,发了财,立刻就会感觉生分起来,说话别别扭扭,做事疙疙瘩瘩,总感觉与过去的朋友格格不入。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心态不一样了。中国人普遍有官本位思想。以前没当官的时候,同事之间有什么说什么,甚至经常在一起嚼嚼领导的舌根子。因为大家都是兵,地位上是平等的。别人说领导的坏话,自己被裹挟着也得附和几句,否则很容易被大家孤立。可是一旦当了领导,想法变了,心态也变了,屁股就开始左右自己的脑袋。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兵,知道下面的人想什么,说什么,看到同事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时候,立刻就会联想到大家是不是在背后骂自己!大家看到你过来,也会想到曾经一起骂领导,即便话题与你无关,也会感觉做贼心虚。所以,只好是你躲着大家,大家也避着你。

二,圈子不一样了。中国人最讲究圈子,生活中有亲戚圈、同学圈、生意圈、同事圈、战友圈,到了网上也有朋友圈,可以这样说,圈子是每个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有不同的圈子,比如老板们是生意圈,当官的人是关系圈。当了科长之后,接触的不是同级科长,就是比自己官大的处长和局长。这个圈子谈论的话题与以前自己的同事圈是大不相同的。在领导圈子浸淫久了,就会感觉以前的圈子思维和格局都没有打开,犹如两个频道,永远都不能共融交叉。于是,和原来的圈子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

第三,目标不一样了。以前没当官的时候,可能会想,一辈子混个科员就不错了。大家每天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小日子也挺不错的。可是一旦当了官,人的欲望立刻被激发起来。就犹如前方有漂亮的魔鬼在召唤一样,不由自主地就会往前走,走着走着就会奔跑起来。当的官越大,对升官的渴望就越高,所谓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人一旦有了欲望,满脑袋想得都是如何获取更大的权力,说话做事,行为举止,都会围绕着权力来进行,这样就会与以前的老朋友离得越来越远,慢慢的,称呼就变了,交情就没了。

👉答主:管理那点事。深耕管理二十年,半年时间头条粉丝达64万,文章和问答阅读量4.5亿。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想要学习头条运营技巧,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同时,别忘了点赞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