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雷军PK罗永浩(手机)

因为以前当过老师 ,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成绩最好的几个学生和一般学生天赋差异巨大,少则好几倍,多则几十倍。一直以为仅天赋差异仅仅只会体现在读书上,但看过乔布斯的视频(见我发布的视频)后,才知道设计手机也是一样。

今天我就把目前市场最牛手机企业苹果、一般企业小米、失败企业锤子手机的创始人进行天赋大PK:

一、设计天赋

乔布斯和罗永浩之间隔着100个雷军。

乔布斯、雷军PK罗永浩(手机)

尽管罗永浩动不动要到乔布斯坟前,烧手机 ,想请他在九泉之下亲自测试 锤子手机与苹果手机的性能差异。

但明眼人很容易看出,这是典型的蹭热度,罗永浩为自家手机做宣传罢了。

在手机设计天赋上,如果把乔布斯比作是《复仇者联盟》中的灭霸,那么罗永浩最多就是黑寡妇水平。

雷军对手机也颇有见解, 虽然比罗永浩强很多,但是与乔布斯比较还是差得很远,相当于蜘蛛侠的水平。

他们三人之间的对手机设计认知的巨大差异,直接决定了公司发展天花板的高度。

有趣的是,设计手机和读书一样,天才能看到普通人的问题出在哪,但普通人确很难看懂天才的思路,二者很难共事就不难理解了。

二、编程能力

在目前所有企业家中,雷军的编程技术绝对是第一流的。他不仅是武大计算机专业的学霸,大学刚毕业就能编教材,其开发软件的能力更是被称为“国内编程第一人”的求伯君看中,作为金山软件公司的接班人培养。

再来说说乔布斯,大一就辍学的乔帮主,尽管早期就是程序员给游戏机写程序,而且是主力程序员,但是技术能力比不上和合伙人沃兹尼亚克,所以乔布斯最后把心思和精力更多的放在营销上。

由此看来,乔布斯的编程能力比雷军要次些,只能算二流水平。

至于罗永浩,高二辍学,文科还行,理科就弱爆了,估计压根就不懂什么是编程。

但是,是否善于编程,不是决定手机公司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营销能力

乔布斯、雷军PK罗永浩(手机)

这个是罗永浩的强项,完全可以碾压雷军。尽管锤子手机失败了,但是从打造罗永浩个人IP的角度,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营销手法无疑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罗永浩营销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借势!

从在新东方当教师开始,先揭露老东家黑幕,与俞敏洪互怼极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树立自己正直、良心的形象。接着办英语培训机构,与“打假斗士”方舟子互撕,更使他的名声大噪。

后来进入手机行业,打怪更是一路升级,让老罗有了如小米等更多更知名的手撕对象,特别是终极大Boss乔布斯,老罗恨不得把他从坟里挖出来,天天PK。

比如:

“大家都是做手机的,除了华为谁他妈都别跟我装!”,言辞之犀利,让小米、OPPO等友商汗颜!

又比如:

“乔布斯懂个P手机,只不过在硅谷长大,能写两行代码而已”

再比如,

把锤子手机比作是“东半球最好的手机”。

这些言论让老罗赚足了眼球,带来巨大的流量,粉丝暴增致千万,在陌陌做短短半个小时的直播,就收到达26万的打赏。

也许是无意识的选择,做手机这个舞台把老罗的表演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时锤子手机无论成败,老罗都已经成功了。

至于雷军,虽然也重视打造个人形象,但是显得中规中矩,毫无创新。

乔布斯、雷军PK罗永浩(手机)

乔布斯也是个营销天才,也喜欢嘲讽竞争对手,但那更多的是一种实力的体现,是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认为对手实在太low,相比之下,老罗更像是在炒作。

善于营销固然能让公司如虎添翼,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就像李白因为酒量大而闻名,而人们记住李白并不是因为他会喝酒。

四、工匠精神:Bug

对于手机设计来说,工匠精神是一个巨大的Bug,它与用户体验似乎是天生的对头,罗永浩是个狂热的工匠精神控,一直把日本的严谨作风作为自己的标杆精神。

乔布斯、雷军PK罗永浩(手机)

所以,从罗永浩选择做手机那一刻就已经失败了。

看看以工匠精神闻名的制造大国日本和德国,有没有一款畅销手机就知道了。

对于每年都在变化的手机,除了品控,更多的是要取舍,把各种科技成果以最低的成本、最合适的方式融入到手机中。老罗这方面的天赋短板非常明显,做锤子手机失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他其实最适合去日本做精密仪器设计,如做钟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结果如何,三个人都以不同的天赋都去做同一件事,为手机江湖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