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懷念小時候過年吃的哪種食物?

總有刁民想害朕


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過年年貨直接跑超市買就行了,我們那個時候都需要自己動手做的,小時候過年特別懷念的美味當屬村裡非常火爆的炸爆米花了。沒到快要過年的前期,都會有外村的做爆米花師傅到村裡搭一個棚,然後不一會兒全村老小都知道了。



全家最激動的是我,因為我是家裡排行最小的,重活都不讓我幹。我那時候都是非常高興跑回家,叫爺爺奶奶準備好打爆米花(我們那時候叫“米層”)的原材料—大米。 用蛇皮袋裝了半袋的大米和一袋白糖,一小瓶油就讓爺爺背去排隊打米層。

打米層的過程既驚又喜打開爆米花機的那聲巨響,嚇的小屁娃可以哇哇大叫,但是大家都迫不及待打開機器蓋子的那一刻,因為爆米花實在太香了。

米層算了那時候最原生態的綠色食品了,因為原料只有大米,白糖,花生油,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劑。


廣東小思妹


最還念小時候吃的麻葉子。因為有芝麻,還焦香甜脆的,所以總也吃不夠。就到現在,我媽年年春節還都得自己親手炸點麻葉子,她說這甜甜的年滋味不可少。

分享一道【冰糖麻葉子】,沒加一滴水,全部用雞蛋和麵,好吃的不只是脆,而是輕輕的酥酥的脆,口感味道都像瑪格麗特小餅乾,瑪格麗特就是加了蛋黃才酥的掉渣的。

【冰糖麻葉子】

材料:麵粉200克,雞蛋2個(100克),冰糖粉50克,黑芝麻20克

做法:將麵粉和冰糖粉放入大碗中。老冰糖放料理機裡打一打即成冰糖粉。

用筷子先將雞蛋攪散,然後再跟麵粉冰糖粉一起攪勻。

用手和成麵糰,靜置醒十五分鐘,然後稍揉讓麵糰更細膩光滑,再醒十分鐘。麵糰要和稍硬點,這樣擀成麻葉子才不粘連。

醒好的麵糰取出到面板上,放上黑芝麻。

反覆擀開卷起,將黑芝麻擀入到麵糰裡去。連我累的不行,後悔沒直接和到麵糰裡,硬的擀不動。

然後分成兩個小面劑子,擀成薄薄的大餅皮,越薄越好,如烙饃般,或者春餅般的薄最好。

然後將大面片整個緊緊的卷在擀麵軸上,用刀沿著中間劃開,這樣一刀直接就分成數條面片了。

拿開擀麵軸,再把長面片切成菱形小片即成麻葉子的生坯了。這時候就體現出麵糰和的硬點的好處了,小面片都不粘,都能輕易的分開,面若太軟,粘成一個疙瘩分不開就麻煩了。

將麻葉子一片片的擺放在蓋簾上,晾一晾,蒸發些水分後再下鍋炸。或者隨便想什麼時候炸都行,晾到乾硬就打包收起來,放冰箱冷藏,只要是乾乾的就行。以前這種麻葉子的生坯都有放到開春才炸的。還可以一次做的多點,過年走親訪友就拎上一袋子乾的麻葉子生坯,送給親戚朋友自己炸去,糯米麵的也能這樣做。

炸麻葉子,找個圓底口大的炒鍋,倒入小半鍋的油,中火將油燒熱,手伸到上邊覺得熱乎了,就用一根筷子放進去,頂住鍋底,發現有小泡泡冒出,就說明油溫夠了。轉小火,保持恆溫就行,然後放入麻葉子生坯,瞬間就都會蓬髮著飄起,雞蛋和麵的緣故。

用筷子邊炸邊翻拌,以保證每片都受熱均勻,等到顏色都變得稍金黃,即可用漏勺撈出控油

撈出炸好的麻葉子,晾至涼透,就放入保鮮袋或者大的玻璃罐中密封保存,到吃完都酥脆不綿軟。

小貼士:不是發麵的,所以全部用雞蛋和麵才有那種酥酥的口感,密封好了,放半個月都還是酥脆的,和麵時加了水的也脆,但是酥,就差點意思。


虎媽尚菜


小的時候家庭經濟特別貧困,那時候的主食就是窩頭,煎餅,喝大碴子,小米粥。那時候的玉米是用石磨人工推出來的,小米子也是穀子脫粒,簡單搓一下,都是真正的粗糧,帶著米殼就那麼吃了,特別粗塞喇嗓子。也就是過年能吃上點大米白麵,能用白麵包上餃子就是年夜飯。那量也是比較少的,並不是能都管飽。所以過年的餃子是最期盼的了。雖然當時的餡料不如現在的全,但那種期盼好久才能吃到的東西也是最懷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