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掘墳鞭屍並非我狠毒

伍員又名伍子胥,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因為太子建被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關於鬥爭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這邊踢你一腳那邊你罵幾句,非但不能讓你掃清障礙,反而會讓你四面樹敵。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顯然作為歷史上的名佞,費無忌是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為了一次性掃清障礙斬草除根,費無忌建議楚平王以伍奢為人質,將他的兩個兒子召回一起殺掉,不然以他兩個兒子的才幹,將來恐怕會成為楚國的禍患。

對你掘墳鞭屍並非我狠毒

楚平王對伍奢說若將你的兩個兒子招回可免你一死。要說知子莫若父,伍奢斷定大兒子伍尚為人仁厚,一定會來。小兒子伍員剛烈善忍,一定不會來。事實果真如此,伍尚束手就擒與伍奢一起被殺,伍子胥挽弓而逃。

一路逃亡的伍子胥路經昭關,昭關地勢險要,並有重兵把守,過關難於上青天。世傳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白了頭(關於一夜急白頭的原因詳情可以去問不知妻美的東哥這方面他有經驗)。後來在東皋公的幫助下換裝才得以混過了昭關。也有一種說法是伍子胥過關時被發現了,但他對守衛說:“楚王要抓我回去的真正原因是懷疑我偷了他的夜明珠,你現在搜我身,看有沒有夜明珠。”守衛當然搜不出這虛構的夜明珠,伍子胥接著說道:“你現在也看了我身上並沒有夜明珠,如果你把我抓回去換賞錢,我肯定說夜明珠是被你拿了”。守衛權衡之後悄悄把他放了。不管哪種說法反正伍子胥最後是順利過了昭關。

對你掘墳鞭屍並非我狠毒

到了吳國的伍子胥知道公子光素有野心,想殺掉吳王取而代之,於是推薦專諸。酒宴之上專諸用魚腸劍刺殺吳王僚,吳王僚當場斃命,而後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而後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這兩位大咖的輔佐下大敗楚國攻入了郢都。再回楚地的伍子胥終於有機會報此大仇,然而楚平王早已病逝,繼承父業的楚昭王也已逃至隨國。自古逝者為大,人都死了不管什麼仇什麼恨都理當一筆勾銷,既往不咎,然而睚眥必報的伍子胥卻並不打算就此饒恕他們。沒有找到楚昭王,便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足足抽打了三百鞭方才作罷。

對你掘墳鞭屍並非我狠毒

我知道挖墳鞭屍自古為世人所不齒,我知道萬世因此將對我口誅筆伐,可雖千萬人吾俱往矣。不是我放不下內心的仇恨,而是過錯本該付出代價,不原諒是因為必須給那些為此亡故的人一個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