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精忠報國”這個詞,就會聯想到一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的忠勇之士,這個詞出自《北史·顏之儀傳》。而最先想到的人物就是岳飛了。
岳飛生於南宋時期,當時北方的金人南侵,當時岳飛才十五六歲。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毅然決然的投軍,加入到抗遼的隊伍中。中間遇到了父親舉喪,岳飛回鄉匆匆回鄉奔喪,喪事結束後,岳飛臨行前,母親將岳飛叫到身前。
姚太夫人為了激勵岳飛,將“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刺在了兒子的背上,從那以後,“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就永遠的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從未褪色,也深深的刻在了岳飛的心上。
所以,“精忠報國”也在後來成為了為國竭忠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典故之一,為後來的青少年教育經典,不斷激發著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更是對抗金英雄岳飛的高度評價。這有利於樹立起個人與集體對於家國的熱愛之情,效忠之情,也是
對於一個愛國者的高度讚揚。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戰爭時期,一種犧牲會擴大至獻出自己的生命,因此,為祖國而戰死沙場也是一種愛國主義的體現。
由此,“精忠報國”不是愚忠,而是愛國主義的體現,是一個國家的人民為國家犧牲奉獻自己的高尚節操。一代名將岳飛在封建的就社會中離開了我們,但他的英雄事蹟永存於人們心中,岳飛始終是一個國家不可多得的棟樑人才。
一、 論“精忠報國”與“愚忠”。
“精忠報國”就是好的嗎?
“精忠報國”僅僅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對國家忠誠,對君王忠誠。但是,從思想層面來說,“精忠報國”則是法家和道家思想的衍生。法家主張變法圖強,依法治國,在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許多的理論依據和行動方略。
將士大臣們都將皇帝的命令,國家的律法視作金科玉律,不可違背,這就在思想上形成了“精忠報國”,確在人們眼中就成了“愚忠”。君主帝王也只是一個人,他們也會有出錯的時候。例如晉武帝司馬就因為一個錯誤,導致中國在歷史上混亂了三百年。他曾經一度讓中國呈現了一統的局面,但卻因為一己之私心,讓自己的傻兒子當太子。這就是晉王朝加速滅亡,民不聊生。
輔佐晉武帝的百官們為何沒有勸阻,這也是一種“精忠報國”嗎?肯定不是,這就是一種“愚忠”,一種置國家於水火之中的“愚忠”。
“愚忠”就真的不好嗎?
“愚忠”就是隻知聽從帝王的命令,忘記了國家律法的存在,一昧的按君主意思去做。其實,“精忠報國”和“愚忠”二者在本質上並無太大的區別,都是對
國家盡忠、對君王盡忠、對人民盡忠。這主要是看盡忠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心繫天下,想著忠君報國。所以,就光從字面意思來說,“精忠報國”與“愚忠”是沒有太大相關關係的。岳飛之忠還包括著忠君思想,他只是沒能分清楚君王與國家的分別,忘了帝王也只是個人,有時也會犯錯。
建炎元年五月,趙構在應天府登基稱帝,岳飛企盼著他能救國家於水火中,指望帝王能夠擔起抗金救國、收復中原國土的大任。然而,趙括根本就無法堪當大任,岳飛失意而歸,於是向皇帝提出了抗議,這次,他沒有對皇帝“愚忠”,而是堅持著“精忠報國”。
“精忠報國”與“愚忠”為何會扯上關係呢?
岳飛的忠究竟是“精忠”還是“愚忠”?這始終是關於歷史人物岳飛的歷史評價,如何才能做到歷史地、全面地評價岳飛大非問題,這免不了系統的辨析。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在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人命所傳誦,
他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思想和言行。其中,被人們稱作是“愚忠”的事情就是岳飛奉命直接帶兵鎮壓洞庭湖農民起義這件事情。但從現在看來,其實鎮壓農民起義從政治統治上來看,岳飛聽命鎮壓並無過錯,這的確是有利於國家的政治統治。但從農民的角度來看,這就是與國家階級勞動人民對立的事情。因此,也有了這樣一個結論,即
岳飛的忠是對皇帝、對政治的“愚忠”,而不是對勞動人民的忠,不是“精忠報國”的忠。在這裡,“精忠報國”就成了“愚忠”。二、“精忠報國”與“愚忠”的孰是孰非。
何為“愚忠論”?
在紹興九年,趙高宗為了安撫諸位將員,都給予封賞,岳飛也同樣受到了豐厚的封賞。在這裡,就涉及到了岳飛在對待宋國和金人議和的事情以及高宗妥協投降的根本態度問題。岳飛自然是完全反對的,並且是自始至終反對的,他想要帶兵一統中原,收復疆土,完成先帝對他的託付。岳飛雖手握重兵,但終究是抵不過君臣之分,高宗一意孤擲要議和,岳飛只好上書“乞歸田野”。
最後,由於岳飛在此時並沒有再繼續的“愚忠”,再加上秦儈的嫉妒與憎恨,最終還是死於高宗手下。岳飛在當時的無奈,其實也反映了當時宋朝終將滅亡的結局。宋高宗聽信小人秦儈的讒言,而將真正忠心的岳飛除之而後快。
其實,早在前兩次岳飛帶兵進軍金人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岳飛並不是“愚忠”,他只是對君王還抱有一絲希望。前兩次的進攻,本可以一直進攻,並且很有可能可以取得勝利,一舉收復中原。但兩次都由於高宗下詔讓岳飛班師回朝,岳飛也是提出了反對的抵制。但岳飛最後還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屈服了。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發現,岳飛始終堅持抗金,始終反對妥協投降的愛國主義思想,這都始終貫穿在岳飛的思想行動之中。由此,岳飛在面對高宗的班師詔下,並沒有屈服,在“忠君”和“報國”二者發生衝突的時候,岳飛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後者。所以,岳飛根本就不是“愚忠”,而是清醒徹底的愛國主義思想的淋漓表現。
“大丈夫當視死如歸”:
最後,岳飛的“精忠報國”還是抵不過小人的讒言嫉恨,岳飛最終慘死。他就義在風波亭,享年三十九歲,正值風華年少啊。但是,他“精忠報國”的思想仍然會留在人們的心中。他的傻就在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幾個字之中。
最終的結局就是,中原收復大業未能完成,南宋最終還是成了他人的疆土,以悲劇告終。一首《滿江紅》道盡了岳飛一生的蕩氣迴腸和悲壯激烈。那一句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激勵著他自己一生戎馬,也激勵著後人。明朝的于謙同樣也是如此,明宣宗在初期同瓦剌的戰爭中獲勝,為明朝帶來了幾十年的和平,卻也使自己身體不堪重負,最終英年早逝,留下了僅九歲的皇長子朱祁鎮,即明英宗。明英宗寵信宦官,最終釀成了土木之變,自己也淪為了瓦拉的俘虜。
于謙才是真正的從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為了穩住國家朝政,他向太后建議立明英宗的弟弟也就是朱祁鈺為帝,將明英宗尊為太上皇。這才避免了瓦剌想要進行政治訛詐的企圖,保全了明朝的大局。但後來的英宗回朝,後來的兵變,英宗很快就拿下了朱祁鈺,重新做上了皇位。
這時候,于謙作為前朝的肱骨之臣,朱祁鎮不得不殺,而於謙也不願再做謀逆之臣,選擇了英勇赴義,最終冤死。這不僅是“愚忠”,更是“精忠報國”。這讓後人知道,死也是一種報國。
結語:
宋朝岳飛的死,明朝于謙的死,都讓人記住,讓歷史記住了。但答案究竟是怎樣的,岳飛和于謙真的是“愚忠”嗎?英雄為何到最後都會喪命,這樣,還有人敢成為英雄嗎?其實,在他們選擇做一個英雄時,他們就已經將生死拋在腦後。
英雄不就是這樣嗎?他們將生死拋棄,將個人利益拋棄,所以就在這時,他們已然違反了政治的遊戲規則,所以,他們都沒能逃過皇權的魔爪。究其根本來說,岳飛始終堅持“精忠報國”不僅是因為個人的高尚節操,還離不開他母親姚太夫人的刻字鞭策,這也是古代孝文化的源遠流長的集中體現。
古人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岳飛背上的四字正是岳飛母親對岳飛的高度期盼,也是一個民族記憶的流長。岳飛的孝道永遠的留在了他的肌膚之中,與血液融為一體,“精忠報國”四字也成為了岳飛一生遵奉的信條。在今天,人們將岳飛的精神融入了民族的文化血液之中,不論是“精忠報國”還是“民族之魂”,都是對岳飛的高度評價。
學習瞭解歷史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需要完全深入的去了解一個時代,瞭解一個時代人物,並從中得到時代的韻味和人物的品質評價。歷史一直都在前進,一直都在推動著時代向前發展,過於糾結過去也不可取。但歷史始終是號召著一個時代先前發展的向心力。
閱讀更多 風吟槍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