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棗莊因多棗樹而得名,與華東門戶徐州和孔孟之鄉濟寧相連,擁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運河文化。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棗莊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它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還有著別具特色的風味美食。

南石驢肉

魯菜系,產於南石鎮石菜村,已有200多年曆史。製作時精選健壯老驢肉,配天然中藥材20多種,用多年老湯文火燉6-8小時即成,所產驢肉色澤深紅,味道鮮美,口感純正。驢肉性溫偏涼,可常年食用,是棗莊一道不可多得的傳統名食。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棗莊辣子雞

棗莊是中國辣子雞之鄉,棗莊辣子雞也稱"棗莊大盤辣子雞",為魯南地區頗具特色的美食,其特點是鮮、辣、香,色豔味重。

“棗莊辣子雞”採用當地散養土雞,選配名貴佐料,精工烹製而成,老少皆宜。辣子雞多以公雞烹炒,因為公雞較之母雞更具有"陽剛"之氣,公雞又以"本地雞"為佳,本地雞又以小公雞和老公雞為主,小雞吃起來鮮嫩可口,幾乎不用吐骨頭,老雞吃起來回味無窮,唇齒留香。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西集羊肉湯

西集羊肉湯久負盛名,曾被譽為“天下第一湯”,現今又被譽為“齊魯第一湯”。西集羊肉湯最早是被明代江南鎮江的美食家湯美顯發現,繼而揚名全國的。

西集羊肉湯選料是剛長成個的小山羊,肉和內臟分開處理,流動的清水浸泡到一定程度時,悶煮恰到好處,折骨專熬骨湯。幾個羊的羊骨混合熬至白漿,不加任何佐料,盛出的叫羊清湯。這清湯不加鹽醋等任何佐料,但喝時沁人心肺,回味無窮,更無羶腥。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張家狗肉

臺兒莊"張家狗肉",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製作精細講究,選用十幾種名貴佐料,配以百年老湯,香而不膩,爛而不散,鮮美可口,色味俱佳,具有益氣、輕身、安五臟、益脾胃、治五癆七傷等作用,可謂魯西一絕。

"張家狗肉”的吃法也頗有講究:一是要用手撕成條塊狀或條狀,大口吃,注意不能用刀切,以免染上鐵腥破壞了肉的原味兒;二是要佐以花椒或者大蒜一同咀嚼,香味更加奇特。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黃花牛肉麵

棗莊美食的代表之一。創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其精選上等焙乾黃花菜和本地成年黃牛精肉,配以黃牛大骨頭熬製的高湯。再加上十餘種溫胃暖脾、理氣通竅的名貴中藥材,以及調味佐料共同燉煮,至湯、肉、菜、料完全融合,形成油而不膩、味感厚重、芬芳撲鼻的黃花牛肉湯。

將精製麵條在清水中煮熟,撈出裝碗,盛出沸騰的黃花牛肉湯,劈澆於面上,湯麵各半,佐以辣椒、香油、芫荽或小蒜苗,輕巧一拌,就可盡享美味了。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含羞丸子

一款源於山東棗莊,非常有趣的傳統名菜。廚師們把它叫做"含羞丸子",而食客們則稱它為"逍遙丸子"、"神仙丸子"。之所以叫它"含羞丸子",是因為此菜剛出鍋時有桔子般大小,裝盤後便逐漸收縮到只有蛋黃般大小,恰似少女含羞。

“含羞丸子”初上桌時小皮球般大小,趁熱食用質感如絮,稍冷收縮猶如皮球放氣。如有條件,炸丸子可在餐桌旁邊進行,使丸子炸好後儘快上桌。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薛城糝湯

"糝",音san,迄今已有2400餘年的歷史。《禮記·內則》載:"糝,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一為餌,煎之"。

"糝"湯是由麵粉,去皮麥粒,雞湯等熬製的一種湯,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入口生津,滋潤全身,深受人們的青睞,成為稀飯家族中的上品。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滕州,喝了此湯大加讚賞,問當地人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於是,當地人也叫它"啥"湯。現已成為棗莊市薛城獨創的大補飲食。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山東酒文化淵源流長,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棗莊更是把酒與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棗莊人左丘明在《左傳》中說“酒以成禮”,可見在春秋時期,棗莊就有了酒文化;戰國時期的孟嘗君,養食客三千,研治國方略,謀取天下,酒是不可或缺的;東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在棗莊遊山歷水,唯酒是務,一代酒仙,傳為佳話;唐朝詩人李白,醉臥蘭陵,留下千古絕唱《客中行》。

棗莊有棗,有樹,還有酒。

棗莊,無論是風土人情,還是美酒佳餚,都不斷吸引著人們來一睹芳容,自古以來,更是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來到這裡,並留下華美的篇章。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