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一根铁索连接两岸,也架起通往梦想的桥梁。过江,承载着去往远方的念想。灯火相交的两岸,在茫茫翻腾的洪流里,映衬出一城、两江、三镇、四季。

市井生活里是恣意生长的烟火气,老味道牵扯着城市记忆,一江水让现代商业文明与码头江湖在这里融合,蜕变。

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江边长大的孩子 跟水更亲

伴水而生,因水而荣,是武汉这座老城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长江的魅力在这里被无限放大,武汉人丝毫不掩饰对一江水的喜爱,“江城”成了武汉的别称,被龙王庙的水位牵动过的神经,裹挟着轮渡汽笛的轰鸣,成为老武汉人特有的过江记忆。

江边长大的武汉伢子自然亲水,游泳圈一扔,扎一个猛子溅起一滩水花,光着脚丫在江滩奔跑,以为能抓住夕阳,或者追上那趟疾驰而过的绿皮火车。夏日的傍晚躺在藤椅上,摇着蒲扇乘凉,好不逍遥,豪情万丈地拉上小伙伴对着江水拜把子,就是与长江休戚与共,鱼水腻歪的日常。

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小时候总盼着去坐轮渡,那一趟过江旅程就像一场冒险,馋那一口轮渡上吆喝叫卖的绿豆冰棒,不厌其烦的站在甲板上挥手,仿佛置身宇宙中心,跨过一江水,彼岸就是世界尽头。殊不知,流水带走光阴的故事,随江逶迤曲折,教人善感,也教人开怀。

长大一点后,过江成了往返家中和单位的必经之路。于是总骑自行车坐轮渡过江,那时没有栈桥,只有一级一级的台阶,武汉人称为“礓(jiāng)踏”,每天顺着台阶边的溜坡把车一口气推上去是需要一把力的。走完了台阶要上趸船,经过跳板,总是走一步,晃三晃,带伢的乘客个个都把伢的手牵得紧紧的,生怕一不小心就从跳板空隙里掉到江里去了。

在长江二桥建成之前,每天坐轮渡往返流动于江南江北之间的最大群体,要数曾家巷的国棉职工和红钢城的武钢职工,粤汉码头到红钢城之间的轮渡,可以说是他们的专线。

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武汉轮渡一走 就是119年

“行遍天下路,惟有武昌好过渡。” 这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的地理学家刘献廷在他的《广阳杂记》中留下的名句,当时的汉口已是天下四大名镇之一,商贾云集。武昌城自然也有到汉口的渡船,渡口则在离汉口更近的汉阳门。

两百多年后,张之洞在武汉兴办实业,武汉向着现代化一步步迈进。1900年,张之洞的亲信爱将,广东南海人冯启钧在汉口创办利记轮船公司。这便是是武汉轮渡的开始。

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在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未建成以前,只有轮渡或摆渡船联系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的交通与生活。对武汉人而言,居民的“出行史”就是一部百年轮渡“过江史”,轮渡成了一条“永远不堵”的过江通道。轮渡扎根于武汉码头文化、市井文化,是一种深入到武汉人骨子里的感情。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民主要靠轮渡过江。

到武汉解放初期,武汉轮渡却一片破败。3艘主力船锈腐不堪,“随县”、“蒲圻”号甚至要一边航行,一边用竹筒抽排舱底的积水。航线码头大多又陡又滑,每逢刮风下雨就有人摔跤。之后,武钢、武重等国家级重点项目纷纷在武汉上马,大批产业工人过江上班需要坐船。延安轮、湖北轮、汉阳轮等带着时代气息的新轮渡应运而生,武汉轮渡迎来了大发展。

历史客流记录显示,鼎盛时期,武汉轮渡曾一度拥有客运航线18条、渡船48艘,1989年年客运量达到了1.6亿人次。从汉口汉江口到武昌汉阳门的轮渡航线开始到现在,武汉轮渡已经走过了119年的风雨历程。

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岸边灯红酒绿 城市永不眠

1995年,长江二桥建成通车,武汉陆地交通进入大发展时期,过江主力从轮渡变成了公交。而今,武汉江面上的桥越来越多,包括在建的从上游至下游共达11座。江底隧道也贯通了两条,开车或乘坐地铁几分钟就可以过江。2018年1月1日,武汉取消了ETC,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车过江。

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交通在不断发展,轮渡也在不断更新,变得越来越好看在岁月长河里穿梭了百余年的武汉轮渡,悄悄迎来新的蝶变。对于很多武汉人来说,过江承载着他们关于这座城的记忆,轮渡的变迁里有他们一寸一寸生长的轨迹。

始建于1909年的武昌北站,是粤汉铁路起点,也是长江铁路轮渡起点,被拆除时激起无数武汉人的情思。如今的轮渡早已具备了旅游功能,兼具“渡”与“游”,被串联起的汉口江滩、江汉关钟楼、龙王庙、龟山、晴川阁、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黄鹤楼、渡江博物馆等景点,在夜色里也成了城市光源。

粤汉铁路老去,轮渡成为历史,细数武汉“过江史”的变迁

城市美好生活的堡垒在江上被架起,再难见江边的渔民,取而代之的是通宵的灯红酒绿,年轻的活力在江水边涌动,所有包容、美丽、温柔、慷慨,都在这里凝聚成,武汉向上而生的力量。

大江大河之畔,江水澎湃不息,游子归来,落叶归根。相信,未来在这片热土,它还会生发出更多的奇迹和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