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30年還房貸,或者說買房是件愚蠢的事情麼?

南寧樓盤網


現實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買房的幾乎沒有後悔的,不買房的天天后悔,而完全買不起的卻在幫他們後悔,感覺就是光腳的嘲諷穿鞋的。



我覺得用30年還房貸不蠢,那麼用一輩子幫別人供幾套房的才是真蠢,雖然很多人說租房生活比買房更輕鬆,但現實中買房比租房過的更好。


雖然房價在漲,但是房租也在漲,買房前期壓力大,租房後期壓力大,無非就是先吃苦還是後吃苦的選擇。

按照現在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買一套房子的錢可以租房四五十年,但是別忽略經濟和收入是在漲的,當然房租也在漲,但月供卻不變。之前在深圳租了一套房子,一個月6300,房東十年前買房花了一百多萬,當時只能租兩千,需要50年才能回本,但隨著房租上漲20年就可以回本,現在房價漲到500萬左右。



如果你十年前沒買房,再過十年,你付出的租金就已經幫房東養了一套房子了。當然那些租農民房的不算,但是也幫房東養了一套農民房。社科院預測20年後中國人均收入會達到發達國家標準,你相信就可以買房,因為當時候按照房價與收入的比例,房價會達到一個現在不敢想的價格。如果你覺得收入會跌,那就別買房。


自住投資惠州東莞深圳可以私信我,新房免傭。


大王樓視


用20~30年還房貸,或者說買房是件愚蠢的事情麼?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買房絕對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至於用20-30年來還房貸那是無奈之舉,沒辦法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中國的家文化。

家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父母,妻兒加自己,這是家裡的人。

房子,這是生活的必要場所。

一個完整幸福的家,除了自己的至親都在身邊以外,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房子才是完美的。

畢竟租的房子不屬於自己,裝修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執行,怎麼著都會有所拘束。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買房子是必須的,不是一件愚蠢的事。

作為投資

在自己有住所的情況下,餘外購房作為投資。

這種情況說不好是否愚蠢,往前推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來看,買房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畢竟作為投資的話,價值翻了好多倍。但是如果往後看呢,投資房產是否還能有這麼高的收益,誰都說不定,雖然現在看來以後的房價還是會有所上調,但是上漲的幅度是否有其他投資收益高還不能確定,更何況還有房價會跌的幾率呢!

從這方面來看的話,就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孰是孰非,誰也說不清楚。

無法全款買房,用20-30年來還房貸

單看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是有必要的。

即使你有全款的錢,貸款買房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大土豪不缺這點錢的例外)

具體為什麼划算,其他答主給出了很詳細的數字計算,我就不重複了。

簡單說幾點,貸款買房的好處:

1.短時間的壓力小

貸款不用一下子還清,分期還款可以減輕自己的資金壓力。

2.提前住上房子

沒有那麼多錢的情況下,貸款買房可以提前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

3.手上的錢可以應急

如果急用錢,不至於因為一下子把錢全用來買房了導致資金太緊張。


以上回答或許不太全面,但就個人觀點,買房(還20-30年房貸)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不服留言,望你可以說服我。



我是烤腸,沒錢只能吃烤腸的烤腸。謝謝大家抽出寶貴的時間來看我的回答,祝大家2019都能掙大錢。碼字不易,每一個點贊與關注我都會倍加珍惜,謝謝!!!


烤腸與生活


《用20~30年還房貸,買房是件愚蠢的事情麼?》

有人問:

用20~30年還房貸,或者說買房是件愚蠢的事情麼?

真的划算嗎?


關於這個問題啊,陳旭先給大家上個圖……


隨著近三十年通貨膨脹的侵蝕,“萬元戶”只得成為歷史概念,那麼現在多少財富才相當於以前的“萬元戶”?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答案是“255萬”!


請看七八十年代的錢有多值錢吧!

﹝大米﹞

七八十年代:0.12元/斤。

2015年:4.4元/斤。

價格是30年前的36.66倍。

﹝培養一名大學生﹞

七八十年代:從小學到大學學費為140元。

2015年::從小學到大學≈15000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1071倍。

﹝看病花費﹞

七八十年代:大約0.98元。

2015年:平均為9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91.8倍。

﹝房價﹞

七八十年代:100平每月扣房租1.2元。

2015年:100平每月房款至少2500元。

價格是30年前的2083倍。


255萬在2015年,可以在東莞萬科買一套舒適的房子,外加一輛30多萬元的轎車,手裡還能有幾十萬的存款。


當然了,255萬現在東莞未必能這樣很舒服了,因為2015年到今年2018年,已經過去3年了,房價已經上漲了!

1990年


從這一年開始,深圳住宅結構從單一的統建樓轉向方正舒適的經濟實用風。當時海富花園三期富春閣呎價410元,也就是每平4510元,在當時算是蠻貴的了。

現在海富花園均價4.2萬/平,漲幅831%!

同樣在羅湖的東翠花園,一平才賣1800元,現在賣5.2萬/平,漲幅2789%!

碧海花園1500元/平,現在均價5.2萬/平,漲幅3367%。


仁兄,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嘛?

假設你有15萬錢塊錢,你存銀行,從1992年到現在2018年,26年時間,你吃利息,15萬塊錢能變成60萬嘛?不可能的事情。

假設你這15萬塊錢,沒有存銀行,而是當初買了100平米深圳碧海花園的房子……

現在5萬1800元一平米……

那麼你這100平米房子,在2018年,價值518萬元!


是的,你沒看錯!

如果26年前,你花15萬塊錢購買了深圳碧海花園100平米房子,現在你就有了518萬元!

假設你沒買房子,你一直存銀行,現在有沒有30萬存款,都很難說。


咱們在假設一下,你很聰明,在26年前,你貸款150萬,購買了深圳碧海花園1500元/平的房子,購買了10套。


我們知道,貸款利息一般20年基本翻一倍,也就是你貸款150萬,20年後加上利息,你連本帶利總共需要還大概300萬元左右。那麼26年後呢,我們就多加點,算你要還400萬好了。

(我沒計算,估計的,可能有出入,你看後面就知道無所謂了)

你貸款了150萬,20年後需要還400萬。


但是,一套一百平米的深圳碧海花園的房子,現在已經價值518萬元……

而你有10套深圳碧海花園的房子,總價值5180萬元……

所以你只需要賣掉一套深圳碧海花園的房子,獲得518萬現金,償還你26年前貸款150萬,以及利息250萬,都綽綽有餘,就這一套房子的錢,你還剩下118萬。

但是,你還有另外9套深圳碧海花園的房子,每套房子都價值518萬元。


9套 X 518萬+118 = 4780萬


看,假設你26年前,在1992年貸款150萬,購買了深圳碧海花園10套房子……

2018年,你償還銀行連本帶利400萬之後,你就可以淨落4780萬。


記住:

【1】你是按照當年的價格貸款150萬,購買了價值150萬的房子;

【2】所以,你給銀行還款的時候,是按照150萬計算利息和本金的,你只需要還150萬的利息和本金;

【3】但是房價在26年時間內,上升了34.5倍。也就是說,你當初借來的150萬價值上升了34.5倍,變成了518萬X10套 = 5180萬。

【4】但是你只需償還150萬本金及利息,而不用償還150萬增值的34.5倍(5180萬)。

【5】房產增值的4780萬元,屬於你,而不屬於銀行。

【6】因為你當初150萬買房錢全部是找銀行借來的,等於你一分錢沒出……

【7】但是2018年,你一分錢沒出,全是借來的,你現在已經是千萬富翁。


陳旭的結論:不借錢買房,是100%的傻X。


陳旭精選文章:富豪的發財思路,窮富的關鍵所在,窮人知道了必將升官發財今日頭條鏈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408430091080057345/

屠龍有術


看看你身邊的人,買房有多少是後悔的?

往前推10年,沒有後悔的,往後推10年,估計也不會。

買房這事本身就是一個長線投資過程,今年買明年賣不合適,要麼投資賺不到錢,要麼是剛需買錯了房子。

買房要看樓市的基本面,不能過度看重短期調控政策。

基本面是什麼?

城鎮化至少還有15年。在城鎮化過程中,人口又是關鍵指標。

城鎮化在這個過程中,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房價肯定是有支撐的。

但是第六次普查顯示,2000-2010年中國600多個地級城市有180多個城市人口是減少的,還有300多個城市人口是基本不變的,大概只有100個城市人口是在增加的。

上圖是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結果,藍色和紅色是人口流失區域。現在城鎮化提速,2010年以後,數據會更加驚人。

所以,人口是很重要的指標,一定要挑人口流入的城市。

買房肯定沒問題。

不要把希望寄託在租房上,現在房租漲幅比房價還猛。

那麼應該貸款買房嗎,20、30房貸年有必要嗎?

1、如果沒買過,首套房,那麼房貸是一定要用的,且不說首套房購房者一般實力有限,房貸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1套房貸款而已,你又不是炒房的,還怕收入跟不上?

2、房貸是優質槓桿,是普通人門檻最低的槓桿,是成本最低的槓桿,雖然房貸利率在漲,但成本相對於消費貸信用貸都是要更低的。

你不用,別人也會用。

3、不能貪婪,那些因為房貸,過度加槓桿而垮掉的人生,都是太貪了。

讓點資源給剛需不行嗎?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不貸款買房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呢

首先,要說貸款買房絕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而且,綜合通貨膨脹和房產增值等情況來看,適度的槓桿對家庭和個人財富增長是有益的,實踐證明,近十年來凡是貸款買房的都賺得盆滿缽滿的。

雖然在現在的高房價下,貸款買房帶來的每月還款額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如果是30年的貸款,很可能利息都超過了還款的本金,但是從長期來看,由於通貨膨脹和經濟發展的因素存在,這並不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就算租房,想要獲得同等舒適體驗的居住環境也要不少的租金。從數據來看,2007年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3786元,而十年之後的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36396元,翻了不止一番。所以如果說現在就買房,雖然房貸壓力不小,但是相當於鎖定了房價上漲的風險和未來將還款的金額,在收入不斷增長時,至少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同時,對於中國人來說,和西方思維不同的是,房子是一種剛需,儘管現在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租購併舉和租售同權,在心理上,大部分中國人還是覺得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才會有“回家的感覺”,在社會影響方面,房子也是婚姻的一部分,即便部分年輕人的思想比較開放,覺得買房租房都一樣,但是雙方的父母並不這麼想,多少人的愛情沒有結成正果就是因為房子的原因。

當然,目前的房市存在著不小的泡沫,這方面還需要政府加大調控和管理力度,對於投資購買房產還要謹慎考慮,但是如果是為了自己居住,花錢買房是絕對沒有錯的。


盤和林看經濟


用20~30年還房貸,是值得的,並非愚蠢,如果能全款買,更好


理由如下:

假設你有200萬元,如果你把這筆錢存入銀行,那麼你只能掙利息錢,但是如果你全款買套房子,等待幾年房子漲價,那時你在把房子賣掉,掙多少不敢保證,但是至少比你存在銀行靠利息掙的多。

可能有人會問,誰敢保證以後的房子不會掉價?

這個在全國來說,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都會上升,不會掉價的,但是在一線城市,確實有可能會掉價,因為一線城市搞的房產泡沫吹的太大了,嚴重不符合房產實物價值本身,而現在政府也在調控,所以一線城市的房價有可能會下降。


但是在其他城市,一般來說不會掉價,因為相較一線城市來說,其他城市談不上什麼泡沫經濟,在價錢及價值上基本上是保持平衡的,而且在加上城市的穩定發展,gdp上升,房價也會隨之變高的,雖然不會突然暴漲,但是緩慢上漲是肯定的,要知道房價不是蔬菜,只要緩慢上漲,就已經可以讓我們賺很多錢了。


鑫時空


身邊有太多人想上車申請房貸,卻申請不下來。見慣了這幾年樓市調控中,不斷有身邊的朋友通過房產實現資產的第一步積累的鮮活案例,悔恨的是沒有早點開始還房貸。

幾年前,用十幾萬二十萬就可以湊夠一套房子的首付,然後剩餘的七成房款都通過銀行按揭,都是使用最長貸款年限的。銀行利率還有打折,可以說按揭購房,按揭款是融資成本最低的一種槓桿途徑了。

和投資實業相比,購房流程簡單,購房升值過程簡單,也不用自己出力,只要付款然後等著升值就好。如果升值比較慢,還可以考慮出租,有了租金收入,以租養貸。就算是不能以租養貸,也能抵扣了一大部分按揭款。買房之後還可以提取公積金,利用公積金再還一部分按揭款,湊湊就沒有還款壓力了。自己創業,投資實業,每天忙到早不見日出,晚不見日落,可能一年的收益還沒有房產增值來的快。

和投資股票、購買理財和其他金融產品相比,房產不會讓持有者虧本,即便短時間的房價下跌,持有三五年之後也會補漲,換取收益。相比中國股市,大家都懂的。


王曉添leon


簡單的說窮人把錢借給銀行(儲蓄),富人向銀行借錢(貸款),而作為普通人,唯一享受低息長期貸款的機會就是買房,你說買房愚蠢?

表面上,你向銀行借了100萬,二三十年下來一共要還200萬,似乎是虧了,但是你算過二三十年前的100萬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嗎?

以前自己拿定主意貸款20年的,現在房價翻了幾翻,工資翻了幾翻都提早還了貸款;一直堅信跌而不買房的,現在都在罵當初身邊勸他不要買房的人。

跟你說房價會跌的,你問他,把他的房子現在的高價賣你,然後如他所說等房價跌了他就可以再去買一套,這樣他不就賺了嘛,當你這麼問他的時候,他反而會說不行,要等房價漲了再賣。這告訴我們,你的事情,只有你自己做主,身邊的人隨口說的話,不會為結果負責的。

再說一點,房產是最穩定的投資產品(剛需就更不用說了),你買房就等於變相的存錢,等你存夠了,它帶給你的價值可能是你十年都不一定掙得到的。有人說公租房要大批量出來,但請問:你花20-30年租房和你花同樣的時間還貸款,末了你得到的有什麼區別?相信結果不用我說大家都明白。


買房小幫手


划算!

不愚蠢!

在我今天回答的另一個問題時,充分說明了買房子長遠看是個重要的選擇,也是很划算的買賣。大家可以去看看。

在房租越來越高的現在,買房成為一個迫切的事情,哪怕只有小小的一居室空間,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幸福生活非常美好的體驗。

如果在你三十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買房,二十年後五十歲三十年後六十歲,正好在奮鬥的年齡完成了自己人生奮鬥目標,年老時開始享受自己的奮鬥成果,多好的人生設計和體驗?!

人的一生該努力的時候努力了,該奮鬥的時候奮鬥了,該享受的時候可以享受生活,該放鬆的時候可以放鬆心情,夫復何求?

難道在年輕時享受生活老了再去奮鬥嗎?或者去過流離失所的日子?!


我的房子我做主


我們先不說劃不划算,先說說買房這件事。

你作為一個個體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娶妻生子,變成一個家庭,一個個體的時候你可以隨遇而安,但是變成一個家庭時,你結婚需要婚房,即使結婚沒買房子等有小孩時你也得買房子,如果你打算在這個地方紮根,那麼買房你避免不了,有時候買房不是說你想不想買的問題,而是你沒有選擇必須得買,這是對這個家庭得責任。

我們在說用20-30年還房貸到底劃不划算

從上面我們知道房子你要買了,接下來你就要考慮怎麼可以輕鬆的買這套房子,也就那麼些方法,借錢,貸款,等。那麼首先借錢,那不是小筆錢,所以借起來沒那麼容易。而貸款就是比較容易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把一大筆錢分到每個月慢慢還,如果細算貸款這些錢到30年利息可是很恐怖的,但大多數買房的人差不多都是,在買房之後努力奮鬥,在5-10年吧貸款還清了這就少了很多利息。

如果30年還清划算嗎

選擇這種方法的人比較少,大多以思想比較前衛的年輕人為主,準備30年還清的人,那就是覺得人民幣貶值,如果慢慢還是佔便宜的,打個比方15年前,你貸款10萬元,那時這10萬元的價值跟現在10萬元的價值是不能等同的,所以也有選擇30年慢慢還得人。買房不愚蠢只是為了生活,貸款很划算,畢竟這是最容易解決買房這件事的方法,月月慢慢還,雖然壓力大點,但這也是動力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