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樑思成稱為“海內孤品”的大同華嚴寺,竟有一尊“東方維納斯”


作為我國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一直享有“巍然重鎮”,“ 北方鎖鑰”之譽。舊時的風貌在如今的城市中雖已留存不多,但感覺這幾年這座城一直在盡力回到過去,修建了不少仿古街、仿古廣場。人流少的時候,看上去就像一座影視城。

不過作為古都,自然還會留有不少古時的建築,善化寺、華嚴寺、九龍壁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只是在悠長的歷史風雲中,它們都歷經坎坷,幾經戰事,幾毀幾修,所以如今來起來也並不太舊。這裡的每一座古剎都有故事,不過有一個傳說說,大同的靈氣有七分都藏在華嚴寺裡的一個微笑中。

始建於遼重熙七年的華嚴寺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為遼興宗所建,所以兼具了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我們常識裡的古建築一定都是坐北朝南,而華嚴寺卻是坐西向東,這與遼國契丹人崇拜太陽的習俗息息相關,他們認為,太陽是萬物之源,所以房門、殿門都向東開。華嚴寺的山門上懸掛的匾額,是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


明中葉以後,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各開山門,但1963年又合為一寺。不過現在很多老人進去後還會稱在上華嚴寺或下華嚴寺。上寺在以大雄寶殿為主的北側,下寺在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的南側。

上寺第一進院落主殿叫做普光明殿。“普光明殿”的名字也出自《華嚴經》,是釋迦牟尼講華嚴經的地方。殿中有華嚴宗的崇拜對象“華嚴三聖”,即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壁畫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拜”,表現的是《華嚴經》最後一章“入法界品”的內容。

從敞式簷廊下面往上看,雖然複雜,卻蠻漂亮的。

上寺最主要的建築:大雄寶殿。華嚴寺的大雄寶殿也被稱為四朝寶殿:遼代的基礎、金代的殿堂、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畫。四朝合一,全國獨一份。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築面積達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餘高的臺上,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單簷廡殿頂,正脊上有兩隻高達4.5米的琉璃鴟吻,是我國古建築內最大的琉璃吻獸。相傳鴟吻是龍的兒子,喜歡吞火,所以象徵闢除火災。

所謂“調御丈夫”,梵語:富樓沙曇藐婆羅提,是佛的十個通號之一。意為佛能教化引導一切可度者。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涅盤正道,正如馴馬師善於調御馬性,故名調御丈夫。


從大雄寶殿的高臺上看下寺的華嚴寶塔,很像在日本的感覺,不過日本的建築本來就是學我們的。小娘子來的這天,天空美的有種不真實感。

下寺的這座木結構寶塔是近年根據《遼史·地理志》上的記載恢復建造的,是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塔高43米,上景金盤,下承蓮池,上面三層四簷,每層面寬、進深各為三間。塔內分層供奉著香檀木雕刻的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交腳菩薩像。樓閣前後共掛6塊匾額,分別出自蘇軾、米芾、黃庭堅這些名家之手。

寶塔地下建造了一個500平方米金碧輝煌的千佛地宮,地宮四壁及佛像是用100噸純銅打造的。四壁上供奉著四尊主佛和448尊小供養佛,加上牆壁和塔柱上的浮雕佛像共有1000餘尊,浮雕上用圖案記錄了釋迦牟尼一生的經歷,如“樹下誕生”、“天人獻衣”、“得遇沙門”、“妙轉法輪”等。在地宮中央的水晶舍利寶塔裡供奉著佛界高僧的舍利,猶如一粒白色的米粒燈芯。


登上寶塔可一覽華嚴寺的風貌,以及大同的風光。

大同華寶塔的東邊就是下寺的重點——建於遼代的薄伽教藏殿,被梁思成稱為“海內孤品”。薄伽教藏殿是佛教的經藏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九脊頂,藏經閣內共有明、清藏經1700餘函,18000多冊。殿內佛壇上佈列了遼代彩塑29尊佛像,分3組,每組呈“品”字形排列,密集而不重疊,造像上的墨綠、紅、金等主彩色依然豔麗。

我們前面說的要尋找的那個神秘的微笑就在這29尊佛像中,看南部這組中,主佛像的右側有一位雙手合十,頭微右傾的菩薩,面帶微笑,但不同於其它佛像的是,她笑得露出了牙齒。這位“合掌露齒”的菩薩塑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在蓮花臺上,髮束高冠、衣飾貼體、肘懸飄帶、雙目微睜、朱唇半開、神情親切,很有一股煙火氣。因為她的與眾不同與神秘,故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傳說修建華嚴寺時,一位工匠的女兒惦念年邁的老父親,便女扮男裝,假充工匠的兒子,託人說通總管,前來照顧老父親,併為皇室幹活。她見父親和工匠們塑造神像時經常苦苦思索,便在一旁雙手合十、微笑著閉目誦經,為他們祈禱。後來總管發現女兒的身份,將她毒打後投入鑄鐘造塔的沸鐵水中,女孩化為一朵白雲,飄向了天空。後來工匠們便依照這位孝順善良的女孩生前的身形、體態、眼神、微笑雕成了一尊菩薩像,放在了佛祖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