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有8亿多元,在未来5G竞争中,它能绝地反击吗?

披萨烘焙师


5G通信设备的龙头是华为。如果全球看,也许爱立信和诺基亚也是不可小视的对手。但是在国内,华为拥有技术优势。三颗芯片决定了华为的地位,基站上的天罡,基带上的巴龙,处理器麒麟。这三颗芯片并不是很完美,比如基站这一端华为应该还需要进口大量的芯片。但是在芯片领域,有和没有,是有区别的。

同样是受制于美国的全球通信战略,其实中兴通讯和华为的差距也很明显。至今,华为虽然也丢失了市场份额,但是只要不进入美国市场,其技术依然可以在欧洲或者其他国家使用,比如英国同意给予非核心订单,比如德国也在权衡,因为不用华为,意味着延迟5G,而意大利和法国并没有明确的态度反应。美国对于纠结于华为的盟友,最近也抛出了威胁:“如果使用华为,就不再和该国家情报共享。”你看,对中兴通讯只要禁运芯片即可,对待华为需要外交和政治施压。这并不是同一个等级,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上差的比较远。

但是,中兴通讯是资本市场的最佳选择。华为不上市。对于投资人,虽然中兴通讯和华为有差距,但是在A股,或者说在多个资本市场,中兴通讯依然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对于5G,中兴通讯国内除了华为,基本没有第二个对手。

国内排位中兴通讯之后的是中国信科,其核心围绕有线通信,下属有烽火通信,光讯通信,理工光科、长江通信,另一条持股线有大唐电信和高鸿股份。中国信科如果所有企业捏起来,大约是500-600亿的营收。但是其结构较为松散,再加上5G的投资焦点是基站,核心网提升有需求,但是占比不大。连带大唐电信多年反复ST,无论从全球端,还是从国内市场看,都和中兴通讯有巨大而明显的差距。2018年中兴通讯内忧外患,营收也850多亿。而2017中兴通讯曾超过1000亿。

中兴通讯未来的关键,在于其监察员制度能否起到背书的作用。能不能帮助中兴通讯在进入其他国家通信市场的时候降低和减少壁垒(被人盯着,并非坏事)。现阶段看,这些壁垒还是存在的,虽然交了罚款,补充了国外监察员,但是国企的身份也足以造成一大堆走出去的阻力。这些阻力在一带一路国家比较小,而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大。

中兴通讯无需担心国内5G建设的订单,但是对于国外市场,其必须想办法获得更多的信任。最好的办法是国资退出,当然,这是不可行的。那么利用好监察员体系就成为中兴再次进入国际通信市场的关键,也就是说,在对手目光下保持透明,从而力图提高ESG评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更高的评价)。中美之间如果可以达成贸易协议,那么中兴通讯很多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个人不同意两个观点:其一是有人指责中兴通讯委曲求全论。这类观点大多数有点“事后诸葛亮”。有芯片和没芯片是有区别的,芯片并不是一腔热血就能够有的,第一颗芯片的成本上百亿美元,第二颗却只要几美元。所以在芯片设计领域是有巨大风险的。国企在这方面容错能力本身就不强,如果100亿投入搞芯片失败了,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我想都是难以背负的。而中兴通讯妥协是那个阶段唯一可行的方案。

其二是中兴通讯和华为不用出海,国内搞搞好了。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这容易让我们脱离真正的需求。假设我们走了技术路线1,达到了速度,延时,流量。结果国外新产生的热门应用并不兼容呢?所以通信,作为一种链接人财物和信息的行业,必须融入到世界性的技术体系。你承包了5G的建设,那么当6G来临,他们依然要依赖和参考你的技术。未来标准上就有更大的话语权。华为的polar码投入并非是单个企业的,而是中国很多通信人合力推进的结果,虽然只是一小步,但是足以影响华为在国际通信设备竞争上的纵深。

世事并非只有对错,我们只希望做出相对较好的选择。中兴通讯还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这得依赖和仰仗他们的员工。


凯恩斯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实际上,就中国后续的5G组网之中,中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地反击,他一定会复兴。

中兴其实一直是通信制造业非常有实力的公司。

全球通信制造业企业之中,中兴排名第四,在中兴之前的公司是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中兴之所以名气一直不够大,很大程度是华为的光芒掩盖了中兴的强大。在通信制造业中,中兴是通信业全产品线的公司,可以生产的产品,从数据、交换、接入到传输,从有线到无线,基本上通信业运营商需要的设备中兴也是都可以生产的。

就这一点来说,全球也只有华为和诺基亚的产品线的丰富性可以和中兴相比,而全产品线战略,在提供运营商需要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有利的,就往往不需要整合其他厂家的设备,在通信业里互联互通一直是比较头疼的事情。

中兴和华为一样,也投入了不少的资金进行研发,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中兴的科技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在国内的企业中也是居前的公司,和国内的很多"高科技企业"相比,中兴的科技含量要远远的高于他们。在中国通信业的专利保护伞之中,中兴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打压中兴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的采购份额中,中兴的份额也并不少,而在未来的5G设备的采购之中,中兴的份额还有提高。

现在中国的三大运营商采购的网络设备之中,已经大部分是国内企业生产的设备了,其中最多的公司就是华为,接下来就是中兴,再下来是信科(包括大唐和烽火)。

从最近联通的41.6万个4G基站的采购,以及移动的5G基站租赁等合同的倾向来看,在未来的5G设备采购之中,华为很有可能会占据接近50%的市场份额,而中兴则会占据20%左右的份额,这个比例也并不少。

中国的5G组网需要投入的资金要远远的超过4G,其实就国内未来的5G市场的份额,就足够中兴复兴了,就不要说中兴还有部分海外的市场份额了。

中国早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通信业市场,以现在的4G基站为例,全球的运营商之中,中国移动241万4G基站高居榜首,中国电信以138万4G基站排名第二,中国联通以99万4G基站排名第三(中国联通还将建设41.6万4G基站)。三大运营商的4G基站加起来占据了目前全球超过70%的4G基站数量,这一点没有任何一家运营商可以和国内三大运营商相比。

5G使用了更高的频谱资源,这意味着5G将采购更多的基站设备。而且由于5G的性能更高,运营商也需要扩建他们的光纤传输网络。整体的5G的投资额度将比4G要大的多。

现在第四家运营商--广电网络也将进入5G市场采购,中国的通信业采购额度将进一步扩大。而做为中国国内的通信设备的主要提供商之一的中兴,将在5G市场中获得很大的一块蛋糕。

中国工信部要求"提速降费"之下,运营商降本增效,对于一些技术含量不足的产品采购以及工程费用上大大的压缩,实际上,个人认为在5G这块也只有华为、中兴、信科是会赚到钱的,其余的所谓的"5G概念"都很难分到这块蛋糕。

现在国内虽然也有不少企业号称是"5G概念",但是实际上他们很难在5G上赚到钱,主要就是现在运营商"打折"已经变成了"打骨折",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移动的光纤采购合同的折扣率以及工程服务的折扣率,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但是对于技术含量比较高一些的设备采购,还是可以有足够的利润的,这一点也是对国内通信制造业龙头企业的保护吧,剩下的小虾米也就是那样了。

总而言之,虽然被美国制裁中兴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但是在5G时代,中兴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快速复兴是必然的事情,这点是不必怀疑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中兴通讯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22亿元,净利润为8.63亿,同比增长115.9%.收益于一季度的高增长,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中兴通讯将会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为12-18亿元。

中兴通讯是全球通讯主设备商四大龙头之一(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能够提供5G端到端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综合设备供应商之一,目前公司总市值1348亿元。工信部,发改委要求确保5G在2020年商用,公司有望长期受益。

中兴通讯在国内是份额排名第二的主设备供应商,但是由于华为没有上市,所以通讯板块上市企业的龙头股就是中兴通讯,公司长期受益于资本的青睐,虽然2018年受到美国制裁被罚17亿美元,但资本市场仍然力挺中兴通讯,股票从最低的11.85元/股,一度反弹到近20元/股,充分说明资本市场的认可。

此外,中兴通讯海外份额持续突破,有望在5G时代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中实现15%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 中兴通讯一定能在未来5G市场中实现重大突破,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卡尔期权


中兴通讯诞生于八十年代中叶如果论年龄可能比华为初生要早几天,是由一群老教授、老工程师组成的,为了响应当时党的号召“我们也有俩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北京邮电学院(大学)离退休人员远赴深圳组建了中兴通讯公司。

自中兴通讯成立后就瞄准了世界顶尖技术潜心开发,如今在通讯领域已经是拥有顶尖技术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向中国科技界开的第一枪就瞄准了中兴,在当今5G出道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总缺少不了像中兴、华为這样的高科技公司引领着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敲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让人工智能这朵鲜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上。


马到成功82484612918


中兴通讯公司,最近几年创新乏力,自从与美国发生了几次法律诉讼赔偿,外界一直不看好中兴通讯我。


龙门镖局刘老根


这要看特大爷心情了


qzuser223822954


等挣够了钱,就去美国上交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