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1921年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首次在東非肯尼亞報道,之後曾在非洲、歐洲、中美洲、南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行,給這些國家的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非洲豬瘟是世界衛生組織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2018年8月我國暴發了第一起非洲豬瘟疫情,並逐步在我國境內蔓延。那麼何為非洲豬瘟?非洲豬瘟是如何傳播?如何診斷以及有效防控呢?

非洲豬瘟病原及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其臨診特徵是高熱、皮膚髮紺以及淋巴結和內臟器官嚴重出血,死亡率可達100%。非洲豬瘟在臨診症狀和病理變化上與豬瘟很相似,但其病原完全不同。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屬於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的唯一成員。病毒粒子呈二十面體立體對稱結構,其基因組為線性DNA雙鏈分子,不同分離株的大小存在差異。ASFV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病毒,至少有28種結構蛋白。該病毒在自然環境下的抵抗力很強,而對溫度 、PH和腐敗亦有較強抵抗力。

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只感染野豬和家豬,不感染人,不是人畜共患病。ASFV可通過直接接觸、呼吸道、消化道等傳播。一般情況下病豬、康復豬、隱性帶毒豬以及多種軟蜱是ASFV的主要傳染源。其主要通過接觸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豬或非洲豬瘟病毒汙染物(水、飼 料、墊草、車輛等)傳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徑;也可經多種軟蜱等媒介昆蟲叮咬傳播。

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圖片引自:Concerns about African Swine Fever. Justified or not?

臨床症狀

ASFV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4-19天,臨診症狀與豬瘟相似。根據病毒毒力、途徑的不同,ASF可表現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慢性和隱性型。

最急性和急性型:前者很少有臨診症狀,突然死亡。

急性型表現為食慾減退,高熱40℃-42℃,呼吸困難,厭食,精神沉鬱,站立困難,行走無力,呼吸急促,咳嗽,耳朵、四肢及腹部皮膚有出血點,可視粘膜發紺、潮紅。眼、鼻有粘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粘液覆蓋;或者腹瀉,排血便;共濟失調或步態僵直,病程延長則可出現其他神經症狀,病死率高達80%以上,病程4-10天。

亞急性和慢性型:症狀與急性相似,但病情相對較輕,病死率在60%以上。慢性型症狀很不一致,表現有精神萎靡,發熱,肺炎與呼吸急促,皮膚潰瘍、壞死等,有的除生長緩慢外,無其它症狀,病死率低,但多數帶毒。

隱性型:該型在非洲豬中常見,在家豬則可能是感染了低毒力毒株所致或是由亞急性型和慢性型轉變而來。外觀體徵健康,但帶毒。

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針對突發非洲豬瘟疫情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對發病場(戶)的豬實施嚴格的隔離、監控,禁止易感動物及產品、飼料及有關物品的移動,並對其內外環境進行嚴格消毒,必要時採取封鎖、撲殺等措施。禁止易感動物出入和相關產品的調出。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的防控關鍵,包括嚴格控制人員、車輛、易感動物等進入養殖場;進出養殖場及生產區的工作人員、車輛、物品等要嚴格消毒;同時,儘可能封閉飼養,儘量避免與野豬、軟蜱等接觸,以及嚴禁使用泔水和餐餘垃圾飼餵。

養殖場如何有效防控非洲豬瘟?

加強養殖場日常消毒和定期消毒

有研究表明該病毒在室溫下可存活數週,而在骯髒的豬圈中可存活一個月之久。 ASFV耐低溫不耐高溫,在60℃溫度下經過30分鐘加熱可被滅活。一般的消毒措施均可以殺滅該病毒,最有效的消毒藥是10%笨或者苯酚,鹼類,次氯酸等。養殖場內用具及進出車輛要徹底消毒;工作人員使用酒精或碘化物進行消毒,而不易進行化學消毒的設備可放置陽光下暴曬消毒。

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2018年造訪中國的不速之客—非洲豬瘟

提高生物安全防護水平

生產區和生活區要安全隔離,減少人畜直接接觸次數,做到嚴格的內部管理。嚴格控制人流、物流及車流,嚴禁疫區引種或途徑疫區調運生豬。加強養殖場豬群臨床監視與排查,若發現有不明原因的生豬死亡或類似豬瘟症狀的情況,應及時向當地獸醫部門報告,同時採取隔離且限制生豬移動等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