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1921年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首次在东非肯尼亚报道,之后曾在非洲、欧洲、中美洲、南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给这些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非洲猪瘟是世界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8年8月我国暴发了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并逐步在我国境内蔓延。那么何为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是如何传播?如何诊断以及有效防控呢?

非洲猪瘟病原及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高热、皮肤发绀以及淋巴结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死亡率可达100%。非洲猪瘟在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与猪瘟很相似,但其病原完全不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结构,其基因组为线性DNA双链分子,不同分离株的大小存在差异。ASFV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毒,至少有28种结构蛋白。该病毒在自然环境下的抵抗力很强,而对温度 、PH和腐败亦有较强抵抗力。

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只感染野猪和家猪,不感染人,不是人畜共患病。ASFV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播。一般情况下病猪、康复猪、隐性带毒猪以及多种软蜱是ASFV的主要传染源。其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水、饲 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多种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图片引自:Concerns about African Swine Fever. Justified or not?

临床症状

ASFV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4-19天,临诊症状与猪瘟相似。根据病毒毒力、途径的不同,ASF可表现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型。

最急性和急性型:前者很少有临诊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高热40℃-42℃,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站立困难,行走无力,呼吸急促,咳嗽,耳朵、四肢及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可视粘膜发绀、潮红。眼、鼻有粘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粘液覆盖;或者腹泻,排血便;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病程延长则可出现其他神经症状,病死率高达80%以上,病程4-10天。

亚急性和慢性型:症状与急性相似,但病情相对较轻,病死率在60%以上。慢性型症状很不一致,表现有精神萎靡,发热,肺炎与呼吸急促,皮肤溃疡、坏死等,有的除生长缓慢外,无其它症状,病死率低,但多数带毒。

隐性型:该型在非洲猪中常见,在家猪则可能是感染了低毒力毒株所致或是由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转变而来。外观体征健康,但带毒。

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针对突发非洲猪瘟疫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对发病场(户)的猪实施严格的隔离、监控,禁止易感动物及产品、饲料及有关物品的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禁止易感动物出入和相关产品的调出。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的防控关键,包括严格控制人员、车辆、易感动物等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生产区的工作人员、车辆、物品等要严格消毒;同时,尽可能封闭饲养,尽量避免与野猪、软蜱等接触,以及严禁使用泔水和餐余垃圾饲喂。

养殖场如何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加强养殖场日常消毒和定期消毒

有研究表明该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周,而在肮脏的猪圈中可存活一个月之久。 ASFV耐低温不耐高温,在60℃温度下经过30分钟加热可被灭活。一般的消毒措施均可以杀灭该病毒,最有效的消毒药是10%笨或者苯酚,碱类,次氯酸等。养殖场内用具及进出车辆要彻底消毒;工作人员使用酒精或碘化物进行消毒,而不易进行化学消毒的设备可放置阳光下暴晒消毒。

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2018年造访中国的不速之客—非洲猪瘟

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安全隔离,减少人畜直接接触次数,做到严格的内部管理。严格控制人流、物流及车流,严禁疫区引种或途径疫区调运生猪。加强养殖场猪群临床监视与排查,若发现有不明原因的生猪死亡或类似猪瘟症状的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同时采取隔离且限制生猪移动等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