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崩溃,都是从凌晨三点的清醒开始的

十二点的闹钟响了,我从床上起来,打开电脑。

定12点的闹钟是自我上初中就有了的习惯,算是给喜欢熬夜的我一个警告:该睡觉了。

可自我出国后,它就不再意味着一天的末端。

相反,它更是“新一天”的开始。

因为我的学习、工作、生活琐事、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很少会允许我在12点前进入睡眠。

打开电脑,看着Accounting的题目。

桌上的日历提醒着我,还有不到一周,Accounting的Final就要来了。

而只间隔两天,数学的Final也要来了,可我什么都还没复习。

外面的天黑得不能再黑了,仿佛世界关上了所有的灯,所有的物体都在黑夜中静止,唯我是黑夜里的独行侠。

可事实上,我也只想在这黑夜里一动不动,放空自己,只想时间定格,我和万物都有一丝丝喘息的机会,一分钟自我麻痹的时间。

可现实并不允许。


留学生的崩溃,都是从凌晨三点的清醒开始的


“没关系”,我安慰自己。

明天早上九点起床的话,大概三点钟睡是可以的,这样还能睡6个小时。现在才12点,我还可以学3小时。

我起床冲了一包咖啡,把手机放在卧室,便在客厅投身于Accounting的书海里了。

在Midterm和Final季,我常能看到身边的朋友黑眼圈一个比一个重,咖啡和茶从不离手,天天往补课班和TA办公室跑,对着眼前的题无休止的发懵。

可是,在很多时候,最让我们崩溃的是,努力后却未必有结果。

就算考试前很用心地复习,但总有吃不透的知识点;背课本背得再认真,考试时也总会碰到不熟悉的题目;有时觉得自己能想起来知识点,可是却不理解题目中的单词是什么意思。

每次复习到凌晨三点,身体和心理的疲惫就一直撺掇着我放弃,那些努力了但是得不到回报的试卷,那些跑完Writing Center但依旧没有及格的论文,都在不断地试探我崩溃的边缘。

更可悲的是,深夜的疲惫并不能让我困倒再床,我总是越学越清醒,而这些清醒更加拖累了我脑容的负担。

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数着小绵羊,可我一点都睡不着。

上周的Presentation做得好像不太好,明天要Due的Case我依旧毫无头绪,Final要来了但Cash Flow一点都不会,数学Matrix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我Final要拿多少分最后的总成绩才能4.0,今天又出去玩了两小时我好愧疚,我这一学期来都学了什么...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于是我强迫让自己放空来进入梦乡。

可事实告诉我,每每我强迫放空自己的时候,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声音回荡在周围,接着我就在放空和乱想之间达到一个恶性循环,睁眼到天亮。

作为留学生,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和在大洋彼岸的父母打视频电话。

电话那端父母经常问我今天吃了些什么,过的开不开心,学习怎么样。

我总是会嘴角上扬地回答他们,自己在家做了家常菜,马上要考期末考试了,但是我都会,成绩挺好的。

可事实上,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今天其实在图书馆学了一天,就早上喝了一杯Double Double。

他们也不知道在打电话前的半小时,我涂了多厚的遮瑕才能勉勉强强遮住我的黑眼圈,他们不知道在Final前的我掉头发掉的很严重,更不会知道我总是凌晨三点躺在床上,然后睁眼到天明。

前段时间,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又发生了两起跳楼事件。


留学生的崩溃,都是从凌晨三点的清醒开始的


网上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类是觉得留学生压力很大,生活学习不易的人,另一类是认为国内高考远比国外留学困难,但高考生却依旧坚强度过,于是鄙视留学生脆弱心态的人。

他们很多时候都在争吵到底谁的压力更大这回事。

但其实我觉得,我们都登上了人生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开端,我们离真正进入社会靠得越来越近,因此我们的压力也会随之增长。

所以不论是在国内的高考生,还是在国外的留学生,都会面临比曾经更大的压力。

可是,留学生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强烈的文化冲突,语言障碍,对家乡无休止的思念,和夜深人静一个人的孤独。

在国内的时候,十二点后就是与父母朋友互道晚安,然后进入梦乡的安心状态。

但如今,十二点后,留学生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白天没听懂的英文课堂,Assignment不理解的英文单词,Team Project的全英文演讲。

以及无数的Networking和Presentation,都在时时刻刻逼迫着留学生们花更多的时间,以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

然而,这些痛苦与煎熬,往往只能被独自消化。

不敢告诉远在中国的父母,害怕他们担心;又不敢告诉近在身旁的朋友,不想把脆弱和伤口展示给别人;不敢去心理医生那儿咨询,害怕被别人看不起;却又无法独自承担所有,于是积郁成疾。

“能击败一个人的不只有病痛,还有生活本身。”

对在国外独自漂泊留学的我们而言,身后背满了父母亲戚的期许,羡慕。

留学、毕业是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挑战,因为高昂的学费和逐渐老去的父母都不允许我们再来一次。

我们的身前布满了迷茫,选择哪个专业,哪个专业好毕业,哪个专业前景好,方便找到一个好工作,将来回国又何去何从?

身边有些朋友很羡慕天天蹦迪的人,觉得他们不需要为了GPA而苦恼,天天蹦迪到天亮,不需要担心失眠,身边朋友成群,也不担心“一个人”。

可是我知道,他们远比我们更痛苦和崩溃。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在红灯绿酒的热闹间,虽然释放了很大的压力,但回到家,看到面前的Final,压力又随之而来,有时还会为了Final前的“放松”而后悔。

他们的确不担心失眠,因为他们通常“决战到天亮”,身旁一位爱玩的朋友告诉我:“压力真的很大,平常没好好学,考试前天天通宵刷题。”

都说留学生的生活光鲜亮丽,可事实上,他们也只是一群普通人而已。

我真诚地希望每位留学生最后都能有个好归宿,能不负当初的付出。

水的沸腾一定是一个持续升温的过程。

在这持续升温的过程里,我们都被生活的压力憋到喘不过气,可是我愿意相信,在这一系列压力后的我们,迎来的是精神和人生上的升华,未来的我们会过得更好,更快乐。

文章来源:孜循Edu,更多最新的出国留学资讯【请关注棒呆国际教育官方网站www.bonday.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