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2月书单汇总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终于整理完了12月的书单。整个12月几乎都在看小说和旅行中度过。需要记人物、冗长的剧情、阅读需耗费的大量时间,都让我对阅读小说心生畏惧。碎片化的东西汲取的太多,就十分渴望能有将其连贯起来的能力。我相信这种能力,需要通过思考小说来获取。读小说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各种新闻、视频、直播中一直没有找到的问题答案,小说也许会告诉你,某种程度来说,文字创作的小说因成本和门槛低于影视创作,其所表达出来的会更真实和勇敢。

NO . 1

那不勒斯四部曲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Elena Ferrante 于2011 年至2014 年期间以每年一部的频率出版的四本小说。四本小说分别是:《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主要讲述了两名出生于1944 年ß的女孩在破败而闭塞的社会环境中自我塑造,并保持了半世纪复杂友谊关系的故事。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莉娜和埃莱娜终其一生都想要逃离庶民的世界,却也受困于此;在逃脱平庸中“落网”。现实最终还是坍塌下来。“假如一个人想一直做庶民,那他的孩子、孙子,都会命若草芥,不值一提。”最终莉娜还是看到自己努力构建“界限”的消失:“不再向星辰和书本寻求解答,我开始倾听自己的血液低吟给我的教益。”

从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从女性的童年到老年,故事语言的简练优美、故事结构的完整,都十分吸引人。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断断续续将近40多个小时看完四部,真的强推这部小说,算是我的十二月之最。

故事中靠社会语言区别阶级出身,看似温和的浪漫故事的表象下,却描写了关于女性的地位,情感焦虑,身体暴力等沉重的议题,十分有探讨价值。同时也推荐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同名电视剧中的配乐,来自新古典主义先驱作曲家马克思.李希特的歌曲,很好听哦~

NO . 2

无尽之夏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这是我看的蔡骏先⽣的第一部小说。起初,我把这部小说当成是⼀部青春悬疑小说。 几乎带着“凶手到底是谁”这样的疑问,看完了小说的⼤半部分。后来读到最后,看到蔡骏先生提到在着手写《⽆尽之夏》之前,他重读了斯蒂芬.金的《IT》。《IT》是斯蒂芬.金的童年原型叠加的各种恐怖情节构成的⼀个故事,我猜测蔡骏先⽣大概是从 《IT》中再获灵感,构思了《无尽之夏》这个六个⼩孩在1997年夏天,⼀起结伴探险崇明岛的故事。

故事很好地刻画了六个在探险的旅程中的“问题少年”的性格,他们的软弱和坚强,每一个人物都很饱满。

故事的背景:1997年年的上海,有长江⼝的潮汐、海岸线的滩涂、废弃的拆船厂、⼊港的“⻢士基”集装箱轮船......它们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蔡骏先⽣选择崇明岛作为故事的高潮所在地,崇明岛不是一座自古以来就有的岛屿, 它是由长江泥沙在⼀千年间冲刷堆积而成,和上海的造就相似,他说这是历史的选择。 而1997年,对于大陆的孩子而言这是⼀个向前⼤踏步的记忆。彼时互联网刚萌芽, 城市如同脱缰⻢般发展,夏天是热情、澎湃、粗糙。⽽这样一个时代,却是作者认为“最好的时代”,并且这个时代再也不会回来。

我觉得和斯蒂芬.金⼩说的特点一样,《⽆尽之夏》的故事性特别强,细节刻画也⽐较多,但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描述社会和评论社会,故事本身即在不断还原1997年当时“我”所处的社会样态。

NO . 3

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看完整部小说,不知道马尔克斯描绘的爱情是不是伟大的爱情。但它所描述的时代背景,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了19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加勒比海城市的世俗风貌,以及危及哥伦比亚的三大灾难:战争、霍乱、人为的破坏。除了战争和霍乱,还有人为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在社会生存中的孤独感,人在处理感情时相互间的不信任……有文学比较戏剧的部分,但又和现实主义不违和。

看最后一部分,有一个场景,两个70多岁的老人家,第一次将身体交给对方,费尔米娜有好几个顾虑,害怕自己身上有老年人的味道,害怕干瘪的胸部被初恋看到,整个人处在一个扭捏的状态。此前我还没在文学作品里有看到描写老年人的性的。但又想起来其实在恋爱中,我们也会隐藏自己的不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

NO . 4

生活艺术家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大概是去年9月份吧,参加一次衡山和集的活动意外买回家的杂志。当时因为买杂志可以获得李宗盛的亲笔签名,将杂志当成收藏品搁置在书架上。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好好看过里面的内容。

上个月翻出杂志,才发现这期主题刊主要讲的是「专注」,和我近一个月来想要锻炼和培养的品质不谋而合。

专注意味着无谓、敢于向前探索。一个人如果只依赖生活经验带给Ta的熟悉又安全的处事套路,很容易变得安逸而放弃探索。久而久之,Ta也许能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者,但很难成为一个专注的创作者。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这本杂志花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传奇出版人物「 葛哈.史泰德」先生。杂志里写到他是工作狂、素食者、一天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7天,他每天10点上床睡觉,4点起床,4点半到自己的办公室工作。史泰德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才华只是成功的很小一部分,当你发现你人生的目标之后,你需要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都在它身上投入时间,没有什么捷径,你做的所有都是为了靠近那个目标。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被分为普通时间和深度时间。普通时间即每个人公平地被给予的24个小时。真正对我们的人生起作用的是深度时间。不断的延长你的深度时间,在这有限的深度时间里,让你的才华和劳动结合,创造出属于你的作品吧。

独居的吸引力在于,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和自己交流。独居和写日记是一个道理,长期以来,自己与另一个自己会见、交流,问自己:这一天,你是否已经尽力?有什么事情或者地方可以窥探到你的内心?需不需要改变现在的生活?虽然可能这种内在的冲击并不能得到缓冲,但如果能熬过这段压抑的时间,留心它的袒露和需求,你总是能从中得到启迪。

NO . 5

独居日记

我的12月书单汇总

独居是要体会到在自己身上有一种静止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只要能施展,便可促使我认识到我与自己和我与所有之间的多种关系。

我们常常是如此麻木,给予也许实际上是想得到,最起码是想得到关注。但是,我们真的可以从外界或者其他人身上得到什么呢?能得到的无非是你已经拥有的和迟早会拥有的。


以上就是本月的书单推荐啦~如果你有正在阅读的书目也可以留言推荐给我呀~一起养成读书的习惯吧~


✏️文字:大苏

拍摄:大苏&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