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如果你到新疆去,你会发现,这个地方比你想象中更壮阔,更繁华,更风情万种。

我从不吝惜于赞叹我对于新疆的喜爱。大漠的千年风沙,草木繁滋的绿洲,奇特的民俗景观,都长久地吸引着我。

受益于丰富的西域遗产以及良好的保存条件,新疆的各个博物馆文物质量出乎意料地高。近年来新疆的文博事业发展迅速,新疆博物馆正在进行二期工程修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大约在十年前交付使用——那是一个宏伟的建筑,正适合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国第一大州”(巴州面积达47.15万平方千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的身份。当下的巴州博物馆由于馆龄较短,建筑面积较大,展览设计上颇为成熟,应用了大量的、有新意的展览手段。在2018年9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进入博物馆界的“第二梯队”。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大门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入口

巴州博物馆是小河墓地的主要展馆,楼兰就在这里。古老的文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沧桑痕迹,小河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他们是迁移了还是灭绝了?楼兰的废墟下还有多少秘密,古国的灭亡是因为过度砍伐吗?

受益于新疆的干燥气候,这里的文物保存比南方潮湿地带更有利。两千年前、三千年前的织品都不少见。看着那些汉代的华贵织锦,那是东方文化西传的证据,那些相当于商代时期的毛纺布,诉说着生活于这片苦寒之地的先民需要多么坚强的勇气。

(一)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是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年代在公元前2000—前1450年,这大约是中国的夏商时期——多么早!中原地区进入昌荣的殷商文明时,在遥远的西部若羌,也有一群穿着皮袍的人民生活在绿洲之中。

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初次在小河墓地发掘12座墓。2002年以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全面发掘,共发掘167座墓葬。小河墓地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是一大片高高立起的船桨式木柱。

博物馆解释说这是生殖崇拜所用,当然,在这个原始社会中,几乎所有信仰、所有神圣的器物几乎都与生殖有关,因为生存下去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严肃而迫切的问题。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小河墓地照片,来自巴州博物馆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小河墓地,来自巴州博物馆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巴州博物馆复原的小河墓地场景

但我以为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第一,既然叫做小河墓地,它就与河流有关,小河是孔雀河的一条支流,这个墓地就在小河边4公里处。当时的先民很显然以河流为生命线,船形棺、船桨形木柱或者与生殖崇拜有关,也可能是灵魂不朽观念、祖先崇拜以及河神信仰等等的综合体现,而这个被圈围起来的墓地就是属于河神和祖先神等神灵的领域。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木尸,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前1450年),2003年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这位三千年前的木人所着的皮靴

小河墓地的木尸,是树干制作、围以兽皮的假人,躯干两侧各加一根弯曲的木棍作为双臂。木人的制作原因,巴州博物馆认为可能为生殖崇拜。我没有去查看相关报告,不知道这种人偶出土具体是何种情况,如果只是对原因作出猜测,除了生殖崇拜之外,那就太多了:第一,是否是树崇拜的体现,将树木作为寄托灵魂的工具,引其上天,第二,是否此人由于不名誉的原因横死,身体被认为不洁,不宜进入神域而以假人相替,第三,是否此人由于失踪等原因,身体不能取得,因此以假人代替……读者可以任选一种,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小河墓地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中的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小河墓地采集到500粒白色小珠,标本带回斯德哥尔摩进行科学测试分析后发现,其材质是产自东海沿岸的海菊贝壳。也就是说,距今约4000年前的小河人,使用了3000公里以外的东海海贝,在哈密五堡墓地也发现了类似海贝,这说明新疆地区与中原、沿海地区的交流在夏商时期就已经进行了。

(二)当中原进入周朝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单耳带流彩陶罐,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8—前2世纪),1999年和静县大山口河西墓地出土

这是一件相当于周代时期的陶器。光看博物馆展出的陶器,似乎储存粮食的大型器不多,这些小型器多为生活实用器,从制作工艺上,比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要差一些,没有达到马家窑陶器那种高度。从纹饰上看,我看到了一些和中原地区类似的三角纹,不知道这些陶器是否与甘肃的齐家文化等有关?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粟米饼,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8—前2世纪),1989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粟米饼,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8—前2世纪),1989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

不知道这种粟米饼是如何制作的,我看到它就想起了麦麸饼干,总感觉很好吃的样子。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出土服饰,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8—前2世纪),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

上图可见,在大约周朝时期,在西域生活的人民服装工艺水平就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地步了。

(三)汉晋时期——虽远必诛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的由来如何呢?

它与西域有关。在巴州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这句话的历史背景介绍。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发展至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的相互功法。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是为南匈奴。

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送质子入朝。初元四年(前45年),郅支单于派使者进攻,顺便要求带走入侍的儿子,愿意归附朝廷,于是汉朝商议派遣卫司马谷吉护送侍子到郅支王庭。到郅支王庭之后,郅支单于竟然杀害了谷吉等人,又畏罪向西逃到康居。汉朝派遣三批使者到康居索要谷吉等人的尸体,未果。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是年冬,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率四万汉胡大军向康居挺进。至郅支城(郅支单于在康居所筑城池)60里止营,经一天一夜,汉军攻入城中,是役斩郅支单于、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共1518人,俘145人,降千余人。大胜之后甘延寿、陈汤给汉元帝发去了那封名垂千古的疏奏:

“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见《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西域长史李柏文书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西域长史(汉晋西域最高官员)李柏的文书,1909年外国探险队员发现于楼兰三间房遗址的墙缝中,展出的是复制品。一般认为这封信写于336年,是西域长史李柏写信给焉耆王,相约发兵讨伐驻守高昌(就是我上篇文章所谈到的那个位于现在吐鲁番的高昌)而意图反抗的某校尉。在书法史和汉晋西域史上,这封文书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新疆气候变化剧烈,如果还有存在于遗址的这一类易损文物,境况怕是不太乐观。

这里也出土了一些汉晋时期的生活用器,如下: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金耳环,西汉,1995年库尔勒市上户墓地出土

西汉时期金耳环。周围围的一大圈耳环似为银。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受益于新疆的气候条件,魏晋时期的木杯也保存得这么好。1989年尉犁县营盘墓地出土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翻出来一张没有标牌说明的展品,博物馆摆放在魏晋版块。从上面的精致彩色花纹看,大约是穿在皮靴里的袜。我们总觉得几千年前的先民们穿不上什么好衣服,可能是一种误解。在周代以前,中原地区纺织工艺已经很成熟了,即使是西域的这些早期民族,也形成了有地域色彩又极精细甚至可以称为美观的服装,他们已经不遗余力地打扮自己,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花枝招展的世界。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营盘遗址出土

(四)泱泱大唐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壁画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菩萨头像,唐代,2014年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出土

上面这些精美的壁画和菩萨头像来自于焉耆县的七个星佛寺,佛寺始建于晋代,但是这些壁画是什么时候的,博物馆没有明确说,却又隐晦地放到了唐代版块。我个人以为合理,从壁画人物形象看,似乎比克孜尔千佛洞更“中原化”,而它的小型佛教雕塑带有犍陀罗那种明显的希腊气息,能感觉出中西文化唐代时期在这里剧烈交汇的影子。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粟特铭文银碗,重534.5克。口沿外侧有一圈粟特铭文。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树狮纹银盘,重331.5克,盘内有一圆旋纹,中间阴刻一狮两树和山石图案

上面是焉耆七个星某窖藏出土的南北朝—唐代银盘,已经呈现乌黑之色。银盘大小类似于现在家用,有的银盘无足,大约下面还应有支架。图案——极其精美!有的盘内壁錾刻的鸵鸟纹,纹内涂金,羽毛纹饰细致准确,可见制作师傅的錾刻技艺之高超,说是现代制品也没问题!从一并出土的其他几件银盘看,多有菊瓣外形,具有强烈的波斯萨珊风格,大约并非本地制作,而是客商带来。唐代时丝绸之路的繁荣可见一斑。

(五)其他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元代且末的董本《西厢记》抄件,1983年且末县苏伯斯坎遗址采集,抄得可有点不工整啊。

(六)结语

千口棺材的远古坟墓,楼兰古代文书……到巴州博物馆感受西域文明

看了巴州博物馆,相当于近距离接受一次西域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可以在新疆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见到,这种中西融汇的文化因为其历史悠久和强烈的个性使人产生强烈的感慨。

这里就是西域,有数千年灿烂文明的西域。张骞从这里经过,班超在这里主持西域都护府,玄奘从这里去往天竺,左宗棠来这里平叛,土尔扈特部历经七个月的跋涉,从伏尔加河岸边回到这里。这里的唐代佛寺壁画和雕像精妙绝伦,这里的银器上有錾金的花纹,这里有五颜六色的宝石项链,两千多年前,竖箜篌的声音就在且末响起……

这里就是西域,神秘深沉的西域。三十六国的传说埋葬在千年的风沙之下,小河墓地的灵魂们在天空之上向胡杨林凝望。薪未尽,火犹传,人类文明永不熄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