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學生村官想建信號基站,眾人都沒辦法,村官:我有同學

小說:大學生村官想建信號基站,眾人都沒辦法,村官:我有同學

“我最近經常夢見咱倆初中的時候,還真有些想你了,你這個週六有空嗎?來我家,咱們喝一杯啊。”

“記得上次在你家吃飯,還是上初中的時候呢,這一晃都七八年過去了,伯父燉的雞是真好吃啊。”

“哈哈,我爸這幾天還問我呢,說小遠都好幾年沒來咱家吃雞了,還怪想他的。”

“我這週一定去,而且還要給伯父伯母帶份大禮。”

“帶什麼禮物啊,你能來他們就很高興了。”

“我帶禮物也是給伯父伯母帶,又沒說給你帶,你就別管了,替我給伯父伯母問個好。”

“好,好,到時候我讓我爸給你把雞燉上,保準讓你再撐一次肚皮。”

掛了電話之後,陳俊明用手機搜了搜移動通信集團景東有限公司蘇津分公司。

想要通過別人的幫助達成有利於自己的一些目的,可能會面臨著談判。而談判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在談判前夕儘可能多的掌握對方的資料,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有更大的幾率談判成功,或者是減少付出。

陳俊明收集完移動通信集團景東有限公司蘇津分公司的資料後,天色已經不早了。

陳俊明舒了一口氣,想著今天發生的種種,感覺就像做夢一樣。

“沒想到今天剛剛上任就遇到了大家對我的不信任,這個壓力還真不小啊,我要更加努力,徹底地改變大家對我的看法,陳俊明,你是最棒的,加油!”陳俊明自言自語道。

雖然陳俊明不停的給自己打氣,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天的工作確實讓陳俊明感到有些疲憊不堪。

眼看天已經黑了,陳俊明便出了村委會。

回到家後,陳俊明並沒有閒著,而是向父親陳傳森談起了張明遠。

陳傳森說:“明遠這孩子,得有七八年沒來咱家了吧,那個時候黑瘦黑瘦的,也不知道現在長啥樣了。”

“這都是多少年的事了,您老還記著呢,他現在可白了,而且也變帥了。聽他說,他明年就要結婚了,讓咱一家人都去呢。”

“你看看,你倆歲數一樣大,人家明遠都要結婚了,你到現在連個對象都沒有呢。”

“爸,不是說好不提這件事麼。”陳俊明有些生氣。

“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該考慮考慮了。”

“好,好,好,我知道了,您別再說了,我這的正事還沒有跟您說完呢。”

“行,那你快說你的正事吧。”

“這個週六我把張明遠邀請到咱家來了,到時候您還得露一手啊,求求您了。”

“明遠要來,就算你不求我,我也得露一手。”

“這張明遠給您什麼好處了,比您兒子的面子都大?”陳俊明挖苦道。

“他能給我什麼好處,只是這孩子多少年沒來了,還真挺想他的。”陳傳森回道。

吃完晚飯後,陳傳森便出門遛彎了,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很多年。

無論春夏秋冬,亦是風雨無阻。

陳傳森漫無目的的走了半個多小時,也許是走累了,他看到塊石頭墩子就坐了下去,他知道他現在已經走到了陳家村的前街。

趁著歇息,陳傳森仔細的琢磨了一番兒子今天晚上給他說的那些話,腦海中的記憶不自覺的就回到了八年前張明遠來家裡做客的那一天。

“伯父好,伯母好。”張明遠一進門就喊道。

“來,來,快屋裡坐。”陳傳森說。

“伯父,您先請。”

張明遠的禮貌給陳傳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打心眼裡喜歡這個孩子,決定親自下廚做菜。

“來,常常我的手藝。”陳傳森將他自己燉好的雞端到了桌上。

“謝謝伯父。”張明遠夾起一塊雞肉放到了嘴裡,接著說道:“伯父,您燉的雞真是太好吃了。”

“嗯,嗯,太好吃了。”陳俊明在一旁附和道。

張明遠說:“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雞,比飯店裡的都好吃。伯父,您真是太厲害了。”

那頓飯張明遠吃的是不亦樂乎,都已經快走不動路了。

就在張明遠要回家的時候,他對陳傳森說了一句話,他說:“伯父,您的手藝實在是太好了,我一定還會在回來的。”

沒想到,竟然八年過去了。

“八年,俊明和明遠都已經長成成年人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陳傳森感嘆道。

……

第二天一大早陳俊明就起床了,這個以前總愛睡懶覺的孩子開始變得勤奮起來。

匆匆的吃過早飯,陳俊明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首先,我要對陳家村進行一次大調查。”陳俊明在計劃表上做了一個記號。

這張計劃表是陳俊明昨天晚上做的,他想了很久:只有精確的數據才會讓人信服。

所以為了明天能給張明遠以強大的說服力,今天他打算用一天的時間,策劃出最好的行動方案。

實現“互聯網+”的基本構建,首先得滿足載體的廣泛應用。

那什麼才能算是載體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智能手機和電腦。

因此,陳俊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準確的知道陳家村這一千多口人當中,智能手機和電腦的使用率達到了多少。

陳俊明為了得到準確的數據,採用了最直接的入戶調查法,深入到每家每戶去了解他們真實的使用狀況。經過一上午的走訪,三百多戶人家幾乎是每戶家中都有智能手機,這個結果讓陳俊明欣喜不已,因為智能手機的使用率越高,那最終問題的難度就越小。

下午陳俊明又召集了村委的班子成員。

“今天叫大家來,主要是因為兩件事。今天上午我挨家挨戶的走訪了一遍,瞭解了一下咱們村智能手機和電腦的使用率,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情況。不僅如此,我還得到了一些質量很好的反饋,那就是手機的流量費用太高,家庭路由器配備率少,村民們一個月的流量只能夠維持基本的上網需求,想要整天都使用網絡成為了最奢侈的需求。這都是很現實的狀況,也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想要實現‘互聯網+’平臺的構建,就必須讓全村人都能更好的享受流量服務。”

“你昨天不是說找你在移動公司的那個同學幫忙嗎?”突然有人說道。

“這就是我讓大家來的第二個原因,我昨天已經聯繫了我的那個同學,他答應到明天來咱們村,所以我想在他來之前,咱們先考察一下咱們村的實際狀況,好給他提供精確的數據,完成策劃。”

“那你說咱們下一步該怎麼做?”陳傳海問道。

“下一步我們要進行實地考察,看看哪個地方適合搭建WIFI基站。”

“聽說這個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能行嗎?”陳傳海問出了他擔心的問題。

“海叔,我相信抱有這種疑問的人不止你一個,我都已經查好資料了,幾乎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可以放心使用。”

“行,我最擔心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我沒有意見。”陳傳海說。

“我也沒有意見。”其他人說道。

“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咱們就出發,看看哪個地方適合建基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