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废核游行:从石墙走到黑雾

对民进党而言,游行一向是好用的动员工具:有时用来号召支持激化对立,有时用来催眠或自我催眠。但上周末这场废核游行,却只映衬出“蔡政府”能源政策的捉襟见肘,空洞的口号已失去召唤认同或诉求理想的力量。尤其讽刺的是,蔡英文、赖清德和卓荣泰等人走在队伍之中,益发凸显民进党“执政”的无能,只能借着身后的群众为自己壮胆。

蔡英文的废核游行:从石墙走到黑雾

对此,柯文哲一针见血地批评:“执政者”该做的是解决问题,跑去游行不是很奇怪吗?他还说,台湾的能源问题还是要“诚实面对”,不能这个也不要,那个也不要,什么都不要。前一句话,清晰点出了“蔡政府”的角色错乱;后一句话,则说明了“蔡政府”的虚伪,大话连连,却无法应对现实问题。新北市长侯友宜也提出大哉问,放在新北四十年的核废料,将何去何从?但从“蔡政府”目前的作法看,蔡英文似乎打算把问题留给下一任。

蔡英文的废核游行:从石墙走到黑雾

蔡英文走在这次废核游行的队伍中,更大的荒谬是展示了她对民主与民意的粗暴践踏。去年底,有590万人投票支持“以核养绿公投案”,其主要目的即在主张“保留若干核电”,以待台湾“绿能”更臻成熟,以免过度急躁的“废核”导致台湾供电不继,或者由于火力发电骤然增加而带来严重空污。 然而,台“经济部”虽依“公投”结果公告废除“电业法”第九十五条第一项“核能发电设备在2025年前全部停止运转”的条文,“蔡政府”却仍以这项“公投”无强制性为由,拒绝修改“2025非核”的能源政策。这个“蔡政府”,心如铁石。

蔡英文的废核游行:从石墙走到黑雾

从蔡英文如此轻易抹杀“以核养绿公投”,即可看出她对民意没有任何尊重,她口口声声高喊的“进步价值”,也只是美丽的谎言。去年底的能源相关“公投案”共有三个,除“以核养绿”,还有“反空污”及“反深澳电厂”两项。其中原因,除了有中南部居民长期身受燃煤空污危害的切身之痛,还包括两年前“815大停电”带来的恐慌,以及风电及太阳能频频高价招标引发的电价大涨疑虑。这些,都是民众历经痛苦的体验,也是多年来对不同能源之利弊理性比较的心得。相形之下,蔡英文坚持的却只是一句“非核家园”的空洞口号,这样的态度,岂非正应验了“空心菜”的讥嘲?

蔡英文的废核游行:从石墙走到黑雾

比起几年前反核游行的热烈,今年的游行已然盛况不再,显示人们对于核电的恶感已不同于当年。废核游行主办单位把这次游行主题订名为“告别核电、风光明媚”,则是一个败笔,也是一个违反人们经验事实的描述。事实是,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空污恶化,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人们失去了好空气,失去了开门见山的视野,不少人更骤然失去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反核者还自诩“风光明媚”,显然昧于事实。相形之下,拥有多座核电厂的北台湾空气质量反而较佳;这点,怎不让台中市民捶心肝?事实上,人们不是不再恐惧核电,而是大家看到了比核电更可怖的威胁,那就是随风四散的火力发电空污已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蔡英文的废核游行:从石墙走到黑雾

当反核者还在诉求废核是“为了下一代幸福”时,这项说法,其实已失去了事实基础。原因是,过度急躁的废核,已经让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陷入一个连今日的呼吸都可忧的环境;光会喊“用爱发电'之类的华丽口号,并无法到达他们想象的天堂。更可议的是,蔡英文无法解开不同能源发电之间的复杂程序,却死抱着自己荏弱的口号不放,想要让游行群众帮她背书;这样的心态,既虚伪又可悲。

由于悖离民意,蔡英文的游行,等于从一道冷酷的石墙出发。而其目的地,则是在她自己也无力掌控的地方,那里只是充满黑雾。

本文原载于台湾《联合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