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上華為,小米還要做哪些調整?

火火說科技


小米相對於華為而言,在一些方面確實有差距,不過同時小米也有相對有優勢一面,因此對於追上華為這一問題,小米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同時也有一些需要堅守的地方,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這兩個角度來討論才算完整。文章比較長,大家耐心看。

小米需要調整的地方

想要了解小米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我們首先要知道小米相對華為的差距在哪,就目前的情景而言,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這個問題:研發投入、品牌定位。

首先說研發投入方面,小米就實力來講肯定是比不上華為,因此在研發投入的絕對數量上來講,先天就存在競爭劣勢,這一點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華為2018年研發投入1015億元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五,而雷軍在4月份曾表示小米三年內研發投入超過111億,連國內前100名都沒有排上,這種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但我們再從研發投入佔比這個角度來分析一下,華為2018年研發投入佔比為14.1%,小米去年的研發投入佔比估計不會超過2%,甚至之前小米還說過有關“不認同華為研發理念”的說法,這一點上其實就不單是企業絕對實力的問題,而是發展理念的問題了,因此小米想要謀求長遠發展在研發理念方面是必然要調整的。

其次在品牌定位方面,拿目前雙方的手機業務來講,華為是高中低端全面開花,尤其在高端機市場已經站穩了腳跟,而小米這麼多年一直爭取高端機市場,卻不得其門而入,一直都是在中低端機市場徘徊,但問題是想要獲得更高的利潤、更高的品牌形象,那就必須要在高端機市場上有所建樹,這一點是需要小米努力克服的。

對於小米品牌升級的問題,我也有過思考,我認為小米實施雙品牌戰略沒有問題,但紅米打中低端、小米打高端這種品牌定位卻有所不妥,不過小米這麼做其實也是為了保住自己“性價比”的牌子,這一點先不做詳細討論了。除此之外我要說的是品牌與市場的問題,小米自2010年以來一直都是以性價比打遍市場無敵手,但隨著國內手機場合的飽和、消費升級等大環境的影響,“性價比”逐漸成為了小米進一步發展的詛咒,對小米攻克高端機長生了巨大的阻力,在這種阻力下小米外出印度、東南亞、西歐、非洲市場,與其說是其開拓國際市場,倒不如說是在某種程度上是逐漸被市場趕著往更低的市場走,這一點上小米也是比較被動的。

因此小米在品牌戰略上,突破點並不在於已經成熟的內地市場,而應該是在於印度、西歐、非洲等市場,在那部分市場小米有更大的機會建立起自己的高端機形象,這一點上相對目前把重點定位在內地市場,也是是需要調整的。

小米需要堅守的地方

提起小米需要堅守的地方,就不得不明白小米目前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已經比較清晰了,那就是在IoT業務方面,小米相對於華為來講具有更大的規模優勢,目前小米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IoT運營商,尤其是在與未來IoT已經幾乎被公認為下一個市場風口的情況下,小米目前所取得的先發優勢是比較大的。

對於IoT市場,今明兩年也是華為要重點發力的地方,但目前小米仍然需要堅守住這個競爭優勢,努力爭取把目前的規模優勢轉化為真正的核心能力,顯然目前小米也是這麼做的,在今年年初雷軍都表示了小米會“ALL IN AIoT”,最近在智能電視方面也是動作不斷,但堅守住是個難題,小米在產業鏈、技術方案、產品佈局方面還是需要持續發力才行。

識淺言深,我是木石心志,喜歡就點個贊吧~


木石心志


其實對於小米來說,基本上已經沒有機會了,說這些話肯定會得罪米粉,或者說是喜歡小米的人,不過事實就是這樣,相比於華為來說,這兩個根本不在一個體量上。



能夠壓制住榮耀,就已經算小米很成功了

其實對於目前小米來說,對標華為這個命題已經不復存在了,也就是說小米未來最好的狀態是能夠壓制住華為的子品牌,榮耀就已經算是很成功了。

提了很多次過去這一年的銷量,小米在面對華為來說簡直是不堪一擊,尤其是與榮耀子品牌對比來說都處於劣勢狀態,所以其實未來的幾年對於小米來說是刻不容緩,不容有失,這也是為什麼雷軍會在發佈會上大發雷霆,也是焦慮的原因。



除去網上流傳的所謂黑稿等的言論,我個人認為其實小米本身就不具備太大的權力,要知道依靠供應鏈和全球經濟化組裝手機,一定是會泯為眾人的,畢竟,國產手機大部分都走的是組裝路線,然後在系統定製方面做出不同,成為手機品牌的一個辨識度,我個人是覺得這種模式肯定是有弊端的,不僅在專利方面沒有辦法繞過去頭,同時在與友商的競爭中也是施展不開。

而小米現在就處於這個狀態之中,當供應鏈非常完整的時候,比如性價比,超級性能就不是小米所獨有的,很多國產廠商也可以在通過拿貨之後打出低價的策略。

保守的估計的話,未來幾年小米如果能夠壓制住榮耀品牌,就已經算是很成功了!



追上華為?你知道華為過去十年投資研發多少錢麼?

追上華為這個話題就比較扯淡了,要知道我個人甚至可以負責任的說基本不可能,如果你看一看華為過去十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你就會知道小米相比華為來說還差了多少!

根據現在華為所披露的資料來看,當然數據是截止在2017年,因為2018年總體的年報之類的還沒有出來,所以我們就以2017年之前為例!



其實華為研發投入高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甚至是作為國產的驕傲來說被大肆宣傳的,那麼究竟有多高呢?其實從2008年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就已經達到了105億人民幣,4年之後在2012年的投入已經接近300億人民幣,緊接著15年為600億,17年為897億,過去12年累計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4090億人民幣,按照這個趨勢來估算的話,2018年的研發投入應該會超過1000億人民幣,也就是說累計的投資研發數額已經超過了5000億人民幣!



更為恐怖的是,其實華為的研發投入從2017年開始大幅度上漲之後已經僅次於亞馬遜,將蘋果,微軟,三星等一眾巨頭擋在了後面。

如果我們在分析小米的數據來說,簡直有點太欺負人了,光投入了一款澎湃芯片就已經讓小米力不從心,更何況其他的研發投入,所以對於小米來說還是要理智一點,能夠壓制住榮耀就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


互聯網的放大鏡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兩者沒可比性,如果非要比,小米短期內至少十年內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將華為,大部分只是盯著華為手機終端這塊,可別忘記,華為可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絡擁有者提供硬件設備、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關鍵是華為手機真正的起來之前,人家就已經是世界500強,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發投入,掌握著大量的技術發明專利。

小米,作為中國山寨手機終結者,曾經引領過中國安卓智能手機的發展,現在也是國內4大手機廠商之一。其賺錢的業務目前主要是手機終端、智能家居生態鏈。

如今的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寒冬,各家手機這塊都不怎麼好過,而小米雖然在智能家居,比如小米智能電視、小米手環、小愛AI音箱等做的非常不錯,但目前為小米創造利潤最大的卻還是小米手機這塊。

對於小米手機,個人覺得小米不應該過分去關注和在意友商,更應該找回屬於自己的定位。曾記得小米Mix1出來的時候是多麼的驚豔,我也曾搶過,後來搶不到就放棄了,可Mix2之後呢?

小米有優勢麼?答案是有!其系統Miui就非常不錯,而且在起初就累積的大量的粉絲,有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個系統而買小米的。而且小米的小愛同學也非常不錯,比華為那半吊子的語音助手強多了。目前小米的智能家居這塊發展的也不錯。

個人覺得小米應該:

1. 找回自己的手機定位,真正理解市場需求(比如手機背面,好像沒怎麼更新過,而正面甚至被Ov的手機打臉)。

2. 持續投入核心技術研發,研發些關鍵的專利實現彎道超車,比如從自家的生態鏈入手,加入自家研發的核心芯片,不斷的積累經驗,再慢慢做大做強。

3.將品牌高中低,分層次分開,在做中低端主打性價比佔領市場的同時,也要建立好高端品牌,並創造好必須足夠的利潤,不然必會陷入入不熬出的窘境,對企業未來發展非常不利。


1232442116


華為是中國科技公司的代表企業,更是世界五百強,手機業務也早就進入了世界第三。小米想要趕超華為,還是很困難的,小米要做的無非就是幾件事,說來也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1.加大研發,掌握核心技術。2018年,華為研發投入高達113億歐元,排在世界第五位,而研發強度更是達到驚人的世界第二,遠遠高於蘋果公司。華為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生產商,華為的海思芯片這些年取得極大成功。這就是華為為什麼這麼火,更被外界廣為好評的原因,華為有自己的技術,不像小米等其他國產手機一樣在核心零部件上完全依賴國外進口。這也說明了小米想要成功,就需要更多的創新,而創新需要大量經費和資本,擁有核心技術,才不會受制於人。

2.進軍高端,建設品牌。過去,小米給人的形象就是廉價、低端,靠飢餓營銷和性價比雖然獲得了許多市場份額,但是小米的利潤率卻得可憐,這也是國產手機普遍面臨的問題。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就是取得利潤,有利潤才有生產動力,才不會走向破產。華為的成功,就是它正在向高端轉型,去和蘋果三星競爭高端市場。
3.進入世界五百強,擴大影響力。世界五百強被譽為企業的終極榜單,每年美國財富雜誌都會公佈世界五百強榜單,能夠上榜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大的殊榮。華為不僅僅是世界五百強,更是世界一百強,華為的飆升速度驚人,2018年營業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而小米什麼時候才能進入世界五百強?

華為與小米都是中國科技企業,但是相差卻很大,小米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小米如果能把研發提高上去,走向高端,建設品牌,努力進入世界五百強,相信小米還是有機會和華為一拼的。


時楓科技


我是機錨,期待您的關注。

說出來您可能不信,短短兩年時間小米在國內的出貨量便從出第一下滑到了第四,而過去的一年中華為(含榮耀)的全面出貨量甚至是小米的兩倍之多,市場地位的交換未免讓人唏噓。


對於小米來講,想要追上華為要做出哪些調整呢?

其實啊,在我看來以華為去年和今年一月份的勢頭來看小米已經很難再追上華為了,在這裡還希望米粉在這裡能夠原諒我的魯莽。

首先我們來看華為和小米在過去一年的出貨量情況。2018年華為全面出貨量約2億部,小米出貨量則只有1.2億部。從數量上看華為和小米在客觀上已經拉開了非常大的差距,而雖然小米全面有32.2%的銷量逆增長,可華為同樣有33.6%之多。也就是說不論是數量還是增長幅度,相同時期內華為都要優於小米。


另一方面,華為和小米在國內的口碑上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兩極化。提起華為,每個人都不會吝嗇讚美;提起小米,每個人都會列出一系列的職業。我們都知道,口碑是影響銷量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當然,小米公司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最近也傳出了小米公司在積極調整公司架構的傳聞。此次組織結構調整的主要目的正是刺激小米當下不溫不火的手機業務,可見小米方面對再一次煥發手機業務的決心。

不過從我個人來看,小米仍然沒有太大機會追趕上華為。不知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希望能在評論區看到您的看法。


機錨


小米追上華為,如何追上?在筆者看來應該是手機銷量追趕華為,如果是專利技術研發能力追趕,很難,幾乎不可能。



華為為什麼是華為?或者從另一個層面上說,三星,華為,蘋果有什麼共同點?

華為,三星,蘋果這三家是手機銷量前三。這三家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有比較充足的核心專利。

華為手機成功之處

①富有戰略遠見

華為知道不能屈膝於高通芯片之下,早在7年前就開始自己手機芯片研發。

中興事件本質上是美國打壓中國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美國以中興提高給伊朗通訊設備為理由禁售中興手機使用美國芯片,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三星和愛立信也提高給伊朗通訊設備。美國卻假裝不知道。

華為開發麒麟芯片避免了自己在核心零件上被美國卡脖子。也為自己與其它品牌劃清了不同之處。



②分離榮耀手機品牌

榮耀手機出現是應對線上市場出現,榮耀走性價比路線,在線上市場成功超越小米。

華為手機負責線下市場,和OV競爭。於此同時努力提高Mate和P系列去和蘋果三星競爭高端市場。

③產品線清晰

暢享系列主要搭載華為中端芯片,售價1500左右,在線下店面成本高情況下兼顧一定性價比。

Nova系列主要是和OV競爭2000~3500元市場 ,搭載華為旗艦芯片或者亞旗艦芯片。而OV用高通中端芯片賣出了近4000價格。

M和P系列主要是面向5000元市場,和蘋果三星爭奪客戶。



小米目前問題

①過度強調性價比,最後沒有太多資金研發,只能不停討好高通,爭取高通芯片首發。

②線上市場被榮耀手機餐食,這也是小米“恨”華為本質原因

③線下市場發展乏力,店面數量遠遠沒有OV多。通過第三方銷售,第三方佣金少,不太願意給客戶推薦小米。



小米解決問題,超越榮耀手機,甚至華為必須要做的。

①分開紅米品牌,讓小米進攻高價市場,實現漲價。

②學習HUAWEI,加大研發投入,讓品牌擁有自己科技專利含量。科技企業生命力是科研創新。拜託對股東高通的控制,擺脫高通芯片的命門限制。

③通過金融市場融資,獲取更多資金。充足資金可以發展線下市場。

綜上所述,才是小米有可能超過華為手機銷量的措施


都放假結束


華為的目標是蘋果,三星。 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排名前幾的核心技術都不會少。想要長期發展下去,做大做強自己的核心技術是必不可少的。至於小米,想追趕華為個人感覺沒必要,因為華為並不是只有手機。至於華為,都有些什麼經常看新聞的,應該都知道。就不多說了。小米可以找自己的發展方式,華為有自己的發展方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也許有人說榮耀專門是針對小米的。算了就不多說了,多說了容易被罵。現在涉及到華為和小米,如果說話不留意就容易被噴。小米也好,華為也好,還是多多努力吧。個人認為。不管什麼公司或者企業想長期發展下去。自己的核心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光怨天怨地也沒用。


百草仙606


多找僱傭軍 華為的僱傭軍全世界最強大 吹牛逼 道德綁架


王偉117372516


別整天懟天懟地的,現在懟的工信部,外交部,公安部都成海軍了。以為忽悠兩個學生就成功了,還是投入研發,多做點自己像樣的成品。


山博998


華為研發費較高,而且在僱傭軍方面開支也比較大,現在稱之為海軍,詳看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