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些子女不少的老人却无人养老,是因为子女不孝吗?

庄立胜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一个在敬老院工作时候的一个老人,老人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却没有人去看他,这个故事又让让人啼笑皆非,又让人觉得可悲而黯然泪下。



老人80岁,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剃头匠,育有4女和两个儿子,老伴70多岁就已经过世了,那时儿女都已经成家,老人怕自己的儿女对他有懈怠,于是对儿女们就撒了一个迷天大谎,开始让整个家庭都不得安宁。


原来老人为了担忧儿女们对他不好,于是对儿女们说自己有一个宝贝,是古董价值连城,以后那个孩子对他好就给谁,儿女们当然对这个谎言深信不疑,虽然当初没有不管父亲的念头,但是这个谎言无疑让几个儿女殷勤备至。

每一个儿女都想看看宝贝的真实面目,但是老人都以各种说法拒绝。不是说在大儿子那里,就是说藏在大女儿家。经过几次家庭宝贝之争的“战争”后,大儿子面对兄弟姐妹的质问也是委屈不已,开始埋怨父亲,其它的孩子认为父亲偏心,也开始疏远老人,慢慢的就没有人愿意理父亲了,就是不图宝贝的小女儿,为了躲避哥哥姐姐的怀疑,也不去照看父亲了,就这样,没人照顾的老人住进了敬老院。


我是焱垚


也不全是吧!

昨天是我老母亲八十大寿,除了大哥工作忙没有回来外,余下的姊妹兄弟五个全部到齐了。我本想着几个人也有段时间没有见面应该好好聚聚,因此也没有请外人,只是自己做了两桌菜,虽然简单,好在丰盛

但是我的哥哥姐姐来的目的却不只是给母亲祝寿那么简单,他们想来和我谈赡养母亲的问题。

说起我们姊妹六个,在这个社会上都混得不太好,也就说几乎没有一个有钱的。如果按原来的约定和叔叔当初给定下的规则这件事情真的没有好谈的。从决定开始轮流侍候老母亲的时候起,我叔叔就说过,我三个姐姐每人每年侍候一个月,我们哥仨每人每年侍候三个月,以后年年如此。自从轮流侍候老母亲这两年来,大哥在外地工作又住房紧张一直由我顶替他,因此事实上我一年要侍候我妈半年,而他们四人才侍候半年时间,就算这样他们也侍候不了了。

其实我也挺理解他们的。大姐患脑梗塞行走不便自已照顾自己都困难,已经没有能力再来照硕别人了。大哥虽然说是有正式工作,如今却负债累累自顾无暇。最麻烦的是我二哥,在煤矿干活,干了十多年终于混个好工种,如果请假回来怕被别人顶替。

真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不是不孝,而是真的有心无力。没有经历真的无法体会现在人到中年的无奈。谁不想侍奉老父母在病床前?谁不想让人说自已孝顺?但是,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如果子女没有钱,拿什么来孝敬父母,更何况每个人的下边还有一群人在等着你。

最后我拒绝了他们让帮忙的想法,不欢而散。其实我也很想帮助他们,毕竞母亲老人也很愿意呆在家里。只是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农民,真的还要生活,与孝不孝顺无关。




一点幸福5666


我们我们姐妹四个还有一个哥哥,我爸妈从我们结婚后就一直给他们花钱,因为我们的生活和大部分人一样属于平凡生活,所以不是大把大把的给他们花钱,从我父母五十岁开始只要有病都是我们几个姑娘带着去医院陪床,花钱看病,我哥哥从来不闻不问,我们也不攀比,每次只要我们回娘家就大洗一次,因为离的也不是有多近,反正能回去就回去毕竟都是有工作的人不能想回就回,每次回去给点钱买好多东西,和父母多谈话,可是我爸妈却说他们没有生下好儿女,因为给他们花的钱太少了,因为我们村一个姑娘嫁了有钱人,人家自己父亲又是我们那里的支书,所以我爸妈一直和人家攀比,我们每次回去就说,看人家的女儿给她父母多少多少钱,再看看我没有一个像样的,我父母现在都六十七岁了,还这样说,一直以来我们觉得我们已经很孝顺了,可是永远满足不了我的父母,有时很累,总想挣很多的钱好好给他们花,可有时又觉得自己的父母也不疼自己孩子,心里免不了失望,所以不管怎样我们该孝顺还是会孝顺,老两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年纪越来越大了,我们也不去计较,生我们养我们他们也不容易啊!


用户63954573659


也不全是,虽然子女多,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忙不完的事情,子女孙子等等。

就拿我家来说吧。我爷爷奶奶总有6个女儿,一个儿子总共7个子女。我奶奶在世的时候还好,7个子女,因为我大姑得了急病去世的比较早,所以就只剩下5个姑我爸爸。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人两个月,轮流着伺候。

可是,自从我奶奶去世以后,剩下我爷爷一个人。刚开始的几年之内还是轮流着伺候一个人两个月。可是时间长了。慢慢的大家都不那么自觉了。这个人轮完,轮到下一个的时候迟迟的不接,没到日子就着急着想送到下家去。

也不是因为子女们都不孝顺,主要是各有各的事情。我一个姑姑身体也不怎么好,有的时候照顾自己都成问题,还有两个姑姑,在城里帮着照看孙子,楼上楼下的我爷爷去了也不方便。所以,一年到头几乎就是我剩余的两个姑姑跟我爸爸三个人轮流照看。差不多一人家里呆三4个月。

有的时候我爷爷也会呆的很烦,吵着要去下一家。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老人的养老得到了解决,其他的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雾雨尔晴


是因为不孝,这样的儿女应当谴责。

说生活压大,生活困难,是有这个因素,但压力再大,生活再困难,终究能吃上饭,冻不着。有你一口吃的,就应该有老人一口吃的,你饿不死,老人就饿不死。孝顺儿女,是不是应该这样?

老人养儿养女不容易,屎一把,尿一把,供儿上学,给儿盖房子,娶媳妇,二十多年,花尽了所有积蓄,真是操尽了心,费尽了力。到老了,干不动了,儿女却不养老人,真是让老人伤心,寒心。

赡养老人是中华几千年的光荣传统,儿女养老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如果不养老人,就是不孝,这一点勿庸质疑,没啥可说。

现在有一股歪风,有些儿女借口生活困难,压力大,不养老人,把老人推给社会,推给政府,这种不孝儿女,真该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珲春徐飞768


我觉得吧,可能有两个原因导致老人无人养老的局面出现:一个是可能是子女真不孝,一个是老人太作了,跟苏大强一样!

我婆家,农村的。有一个老太太,八十多岁了,一个人住在一个快倒塌的危房里,无人管。有人肯定会问,这是孤寡老人吗?No,觉得不是!老人有六个孩子呢,并且有几个都住的不远,紧挨着!

那为何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无人管呢?

这主要是老人年轻的时候,处事不公,太偏心小儿子了,让大儿子和几个闺女心寒,发誓再也不管老人了。而老人当时自己也说:“我不指望你们,我以后就指望小幺儿!”

最先,小幺儿也确实对她还过得去。可是后来看哥哥姐姐都不管老母亲的死活,再加上媳妇和婆婆关系处的并不好,媳妇在耳边念叨他妈的不是。时间一久,也不管了。

村里人说小幺儿没良心,亏他妈把所有的都给了他,结果还把看母亲赶出家,让老母亲住在这么一个破房子里面。你们猜小幺儿如何说?他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妈妈,哥哥姐姐们都不管我凭什么要管啊!”

村里负责协调的人又去找大儿子,大儿子说:“我妈当年怎样对我的,相信你们大家都是知道的,我实在无法管她!”

确实,当年老太太很过分。大冷的天气,逼着大儿子一家让房给小儿子,并且还不顾怀孕的大儿媳死活。

大儿子一家被逼的赶出家,住在牛圈住了有一天,值得他们又自己盖了房,才算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因为这,大儿媳劳累过度流产。老太太得知大儿媳流产,竟然连去看看都没去,还和邻居说:“就她娇气,就这样能为我家生大胖孙子吗?”

几个闺女,全都因为母亲的偏心,在出嫁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娘家了。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有的老人看着是可怜,可完全就是他们自己种下的果!


幸福鱼儿


首先,农村老人已经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和留恋农村这片土地,子女们外出打工,他们并不喜欢也跟着一起去大城市,高楼大厦,快节奏的生活他们不适应,也不喜欢,反而觉得束手束脚,反倒不自然,但又不得不照看子孙,所以只能将就将就。一旦孙子们都能独立,他们还会回到农村,过他们喜欢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就好像子女们不管不问,好像孩子们不孝顺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是我们的父辈们不习惯城市的喧嚣生活。我的邻居就是这样的,大娘有七个女儿一个儿子,由于前些年养育他们开销太大,上学欠下了一笔巨款,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不得不外出打工分担父母的压力,导致忽略对父母的关照,表面上看上去没人先看父母,其实他们心中更心酸,为了还款没有办法,这不,最近几年家里的欠款还的差不多了,老四一家想把爸妈接到城里,愣是被大娘大爷拒绝了,理由很心疼,城里就不去了,你没事多带着孙子常回家看看,妈就知足了,儿子也是。大学毕业就找了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也很稳定,就是忙的不着家,一年四季除了春节在家待三天,其余都是忙的啊,每次他想回家看看妈,妈都不让,总说挣钱比什么都强。

农村老人子女是否很多,但是我们的孝可能不是城里人的一顿大鱼大肉,不是鲜花红酒,更不是度假旅游,可能就是那微不足道的一次长途电话,一声细雨轻声的问“吃饭了吗?”你们只是没有察觉,但我们的父辈已经完全知晓。谢谢你们,我是农村柯柯,大家一起评论去讨论,你眼中所谓的孝是什么?






柯柯导演


养育多子女的老人却无人养老的问题,#云上天汉#认为,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肯定是子女不孝。难尽孝,尽孝难,在农村“孝道式微”的问题较普遍,已引起社会关注。现在已进入文明社会,为啥在农村子女众多的家庭,多子并不多福,反而老人指靠不到子女给养老。针对这个让人心痛的问题,下面谈一些个人观察该问题的观点,与大家交流,请赐评!

家风不好,使“反哺式”养老失去道德根基,弊端日益显现

中国长期处在农耕社会,家庭的生计、兴衰,全凭劳动力来支撑,从而就形成了与农耕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诸如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道德伦常。父母的心愿,是让自己的生命基因能在子女身上延续,这在农村叫作“续香火”。父母同时通过无限对子女尽义务,希望子女个个成人,待年老后,子女都能赡养自己,最后养老送终,人在家庭中完成一个生命的周期循环,这就是“反哺式”养老。

为了实现老有所养这个理想,老祖宗们还从观察大自然动物世界中得到启发,总结出“鸦有反哺之食、羊有跪乳之恩"的伦理典故,通过动物的生存本能行为,来说教下一代子女,用反哺方式赡养老人。这种公序良俗,还形成了“二十四孝”,成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的家庭代代传承,一直延续到农耕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交替的当代。

“反哺式”养老,是靠家庭道德伦理支撑的

对一个家庭而言,确切说,孝道是靠家风维系的。父贤子肖,兄恭弟谦,兄弟团结,妯娌和睦,家风就好。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谨记在心,自觉约束自我,践行孝道,侍奉双亲。但如果做父母的,本身对自己的父母不敬,日常行为往往会在子女心目中,就种下恶的种子。加之平日里教子无方,没有树立起自身的形象,“上樑不正,下樑歪”,子女学样捡样,就无所顾忌。家风败坏,父母养育子女再多,子女都不念父母恩,不尽孝道,家道中落,父母自食其果,农村人称这种事叫报应。养育了多子女的父母,子女却不孝顺,无人给养老,家风尽失是主要根源。传统文化里虽说,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肖的儿女。但多子女,这种老了又无子女养老的父母,是应当检视自己治家无方的。当然这里无意去苛求做父母的,社会进入转型时期,金钱刺激着人的物欲,自私自利格外膨胀起来,支撑家风的伦理道德失去了约束力,法律干预有时也很无可奈何,反哺式养老成了一种不确定的期待。

社会财富城乡差距加速分化,多子女农村家庭无人养老面临无奈纠结

如果说,前面讲的是因家风败坏,子女无心养老,父母和子女都是在道德层面上的过与错所导致的。那么财富随社会转型而差距拉大,也会让农村家庭的子女,追求功利,贪图享受,只顾自己小家庭,把精力、资金投放在下一代身上,子女家家盖的楼房自己住,老年的父母被遗弃在破旧的老屋,凄楚苦寒,不闻不问。子女之间,以无能为力搪塞,在父母养问题上相互扯皮推脱,都不想多为老人尽点孝道。这就出现有能力,而不愿意去赡养老人的现象。

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保障

近年国家层面,已在农村养老统筹中,逐年实现广覆盖、底标准的养老统筹方式。目前城乡养老统筹,统一标准,均等享受社会福利的条件还不具备,与社会发展适应的“社区式养老”体系才开始试点建设,毕竟还有一个时间过程,反哺式居家养老在农村还将无奈地忍着,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城乡养老统一标准才可推行,农村出现的无心养老、无法养老、无力养老的问题,也才有彻底解决好的基础。



我是@云上天汉,愿意与大家分享三农领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希望大家多交流互动!


云上天汉


确实面对这个问题当然是儿女的不孝,如果儿女孝顺的话,那么不可能会使得这些老人。没有人养老。

在农村里面讲究的就是养儿防老,他是希望自己养大的孩子能够给自己养老送终,所以面对这个问题,假如不能够给老人养老送终的问题,确实是儿女的不孝


除了说儿女的不孝还能说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那除了是儿女的不孝顺,那还能有什么原因呢?多数的情况来看都是由于儿女的不孝顺造成的

推来推去,没有一个人愿意给老人养老,所以面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确实是不孝顺,就算压力再大,对于老人的养老这个问题而言,应该用不了多少钱

特别是儿女三4个,如果每个人一个人每个月给200块钱,那么一个月800多块钱足够老人养老。


自己的压力大都是借口

其实针对于不养老人的,我们觉得这个多数都是借口

总是说自己的压力大,面对自己又要养孩子,这些我个人觉得都是借口,因为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如果不给老人养老,确实觉得是十分过分的一个问题

他也不想想自己的老人曾经给他把屎把尿从小养到大,那么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不给老人养老送终的,绝对是个人的问题


老人犯贱

为什么我们会说有的老人看见了,明明是有儿子养的,他们最后弄成儿子不养他

在我这边就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本来好好的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生活,他最后总是需要要求自己吃,结果造成后来儿子都懒得给他养老送终了。

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确实会有一些人不给老人养老送终,但是在道德上面这都是会受到谴责的。


江南农歌


孝顺,论心不论事,论事世上无孝子,老妈妈86岁,家住农村,不愿到城市随子女生活,无奈只能每个月给生活费,要说陪伴妈妈就很难做得到了,只能电话问候下,因我也奔七的老人,还要与老伴随儿子生活,负责打理家头细务、买菜做饭,接送孙子上学放学,即使是这样,老妈妈也很知足,常夸我孝顺,即使我内心有奌愧疚,都也无奈,但自我觉得已经很优秀了,因为一家人和和睦睦相处,开心过日,幸福就满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