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月光(第二集)


單振國【中篇小說】| 一樣的月光(第二集)


導 讀:

這是一個唯美悽婉、真摯感人、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作者用月光一樣的語言,建構了一個月光一樣神秘的湖邊世界,塑造了一位月亮一樣美麗的青春少女,講述了一個月亮一樣憂傷的愛情故事,呈現了一顆月亮一樣純淨的年青心靈…… 請欣賞中篇小說《一樣的月光》;作者:單振國!

【中篇小說】一樣的月光

音頻:空谷幽蘭(片頭),鮮偉(正文)

2

這個學期是我在師大的最後半年,所有的課程都已上完了,並考試全部合格,學校安排我們參加社會實踐。可剛開學沒幾天,我就接到家裡發來的加急電報,說母親病危,讓我趕緊回去。這時候我們畢業生已被分配到離市區60多公里外的一個牧場勞動。由於母親突發疾病,我只好請假回家。

待我急急忙忙回到陝北,回到家鄉那黃土小山村後,母親已經下葬幾天了。妹妹哭訴著說,母親是流盡最後一滴思念我的淚水離開這個世界的。我一個人在母親的墳頭呆呆地坐了整整一天,又在老父親蒼涼的目光中,踏上了返校的歸途。過黃河,到了山西太原,我給學校打了個電話,學校說讓我直接去牧場報到,並告訴了我具體地址。

我來到牧場後,同學們早已分到了不同的小組,開始勞動實踐了。我們班長叫董亞芹,她同時還是學生會黨支部書記,也是我們這塊的負責人,她見我一身憔悴,又知道了我母親已經去世,就有意照顧我,把我分配到了勞動強度相對輕鬆一點的飼養組。正好這時候飼養組的組長要求到勞動強度較大的耕作組去,我竟然被任命成了這個組的臨時組長。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餵雞、放鴨、推磨、加工飼料等。

兩天後,董亞芹帶著小程老師來找我,一進門,董亞芹正要開口向我介紹,小程老師已微笑著搶先說道:“我們已經認識了。”見董亞芹疑惑的樣子,小程老師又補充:“哦,來的時候,我們正好坐在一個車上。”

“那好,”董亞芹看著我說,“肖玉峰同學,那就把小程老師分配到你們組了,你是組長,給程老師安排個工作吧。”

我看了看一直微笑著的小程老師,又看了看平靜而透露著點威嚴的董亞芹,一時竟有點摸不著頭腦。這次勞動實踐,只針對我們畢業班的同學,咋又插進來老師?而且還讓我給分配工作,這不亂套了嗎?當我的心口蹦出這樣一個並不恰當的詞眼時,董亞芹見我疑惑著,就做解釋:“小程老師剛在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分配到了咱們學校,後半年新生來了,才開始正式上課,所以學校決定讓她們也和我們一道參加勞動實踐。”說著,董亞芹又看著面相上比自己更顯青春的小程老師,問:“程老師,你覺得幹啥合適?”

“啥都行。”小程老師看著我,微笑著說,“當然,一切聽從肖組長的安排。”

由於我初來乍到,對這裡的情況還不是很熟悉,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她們的這些問題,就窘迫地站在那兒,緊張地搓著手,顯出無所適從的樣子。小程老師大約是看出了我的為難,就對董亞芹說:“董書記,我看先讓肖玉峰同學考慮一下,我今天還有點事要辦,等明天再來吧。”

“那好,你今天就考慮好。”董亞芹看著我說,“從現在起程老師就算交給你了,你們可要把程老師照應好哇!”聽了董亞芹這話,我趕緊點頭。說完,董亞芹就帶著小程老師出了門,我把她們送到門外,小程老師忽然回過頭對我說:“我住在前面第一排3號,有空可以和同學們過來玩啊!”我點了點頭,緩緩地鬆了一口氣。

小程老師走後,我趕緊到各分工點走了一圈,只有放鴨子和加工飼料這兩個工種比較起來更輕鬆點,時間上也相對自由些。場部還規定我們每人每天要給飼養室繳50斤青草,放鴨子的湖灘就是個天然的大草場,如果小程老師選擇了放鴨子,她正好可以順便完成任務,而且那裡離場部較遠,我也可以幫她,所以我就決定先把放鴨子這個工種推薦給小程老師。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的老鄉、現在放鴨子的郝媛媛嫌這活髒,已經申請了好幾次要到飼料組去。我來了剛兩天,她就找我這個臨時組長三次了,還拿出老鄉的架勢要我照顧她,否則斷絕關係。我想,如果小程老師不喜歡放鴨子,那就我去放,她想幹啥就乾點啥。

……

第二天一大早,小程老師就敲門了,我趕忙穿上外衣,打開門,小程老師已站在門口。她真像一株亭亭玉立的白楊,衝我恬靜地微笑著。今天她穿了一件十分乾淨、洗得有點褪色的勞動布上衣,藍褲子,白球鞋,大約是剛剛洗過頭,一把黑油油的頭髮用一塊花手帕隨意綰著,清醇的香皂味立馬飄逸到我的鼻尖,把小程老師的美麗渲染得令每一絲流動的晨風都要停下腳步來愣怔半天。我的眼睛也愣怔了、心也有點荒亂,渾身上下都充盈出一種青春躁動般不由自主的吸攝。我相信,這純粹是一種穿越整個精神的、神經質般的吸攝,是一種生命對生命美麗的吸攝,異性對異性欣賞的吸攝,青春對青春靚麗的吸攝。不僅我沒有辦法,相信任何一位年輕的男人這時候都沒有辦法來抗拒這強大的吸攝!

我的眼睛呆呆地看著小程老師,鼻尖上竟沁出了一層細細的汗珠!

也許是我痴呆的樣子讓小程老師失笑了,她趕緊捂住半個笑臉,輕輕地咳嗽了一聲。我慌然在她美麗的視線裡驚醒過來,結巴著說:“小、小程老師,請、進屋。”

“不啦,你忙,我等你。”小程老師依然微笑著,然後停頓了一下,柔美地說,“你是組長,我是組員,以後叫我的名字程碧芸吧。”

我趕緊說:“可你終究是我們的老師!”

“我們是平等的。”小程老師又說,“其實……我們是同齡人,只不過我比你們早參加一年工作而已。”

我趕忙轉過話題:“那,你覺得放鴨子行嗎?”

“好啊,我在上海讀書的時候,每學期都要到農村去搞一次社會實踐,和農民學過放鴨子,應該算是內行哇。”她又問,“咱牧場有多少隻鴨子?”

我說:“共83只。”

小程老師咯咯笑著說:“那我可就成了個地地道道的老鴨婆了。”

我趕緊說:“不,應該是個名副其實的鴨司令!”

小程老師就和我相視一笑。

牧場的湖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月兒湖,其實是個人工大水溏。湖在離我們駐地約2公里的沙窪裡,面積並不大,5平方公里的樣子,是牧場的水上養殖場,這裡除了養著鴨子,還有魚、牛。湖邊還有我們的一個豬場,只是暫時還沒有豬。我們飼養組每天主要就是在那兒勞動。

牧場給我們每個組分配有一輛半舊的自行車,這車今天正好沒人騎,我就騎著車帶著小程老師去了湖邊的鴨棚。從我們駐地到月兒湖是一條架子車路,並不平坦。因為剛剛下過一次小雨,路顯得鬆軟了一些,加之我又小心翼翼地騎著,所以也不算十分的顛簸。

一路上我只顧專心致志地騎車,也沒有和小程老師說一句話,可心裡卻別提多美氣了。早晨清澈的溼漉漉的空氣清淨地吻在我的臉上,微風帶著田野芬芳的氣息不時鼓盪起我的衣襟。自己的身後緊挨著是美麗的小程老師,我青春的熱血就一直澎湃著,在心裡暗暗地激勵著自己瀟灑一點、再瀟灑一點。

很快我們到了湖邊,遠遠看去,蔚藍色的湖水靜靜地依偎在碧綠的草灘上,彷彿還沒有睡醒。放鴨子的那條小木船孤單地橫在湖水中,像沉浸在一枕幽夢裡,顯現得那樣慵倦。鴨子一般是在中午後才放入湖裡,我和小程老師先來到鴨棚,鴨子們早已醒了,老遠就聽到了嘰嘰嘎嘎的叫喚聲,也嗅到了在鴨棚裡散發出來的那特有的、參合著淡淡魚腥味的氣息。

我和小程老師走過去的時候,郝媛媛正在鴨棚裡做著清理,嘴上還不停地嘟囔著啥,不時舉起手中的傢伙嚇唬著鴨子們,弄得雞飛狗跳的。她見我們來,就立起身,不好意識地笑了笑,然後跳出鴨圈,先自喊了一聲程老師,又向我點點頭,說道:“這群苯鴨真髒,弄得我天天一身臭味!”然後掏出一塊漂亮的手絹,不停地在自己的鼻尖前扇打著。

“我就是來代替你伺候它們的,讓臭味衝我來吧!”小程老師微笑著說道。

“真的?那太好了!”郝媛媛竟高興得拍起手跳了兩跳。

“真的,你現在就把管鴨子大權移交給小程老師吧。”我也似圖幽默地說。

大約是郝媛媛感到自己剛才高興得有點太露了,就顯出不好意思地對小程老師說:“程老師,你這麼漂亮,就不怕髒?”

“我上大學的時候放過鴨子,倒沒覺得咋髒。”小程老師平靜地回答。

“那好,我就把這群混蛋交給你了!”郝媛媛微紅著臉說道,然後引我們到了鴨棚旁,開始給小程老師交代鴨子和工具。清點後,鴨子短下兩隻,郝媛媛說:“那兩隻鴨子已經死了。”

我有點惱怒地瞥了郝媛媛一眼:“前天不是還好好的嘛,咋一下子就死了!”

“誰知道哩,反正死了嘛。你不信,到湖邊看去,屍首還在那晾著哩!”郝媛媛白了我一眼,“大不過扣兩塊錢罷了,瞎嚷嚷啥?!”

我見郝媛媛已經發起了脾氣,就壓了自己的火,再沒說什麼,小程老師也沒說什麼。隨後,郝媛媛拍了拍手,哼著歌,輕鬆自在、還有點得意洋洋地走了。

從此,小程老師就開始當她的鴨司令。

本 集 完

單振國【中篇小說】| 一樣的月光(第二集)

單振國【中篇小說】| 一樣的月光(第二集)

單振國【中篇小說】| 一樣的月光(第二集)

單振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政協神木市第八、第九屆常務委員。神木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室主任。魯迅文學院陝西中青年作家班結業。陝西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在《中國作家》《中華散文》《詩刊》《人民日報》《農民日報》《解放日報》《北京日報》等國內外百家報刊,發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劇本、詩歌等文學作品1000餘篇,有作品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散文選刊》《小小說選刊》《傳奇文學選刊》《詩選刊》《意林》及《中國精短美文100篇》《新中國散文典藏》《當代散文小品20家》《中國西部散文精選》《2006年中國年度精短散文》《2015中國年度精短散文》《陝西小小說二十年精選》,人民網、新華網、中國作家網、鳳凰網等多種版本、網站選載和製作成配樂朗誦。獲《人民文學》《飛天》《文學報》等處舉辦的全國文學大賽等級獎30餘次。擔任大型晚會總撰稿30餘次。有20多個小戲小品搬上舞臺。出版長篇小說《親親的山峁親親的水》《單振國中短篇小說選》,散文集《土地的歌謠》《幸福樹上的鳥》《美麗的陝北》,隨筆集《年輕的鑽石》。

長篇小說《親親的山峁親親的水》由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文化部、中國作協等六部門組織的“情繫農家,共創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動之一“百部農民作品”收選,中國社會出版社隆重出版,贈送全國“萬家社區圖書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民政部主辦的《鄉鎮企業》雜誌以《陝北黃土地上剛毅的農民》為題做了評薦,被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全文轉載,2015年又被陝西廣播電視臺改編成22集有聲書聯播,“有聲中國網”、“博聽網”全部轉播。獲獎中篇小說《應承》已被改編拍攝成大型院線電影,即將在全國上演。小品《母親的手銬》改編成同名微電影。小小說《抗日狗》被選為2013年高考預選題“閱讀與欣賞”。《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報刊介紹過其文學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